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禀告陛下,臣不辱使命,周丞及其党羽,已被拿下
“哒哒哒。”
马蹄敲击在宽敞的青石板路上,赵都安意气风发,抵达皇城脚下。
守门禁军下意识上前阻拦,待看到马上之人模样,露出见了鬼的神色:
“赵……赵使君?你不是该在……”
他想说,你不该在牢狱中么?
或在公堂上受审,怎会突兀出现在这里,好端端的,不见半点犯人模样?逃狱了?荒诞的念头升起……
“呵呵,别废话,本官有要事入宫禀告陛下,速速让开。”
赵都安懒得解释,丢给对方一个马屁股,刷脸入城。
只可惜,皇城好进,但在宫城门口却被拦下。
须耐心等人通传,赵都安也不急,牵马等待,守门的宫中禁卫频频看他,不知脑补些什么。
这会,敞开的门洞里,远远行出一辆马车来,赵都安愣了下,好奇问:“那出来的是谁?”
宫城内,外臣不可乘车。
可若说是宫内老皇帝留下的妃子们,或女官出行,马车的制式模样,却又不像。
守门军卒解释道:“今早,董太师入宫觐见,这会是出来了。陛下怜太师年迈,行走不便,特准许在宫内乘车。”
董太师?“三公”之一,执掌翰林院的那位大学士?
险些和薛琳一家成为亲家的那个当世大儒?
赵都安略感惊讶。
翰林院乃储才之所,当年,承旨大学士几乎是“宰相”的预备役。
不过后来衍变,如今与内阁脱钩,但这位董太师的地位,仍不容小觑。
权力虽不大,但名望极高,是当今整个大虞文坛泰斗,其对圣人典籍的诠释,是科举学子必读,不少文章诗词,家喻户晓。
可谓是当今天下,守着大虞朝“文脉”的第一人。
甚至有人称,董太师是有可能在文道上封“亚圣”的存在……
不过,玄门政变后,因其站队支持女帝登基,导致名望大大受损。
遭到许多文人抨击,京城还好,但在远离朝堂中心的“八王”地盘,遭致极多骂声。
可饶是毁誉参半,但其在文道上的建树,哪怕是咒骂他的,也承认仰望。
这会马车已驶入门洞,赵都安规矩地牵马在一旁,垂首相送
——这种名满天下的大儒,还是不招惹为妙。
然而马车却突兀停下了,一名董家仆走来:
“可是赵使君?太师有请。”
啊?我?赵都安懵了下。
记忆中,他从未与对方有过任何交集。
甚至于,赵都安与整个大虞读书人圈子,都没啥接触……
这位董大儒找我做啥……赵都安茫然上前,来到马车边,只见帘子已被挑开。
一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端坐,自有一股儒学泰斗气势,大红的学士袍,面庞轮廓方正,老眼锐利有神。
似在审视这位声名鹊起的女帝红人。
“下官赵都安,见过太师。”赵都安行礼。
董太师表情不见喜怒,气度沉稳,缓缓道:
“不必多礼,老夫今日觐见,听陛下讲起你,颇为赞许。恰巧遇见,便想看看伱。”
赵都安谨慎的一批:“些许微末功劳,竟得陛下夸奖,下官惶恐。”
董太师“恩”了声,对他的态度还算满意,说道:“不必过谦,你这些时日所做,老夫也有所耳闻,虽手段稍有出格,但如此年纪,也堪一声‘能吏’。”
赵都安没吭声,静待下文。
以他的经验,知道大人物这般开场,往往是欲抑先扬。
接下来,大概要接一个“但是”。
果不其然,董太师先称赞了他几句,话锋一转:“但……一昧依仗权术,不顾名声,或可为将,却当不得帅字。
你既是行伍军卒出身,如今又在诏衙任职,想来也知晓,自古凡名将,皆文武兼备……
你若专心走武道,一心修行,老夫便也不会说什么。
武道一途,走至绝巅,可为宗师,亦为大道。或去军中厮杀历练,或去江湖潜修游历都可。
但……你既走了为官一路,便该知进退,多读书。
刀剑虽好,但为官一道,治国安邦,少不了刀剑,但真正要依靠的,还是文道。言尽于此,你自思量吧。”
说完,这位大学士闭上了眼睛,家仆放下帘子,马车辘辘朝宫外驶去了。
留下赵都安杵在原地,先是茫然,继而沉思。
这无头无脑的一番话,粗听像是长辈对晚辈的劝诫,要他多读书,才好走得更高的意思。
但仔细琢磨,字里行间透出的真正含义,倒像是告诫。
告诫他:朝堂上,真正走到高处的,大多还是文人。
这世界虽有玄妙伟力,但治国,终归不是武力所擅长的,治民,律法,礼法,开智,农耕,商贸……
上到治理一国的策略,下到划分一村一县的利益,都要依赖文人。
赵都安武者出身,又不去从军,无法走枢密院,或兵部的路线。
那走到顶点,也无非是马阎这个位置。
“是提醒我不要因被陛下赏识,就心生妄念,试图成为如当年太监王震那种‘权宦’佞臣么?
恩,换一句我熟悉的话,就是告诫我,要摆清楚自己的位置……”
赵都安脸色古怪。
他想说一句,太师你可能误会了什么。我根本没想过走仕途……做什么权臣啊……
如今的立功,升官,都只是在自己尚且孱弱的时候,不断积累防身的底气。
并不意味着,他真想成为名臣,做到某个位置上发光发热。
如果非要说目标,一个是武道修行,想见识下另一番风光。
比如当个“武神”啥的……
一个是攻略女帝……咳,从这个角度,董太师误解他,也不意外了。
毕竟,赵都安如今的表现,确实在朝着女帝宠臣的方向走。
而历史上,如他这般,从宠臣,进化为奸佞的例子屡见不鲜。
至于他想说的另一句话则是:
“我读书很多的好吧,怎么都觉得我没学识,不懂文人那套东西一样……”
赵都安无奈。
袁立是这样,这个董太师也这样。
“算了,随你们想吧。”赵都安懒得解释。
……
……
御花园,凉亭内。
“陛下,赵大人来了。”
伴随女官禀告,徐贞观笑着招呼他进来。
俄顷,身材昂藏,俊朗非凡的赵都安一身缉司官袍,迈步而至:
“臣,前来复命。”
旋即,便听女帝清冷中带着笑意的声线:“过来坐吧。”
她的声音很有辨识度。
不是江南女子的柔,也非北方女子的硬朗,沉声时,威严的令人生不出亵渎之心。
如此刻这般,心情好时,简简单单句子,却好似一双无形的手,钻进人的耳朵眼,抚在心口里。
“是,陛下。”赵都安躬身入座。
在董太师方才的位置坐下,这才抬起头,近距离,再次看清了白衣女帝那张挑不出半点瑕疵的脸庞。
徐贞观满头青丝随意垂着,浑身不见半点首饰。
琼鼻之下,唇瓣丰润,之上,眸如夜空星子。
此刻含笑,被他盯着,却也不若寻常女子羞恼,而是指了指棋盘:“与朕手谈一局?”
赵都安回神,自知方才略有失态,忙恭声:“遵命。”
于是,盛夏亭中,君臣二人开始静谧地摆下棋子。
只是两人心思明显都不在棋盘上,落子也是循规蹈矩,无甚出奇,走了十几步。
徐贞观才笑着揶揄:
“方才太监回宫禀告,朕便知道,你怕是要来了。”
赵都安假装没听出取笑,正色道:
“旁人虽转述,但周丞一案,既是陛下指派的任务,臣受命于天子,理应前来复命。”
徐贞观对此颇为满意,因已知道了过程,便只问道:
“朕原本想着,若一切顺利,你便该能洗脱污蔑,如今看来,已是当堂释放了?”
赵都安一脸认真:“袁公与刑部尚书秉公执法,且有陛下在看着,自然不会让忠臣蒙冤。”
徐贞观莞尔,饶是对他的油嘴滑舌已有领教,但如此大言不惭地自称“忠臣”,偏偏一句话里,又将所有人都夸了一遍……还是……
她明知故问:“哦?如此说来,周丞试图阻挠了?”
这段后续,小太监的汇报里没有。
赵都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他尝试过,但失败了。”
此时的女帝尚不知道这句“失败”的真正含义。
她一边落子,一边说道:“失败了好。
不过你这番手段,已令朕很是满意,以身入局,借你二人恩怨,诱骗周丞出手谋算你……哪怕那画卷作为证据稍显不足,但也可做一做文章了。
只是朕倒是不明白,你怎么想到这法子的,莫非是暗中透露给他这把柄?诱他上钩?
但以周丞的谨慎,竟当真被你瞒过去了?呵,稍后朕倒是要寻他问个明白。”
她有些疑惑。
毕竟有裴楷之的例子在先,周丞竟然对赵都安没有足够提防,实在出人预料。
赵都安却平静道:“只怕,他已没法来见陛下了。”
“哦?为何?”徐贞观美眸惊讶,颦起好看的眉毛。
赵都安捏起一粒黑子,按在棋盘上,说道:
“因为,臣借助十三年前的一起旧案,拿到了周丞贪赃枉法,足够他死上十回的证据,并当堂公布,袁公与刑部尚书受理。
因案情重大,周丞及大理寺诸多官员,已被拘捕……
臣此来,便是向陛下禀告此事,那周丞,死定了。”
徐贞观捏起的一粒白子,倏然脱手,重新掉在了棋盒内,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她嘴角笑容僵住,愣愣地看着对面的赵都安:
“你……再说一遍?!”
感谢你若安康便是晴天的1000点币打赏,书友2024……6726的100点币打赏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