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散布消息
作者:长青城的凰鸣   重生1983,从被迫娶媳妇说起最新章节     
    陆川并不知道根据他给的建议,冯爱民孤注一掷,很快把犯罪嫌疑人逮住了。
    在那个没有手机、互联网,甚至bb机也没有的时代,消息传播速度十分有限,重大消息基本靠新闻媒体,或者单位上的传达,而新闻媒体也只限于电视上的新闻联播和收音机广播。
    省城发生的重大案件和快速破获过程,外人自然不知其究竟。
    陆川虽不知过程时间,但最终结果还是知晓一二的。
    所以他并不担心。
    只不过他对成为“案发现场”的五金商店,颇多惦记。
    烧烤店东面的房子装修已近尾声。
    陆川转了几圈之后,对一些小的地方提出了建议,整体来说比他想象中的效果要好。
    这个装修队能合作。
    眼下,陆川已经盘下三个店面,烧烤店在中间,东边正在装修,准备开新店。
    至于西面这间怎么处理,做什么用,曲威等了一天,没听到陆川的想法,实在憋不住了,
    “陆川,你倒是说说,旁边店面咋整啊?”空一天也得给钱。
    陆川呵呵笑了,“越来越有点大管家的意思了。别急,今天你就能知道。”
    两人说着店面的规划,一辆小汽车在店前停下,李大公子悠闲地从车上下来,拽了拽衣服,才迈着方步往里走。
    “也不说出来迎一下。”
    “又不是找不到门,矫情那个劲儿干啥。”
    陆川可不把他当衙内看,想跟他周围待着,就不能摆公子少爷的谱。
    李大公子随即笑道:“你不矫情,行了吧。”
    “说吧,找我想办啥事儿?”
    说完,整个人往吧台上一倚,看了眼陆川跟前的山楂汁。
    曲威也练出些眼力劲儿,喊服务员上给上了一杯。
    “威子,有前途。”李大公子拍拍曲威肩膀。
    曲威笑笑,“你们谈。”然后去忙了。
    陆川这才正色道:“给那帮混混说一声,我的事儿用不着他们操心,再让我发现他们打着我的旗号干啥,小心我让他们都进去。”
    “看你这戾气,就说店你盘下来没吧?”
    李大公子不以为然。
    “没有他们,我自己也行!”
    见陆川态度坚决,李大公子软了下来:“行,听你的,谁让我得依靠你呢。”
    “这话说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好好说话。”
    一口喝了半杯山楂汁,李大公子也收起方才吊儿郎当的模样,问:“这几间店你咋打算的?”
    陆川正有意借他的口传个消息。
    “新盘下来这店面跟烧烤店一块而,西面是新店。”说到这儿陆川停了一下,“你觉着我这烧烤店怎么样?”
    “那还用说,日进斗金啊。”
    陆川笑,“我想让别人也开两间。”
    “啥!”李大公子满脸不可置信,“你疯了?这么好的买卖,你让别人也干?”
    “那么激动干啥。”
    “放着这独一门的生意不做,还想让别人整两家,你这脑袋不是让门给挤了,就是让驴给踢了。”
    李大公子口不遮拦,实在想不明白陆川到底咋寻思的。
    嫌钱多烧得慌?
    “别人开店,我不一定就不赚钱。”
    “我去,陆川,你能痛快说到底啥意思不?”
    陆川哈哈大笑,“你李大公子也有着急的时候。”
    李诚然瞪他一眼,等着他的下文。
    “是这样的。我想在县里再开一家店,开这店的人刻意是你,也可以是别人,或者任何有能力开店的人......”
    “但是,新店必须用我的店名,并注明是分店。”
    看李大公子的表情好像还不太明白的意思,陆川又解释了两句:“我负责教技术、提供原材料,甚至选址装修、管理等等方面都会提供技术支持,直到开店人能独立经营。”
    “即使经营期间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求助。”
    李大公子明白了些,“条件呢?”
    陆川心道,果然不是一般人家的,头脑还是有的。
    “条件嘛,开我这个店要收取一些加盟费,每年收管理费。好处是,不用担心竞争,原材料也不用自己准备,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都会负责培训。总之一条龙服务,直到赚钱。”
    李大公子思索半天,才说:“陆川,你这个脑袋瓜子是咋长的,道道真多。”
    “你就不怕别人模仿开店?”
    “模仿当然可以,但用我的名头肯定不行。我已经开始申请注册公司了,包括商标、专利一并申请。”
    李大公子呵呵笑,“感情你是找我来办事的。”
    “别说的这么直接,我不也正给你做规划吗,投桃报李呗。”
    “行,你的事包在我身上。”刚说到一半,李大公子忽然想到:“不对,你还想让我帮你把消息散出去吧?”
    陆川嘿嘿一笑,“能者多劳。”
    这个年头,有能力有实力开店的绝对不可能是一般人。普通家庭即使两人上班,就打工资每月加起来一百元,不吃不喝,也要存个十年八年的才有资金。
    而且还不一定够。
    所以,陆川找李大公子散布消息是最合适的。毕竟他接触的都是上层人士,家庭背景决定了有开店这个经济条件,而且这些人对社会风向把握的也很准。
    眼下虽已开放,但普通群众对个体户的看法介于羡慕收入鄙视社会地位的两可之间。
    即使少数人有开店的资金,也会在大锅饭铁饭碗和没工作之间游移不定,加之要拿出那么大一笔投资,能干的人几乎不存在了。
    “你觉得会不会有人干?”
    “你说呢?决定这事儿之前你已经想好了吧?”
    “放心,只要我消息放出去,用不了三天,找你的人不下十个,你信不信?”
    李大公子的话或许有水分,但肯定会有人上门。
    “你这生意可稳赚不赔啊。”
    “怎么不赔?我这是互助、献爱心,人家挣钱我才有钱赚,别人不赚钱我只能守着这小店,过小日子。”
    李大公子点头,“还真是,那你怎么保证人家开店能就挣钱?”
    品牌效应。
    虽然他的店还没形成,但他并不着急,只要加盟店开起来,再加上适当的宣传,很快会形成。
    但陆川不想跟李大公子讲的太详细。
    “机遇与风险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