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苏易进入穷人的思维模式
作者:西廨七叔   边缘时光最新章节     
    但苏易不想着主机就这么变成一堆零件,哪怕电脑废了,也不能白废。一台台式机的主机,得要两千来块钱。
    接下来每天的日程多了一个小时学习电脑装机。网上有系统的教学课,但那是要收费的,苏易手机不能支付,只能看那些免费的教程。
    现在苏易除了债务就只剩下时间了。时间换空间,这是人们喜欢说的一句话,但时间如果不有效利用,换空间就是一个笑话。
    有人说,只有穷人才专注于技术,而且局限于技术。这是没有格局,没有出息的表现。其中经典的例子就是刘邦与韩信的对话。
    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伍仟。
    刘邦又问,那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多多益善。
    刘邦接着问,那你怎么归顺于我?韩信说,我善将兵,但主公善将将。
    于是,就有人说,技术,只是为资本服务的低端技能,属于劳力者,而劳力者,总是治于劳心者。
    苏易并不认可这个观点,但现在,苏易的确是穷人。穷人就得守穷人的本分,能成为一个有技术的穷人,至少生存有保障。而现在,如果会电脑装机,至少不会花那七百三十元。
    于是,苏易果断地开始学习这低端的技能。
    五点起床,临帖一小时。
    六点,个人卫生,内务。
    六点半,在公寓里锻炼半小时。
    七点,看网络新闻,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八点,看网上能找到的文旅项目策划案例及和文旅项目相关的政策。
    九点,模拟策划。
    十一点,休息。做饭。
    十二点,午餐。
    十二点三十,午休。
    下午两点半,在网上学习电脑维修。
    下午四点,看一部英文电影。
    下午五点半,休息,做饭。
    下午七点,做一盒烟,大约二十五支。
    八点,看电视剧或者网上的小说。
    九点,写新小说的写作大纲和素材稿。
    期间,苏易回了一趟父母家。
    父亲明显老了,行动有些迟缓,走路有时都需要拐杖。
    “苏易,你也五十多岁了,成个家吧。”父亲提起了在苏易离婚后从来没有提过的问题。
    苏易和陈雪同居的时候,父母是知道的。但父母从来没说过让苏易被陈雪带回家,在父亲的眼里,那是不正经的非法同居。
    和陈雪分手后,苏易没有再找女朋友,一直一个人。公司解散后,苏易一个人住在办公室,每个月,苏易自己报税,不过都是零收入,维持着公司存活但无经营的状态。当时,苏易一直抱着把公司重新做起来的念头。在以前的经历中,苏易的公司也出现过停业一段时间又重新做起来的情况。
    直到办公室被拍卖,苏易搬到了顶楼的简易房,才停止了报税。在百度上,公司的状态显示出现了“异常”。
    “现在,现在……”苏易本来想说一身债务,哪有资格成家,那不是祸害人嘛。
    当苏易看到父亲看自己的眼神,已经柔和了很多,少了以前的威严。苏易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他不想说出“债务”这两个字,苏易知道,即使父亲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也有这个承受能力,但苏易不忍心再刺激父亲的神经。
    “现在,我先去做饭吧。”苏易起身。
    “不用做。你妈在食堂订了菜。”清溪苑有食堂,平时父母去食堂吃饭,食堂不大,但条件很好。清溪苑总共也就只有十来户,谁家里来客人,可以在食堂订菜。
    吃饭的时候,父亲拿出一瓶茅台:“你喝点吧。我就不喝了。”
    苏易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父亲说:“一会你把这酒也带走。现在时不时还会封控,也不好买东西。”
    吃过饭,苏易把碗洗了放到餐桌上,晚餐的时候,父母会还回食堂。
    回到客厅,见父亲还坐在沙发上,苏易说:“爸,那我走了。”
    父亲一般午饭后会睡一会午觉,而现在坐在客厅里,是在等苏易。
    “好。在外面自己注意安全。”父亲没有再提其他事,让母亲给苏易一万块钱,又拿了一包茶叶。
    “爸,妈,你们也去休息吧。”
    父亲挥了挥手没有说话。
    从清溪苑出来,苏易去公交站。公交卡可以用现金充值,但共享单车只能手机支付。
    回到公寓,苏易的心情有些沉闷。
    父母虽然对苏易的债务一字未提,苏易心里也明白,如果不能让父母看到自己还清债务,会是他们此生最沉重的包袱。
    然而最让苏易心里难受的是,他感觉到了父亲的无奈与无助。
    有句话怎么说的?三十岁前望父敬子,三十岁后望子敬父。父亲做到了,而自己却五十多岁了,还摆了一个烂摊子。
    苏易把桌上的电脑拿开,铺开一个宣纸卷,那种34厘米,五十米的长卷。现在苏易几乎不写大张的作品后者练习。
    一来没有条件,不再有两米的书案,可以排开阵仗,二来,那样写太废纸。苏易曾经在一个晚上,不到三个小时用了半刀一千多一刀的宣纸。
    苏易找出一本米芾的手札,这样的心情,苏易不像临钟王小楷。
    心情不好写毛笔字,身体不好洗冷水澡。
    写了一会,手机传来信息提示音。苏易没有理会,手机里最多的是银行委托方的催收短信。
    苏易看了一眼手机,没有理会。
    不外乎是要起诉,要到社区贴公告,要联系家人,然后就是各种优惠政策,利息减半,罚息全免,可以分期……
    放下笔,苏易看着自己临的“箧中帖”。
    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馀尊。其他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阁下。
    苏易常有一种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临帖的效果却比平常好。今天的临作,苏易还算满意。
    洗净笔砚,苏易重新把笔记本摆到桌上。打开电脑,进入那个小说平台准备看看那篇小说的反响。
    消息栏有一个红点,红点里面有个阿拉伯的1。
    难道是读者在评论区的留言?
    苏易点开,却是那篇小说未通过签约的通知。
    苏易有点愣神,这篇小说在苏易看来,是自己发挥最好的一篇,如果这篇都签不了约,还有写下去的必要吗?
    现在写小说可不是为了好玩,是为了挣钱。
    苏易的心中像吞了一瓶墨水,他拿起手机,找到孙虎的微信,想也不想就发了一条信息:大猫,要是没死方舱里,出来冒个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