第66章 我们不再沉默
作者:西廨七叔   边缘时光最新章节     
    一段短视频再次点爆榕市的网络。
    id:边缘时光;片头标题:我们仍然在努力;副标题:我们不再沉默!
    10秒片头:都市鸟瞰,现代高楼,笔直的都市干道,干道两旁的绿化树郁郁葱葱。往来的车流。
    字幕:葱郁的城市绿化、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漂亮的滨河绿道、往来的车流、衣着整洁的行人、流淌着现代都市的旋律。置身其间,能让人沉浸式地体验到都市的繁华与富足。
    画面从都市中心转到老旧的城区,屋顶的彩钢违建,五颜六色的衣服晾晒在杂乱的绳子上。
    字幕:同样在这个都市里,也有着老旧的小区,虽然这些老旧的小区地处城市的中心区域,但却已经被这个城市边缘化。有一群被生活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人,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挣扎在都市的边缘。
    黄昏的都市,夕阳西下,华灯初上。闪烁的霓虹和天边的晚霞相互辉映。在宽阔的街道上,造型多姿的街灯与流动的车灯犹如舞动的灯带。
    画面转到一条老旧的街道。清冷的街道,昏黄的路灯,老旧小区破旧的大门。
    画面顺着一栋老旧的五层楼斑驳的外墙往上,锈蚀斑斑的防护栏、晾在阳台上的衣服、伸出阳台的白铁烟管、窗户外的空调主机……
    翻过屋顶的矮墙,一个l型的彩钢简易房进入画面。
    镜头推远。鸟瞰屋顶。绿色的彩钢瓦积着不少尘垢,有雨水刷出的不规则的痕迹。
    字幕:让我们走进都市的边缘,走进负债人的边缘时光。
    定格,推出片名——边缘时光。出品人:边缘时光工作室。
    第一季 真相,我们不再沉默
    一张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木工板自制小木桌被镜头拉近,桌面上一个有点旧的手机的来电特写。
    一只手颤抖着拿起手机。小木桌的特写,小木桌上残留的一些迹印被拉近,放大。
    画外音:
    男声1:(嚣张、淫邪)还了不钱就让你婆娘切卖三。
    男声2:(忍气吞声)请再给点时间,我想办法。
    男声1:(大声,训斥语气)我给你个瓜娃子时间,哪个给我时间?你当老子好说话是不是?
    男声2:(带着哭腔)能再商量一下吗?真的,我想办法。
    男声1:(邪笑)可以啊,我这人心软。找你婆娘来,我开个房间,我们慢慢商量,总会商量出个结果哈。
    男声2;(哀求)你……请你不要再给我女朋友打电话好吗?我愿意加利息。
    男声1:利息肯定要加。这是规矩,必须的。要不你马上还钱,要不,我们不但给你婆娘打电话,凡是你通讯录上的人,我们都要打电话。至于打电话的内容,嘿嘿,看人说话。懂得起不?
    男声1(对旁边其他人):给这个老赖定位。然后带几个小弟去找他,如果不拿钱,就把他婆娘带来,安排晚上到夜场给老子挣钱。
    男声2:求求你们,再给点时间。我一定还钱,连本带利都还。
    男声1:求我有锤子用!还钱!。你还有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我们来找你,不管你在那个卡卡角角(方言读音:ge)。不要想跑,给你虾子明说,连你婆娘的手机一起定位。
    场景切换到一个屋顶的简易彩钢房。
    一对青年男女相拥,被放大的哭泣声。
    女声:我们走吧。我真的怕。
    男人用手抚这女人头发,哆嗦的背影。
    男声2:我们走不了。他们知道我们父母的地址和电话。
    镜头切换成屋顶。一张飘落的纸片,模糊的字迹,有清晰的红色指印。
    画面切换。楼梯口,几个穿着黑色圆领t恤的粗壮男人模糊走来,逐渐清晰。
    屋顶打人事件全程录像。
    一个男人的背影进入画面,试图劝阻这五个男人。
    两个黑衣男人挥拳冲向这个男人,定格。
    一个黑衣男人抡起甩棍砸向这个背影。定格。切换,脸部特写,定格。
    三个男人蜷曲在地上,两个男人慌张后退。定格。
    画面再次切换成那段被标题为“市长儿子欠民工工资不给,还打伤催讨欠薪民工”的短视频。从这个视频可以看出,那个声泪俱下地控诉市长的儿子仗势欺人,不但拖欠民工工资,还打伤了催讨欠薪的农民工的人,脸部特写,定格。可以看出和在屋顶用甩棍背影男人的黑衣人为同一个人。
    画外音。电话男声1。哭着说被市长儿子欺负的声音。
    音波比对画面。可以确定出自同一个人。
    画面切换。镜头缓缓掠过都市繁华的街景,流动的车灯。定格在老小区低矮的屋顶,灯光昏黄的简易彩钢房。一个小桌旁,几个隐约的人影。
    字幕、画外音:边缘时光中的负债人。
    这段视频在抖音发布后仅仅一个小时,点击量就冲破三万,评论区更是人头攒动。
    有喷的,有挺的。很快形成了两个阵营。
    而争论的热点有两个。
    一个是“到底打人的是不是市长的儿子?”
    一个是“能打就不用还钱了吗?”
    在评论区,甚至有两个阵营的人公开约架。
    公众情绪带动新的舆情。“要求执法部门公布真相!”、“要求官媒后续报道!”的呼声越来越高。
    屋顶,苏易的房间。
    苏易、沈静、凌波和文雯各自看着自己的手机。
    凌波的表情有点激动,看着不停地刷新评论区,刷屏的手指都有点抖。
    文雯静静地看着,这段视频除了当时全程拍摄的视频,还用一些以前的电话录音。她现在才知道,凌波经历了什么样的压力和威胁。
    沈静看着手机,眼睛却湿润了。想起自己曾经被迫拍l照,然后被威胁,对方甚至把l照发给了自己的父母和通讯录中的一些人,还威胁要把l照发到朋友圈和公众平台。
    苏易看着评论区,他注意到了一个id:债奴小斌。
    债奴小斌:谁愿意欠钱不还?当初为了保住所谓的征信才欠了高利贷。征信现在也黑了,债务却因为高利贷翻了几倍。
    一个“正义催收”的id立马怼了过去: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别一副找到组织的样子。老赖就是老赖!对没信用的老赖,怎么做都不过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吹来的。
    债奴小斌:信用?当初为了信用,债台高筑,现在信用还是黑了。早知道是这样,也不去喂那些放高利贷的人。本金十万,砍头九万二,每个月八千,还了一年零八个月,真金白银还了十六万,后来没钱了,还有罚息。现在十万本金一分没减,还欠着十多万的利息。这些就是为了当时保征信。
    id“路过的路人甲”@正义催收:你能你去找人家市长的儿子催收看看。有那个屁儿(方言:胆量)吗?
    正义催收@路过的路人甲:老子不知道你是哪个虾子,要是欠老子的钱,老子一样找你。
    债奴小斌@路过的路人甲:跟这些狗腿子有啥好说的。哥老倌,这次我算是看透了,那些狗腿子就是欺软怕硬。刚开始那么港,甩钢甩铁的,拿给人家打了,又装虾子录视频。
    id“欠债还钱”@债奴小斌:一个跟你一毛钱关系都莫得的视频,你激动个锤子。自己欠的钱,最后还是要自己切还。有这个逼闲工夫,还不如切搬砖挣钱。
    ……
    苏易看着吵成一团的评论区,本来平静的表情渐渐有点凝重。当他放下手机抬起头的时候,见另外三人表情各异地看着自己,苏易开口说:“关注度有了。接下来我们怎么做?这事开了头就不能没有后续。”
    凌波拿出烟递了一支给苏易。“苏哥,我觉得现在我们接下来是不是可以站个队,来一场网络pk?”
    苏易没有马上回答凌波的问题,转头看着沈静:“小沈,你觉得呢?”
    沈静的脸上还有一些隐约的泪痕,她看了看手机说:“我不知道后续该怎么做。但这个视频,让我想起了很多。我以前都不敢去想那个时候,真的生不如死。”
    “现在有流量了,但能否持续保持关注度,是最关键的。而且,必须要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关注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流量变现。就像现在,我刚才看了一下,这第一期,平台分配的收益大约有一百二十多块钱。就按一天两百算,一个月六千,像我们现在这样,生活费没问题,而且可以吃得很好。但要还债……”文雯刚看了平台的收益。
    苏易见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于是开口说:“用这个id ,首先解决我们的生存问题。人得活着,才有一切可能。至少我们知道了,这么做可以解决我们的温饱。就算现在每天两百的收入,我们应该除去生活开支,还有结余。”
    “按照现在网络的情况,这个热度也持续不了多久,最多十天。如果我们的短视频没有新的爆点,我们无法完成每天两百的目标。”凌波有些担心地说。
    “小凌,还记得我们从债事公司听课出来后我们讨论过团队和团伙的区别吗?我们每个人去面对各自的债权方,会很被动,也很难和债权方达成计划还款协议。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我们已经没有任何信用可言。毕竟,我们的欠款都已经严重逾期。但如果我们以一个团队和债权方进行协商,会不会好一点呢?如果我们能完成每月六千的收入,我们的生活开支控制在两千以内,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三千五作为基本还款基金,按计划轮流支付给债权方。比如,这个月,我们支付小凌的债权方三千五,下个月支付小沈的债权方三千五,这样的话,会不会容易得到债权方的理解和支持?”
    大家听苏易一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么做,的确应该可行。如果是一个团队给债权方提出有计划地还款,达成协议的可能性非常大。何况,有了这两个短视频,对方动手的可能性会降低。
    “可是,又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怎样才能保持热度?完成每月六千的收入?不然,计划制定了,如果再次失信,恐怕没有人会再相信我们了。”沈静有些担心的问。
    “现在大家关注的焦点是什么?”苏易问。
    “有两个。一个是苏哥到底是不是市长的儿子?第二个是能打是不是就可以不还钱?”
    “第一个忽略。第二个,努力,还钱。有计划地还钱。向人们表明我们的态度,公开我们的还款计划。”沈静看到苏易说这话的时候,有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自己也被这情绪感染,仿佛看到了一线曙光,虽然,这曙光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