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不能遗忘,不能忽略
作者:乏了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最新章节     
    这一天,又有行商从大同县过来了,他们这次拉来的粮食,只换了三十箱香皂,可肥皂和木炭则是采购了很多一同带回去。
    楚渊出售香皂、肥皂和木炭赚了一笔,关税又收了一笔,关税的钱也跟行商采购的货物总量挂钩,手里的银子越来越多。
    只是这些钱并没有在他手里留多久,又通过发放工钱的形式流入百姓的手中。
    百姓用来购买粮食和一些其他东西的方式,再次流入到市场之中。
    金水县的经济,也在一点点的复苏。
    最近的日子,金水县的一切再次恢复了正轨。
    百姓们也不再只是每天只能吃个半饱了,家里的男人去工地做工,工钱买粮回家糊口,久违的吃上了一顿饱饭。
    衙门也停止了施粥,经济复苏,有赚钱的渠道,霸天商铺有低价粮,那些还想吃衙门救济粮的懒汉该挨饿就挨饿去。
    最初从大同县买的粮食还有些许富余,这些粮食也无法长期保存,都送去各个工地做供餐的伙食。
    而衙门府库的粮食,则由后面弄回来的粮食填充。
    家里的男人去工地做工,家里的其他人也没有闲着,悉心的照料着庄稼。
    衙门的农业司传授了他们很多跟农耕有关的知识,为了将地里的庄稼照料好,他们都起早贪黑的在农田里忙碌着。
    这一天,一支金水县组建的商队,自县城出发朝着大同县赶去了。
    这是自战争结束后,第一次有行商去往陈国大同县。
    由方回带队,队伍中只有少数以前做过行商的百姓,其余人都是军武之人。
    楚渊还不确定陈国那边对自己这边行商的态度,没有贸然让行商过去送死。
    方回等人是兵士,他们领着饷银,这个时候他们得顶上去。
    这也是楚渊和张春的区别之一,张春一直派过来的,都只是行商。
    这条路方回别提多熟悉了,当初他一个人带着一封信就毅然决然的朝着陈国那边过去,这次还带上了这么多弟兄,底气更是十足。
    路过小平原的时候,这里热火朝天,士兵警戒着前方,工人们则是在忙碌着,挖沟,建墙。
    一车车石料也被送往这边。
    偶尔也有陈国那边过来的商队,他们则是远远的绕开工地,不敢靠近。
    已经开始陆续有陈国的行商往金水县那边送布匹过去售卖了,楚渊将自己赚取的银子都流入了市场,百姓们手里有钱了,缺衣少食,所以遍地都是商机。
    商人逐利,闻风而动。
    因为两国刚结束战争不久,很多商人还是不太敢往这边跑,所以第一批胆子大过来的商人,必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方回这次带过去的货物,有肥皂,还有木炭,陈国的商人想要买这些东西回去,需要用粮食换香皂捆绑销售。
    而他们送过去卖则没有这些要求,卖货的赚取的银子,方回他们需要购买粮食、果蔬带回来。
    这一次,同样也是楚渊对张春态度的一次试探。
    其实这些天,在金水县楚渊已经建造了一个香皂厂,生产香皂和肥皂。
    厂子里的工人很多,是原先工人的百倍有余。
    这些工人,全都是那五百府兵的家眷。
    她们家里的顶梁柱都战死了,家里顶梁柱给她们留下的银钱毕竟有限,迟早有一天会坐吃山空的。
    楚渊是在苏璃的提醒下,忙里抽闲去工地视察了一下,发现好多个身形瘦弱的妇人也在其中忙碌,做着体力活,累得直不起腰。
    一问才知道,这些妇人都是五百府兵的家眷。
    楚渊内心很不是滋味,他一个人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每天忙得连轴转,很多事情都顾不过来,忽略了她们。
    若不是苏璃提醒,恐怕这些人就要以瘦弱的身躯,做着劳重的体力活,扛起家庭的重担。
    之后楚渊和苏璃商议过后,优先圈了块地当做香皂厂,将制作香皂的方法传授给这些妇人,让她们在香皂厂做工。
    因为人数太多,楚渊知道迟早有一天香皂的制作方法会流传出去的。
    人多嘴杂,难免会有一些人为了金钱,将方法卖给他人。
    可他做不到对五百府兵的家眷视若不见。她们的男人、父亲战死了,若是她们还在人世间饱受艰辛,怕是那五百府兵死也不会瞑目吧。
    楚渊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就是为国捐躯的军武之人!
    有一就有二,楚渊又划地弄了个木炭厂,相比起制作香皂,木炭的烧制更为简单,也不会很累。
    和香皂厂一样,工作轻松,报酬丰厚。
    木炭厂招募的工人,则是上次跟陈国大军开战时,英勇战死的百姓家眷,同样是为了保证那些家里没有男丁的百姓的生存。
    在金水县,香皂厂和炭厂已经成了国企铁饭碗一般的存在,工资高待遇好福利多,但想要进入这两个地方,家里的男人必须是参过军,建立军功,或者为国捐躯才行。
    无形中楚渊的行为又加剧了一些军队的凝聚力,他手底下的士兵都很清楚,若是他们战死沙场,楚大人是不会对她们的家眷不管不问的。
    王老黑更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风尘仆仆的从关口赶回来。
    什么也没有说,而是代五百弟兄们,恭恭敬敬的给楚渊磕了三个响头。
    男儿膝下有黄金,那破皮的额头流出的血迹便是他的宣誓。
    沉默无声,却也震耳欲聋。
    人在做,天在看,不光天在看,百姓们也都看在眼里。
    说起来香皂厂招工时还有一件趣事,村子里一些自认为和楚渊关系好,家里也没有男丁在两次大战时入伍战死之人,腆着脸找到楚渊送礼,想要安排家里的妇人去香皂厂上工。
    结果就是,礼物楚渊收下了,那人挨了几记杀威棒被楚渊派人送回村子里去了。
    自那事传开后,便没有人敢再打这个念头了。
    就连苏璃娘家那边打算跃跃欲试的亲戚,也打消了这个念头。
    小苏璃是人好,善良好说话,可她男人是楚渊啊!
    ……
    方回带着队伍,花了半天的时间,终于是抵达了陈国的关口。
    和热闹的金水县关口相比,这边就要冷清得多了。
    陈国关口的守军看到一支行商的队伍从金水县那边过来,明显的愣了一下,这支队伍没有悬挂陈国欣赏的标识,俨然是大夏的商队。
    这还是双方重新互商以来的第一次。
    而且看这批人行为举止,俨然就是军武之人。
    “站住!”陈国守军拦住方回众人:“哪来的,到哪去?”
    “金水县霸天商会商贾,去往大同县互商。”方回说着,取出一纸文书。
    文书证明他是金水县出来的行商,有金水县衙门的官印。
    陈国士兵再次打量了方回几眼,似乎认出了方回,一脸诧异。
    犹豫了片刻,按照正常价格收取了关税,放方回等人过去了。
    再次回到大同县城,方回不由的感慨一句,和关口的冷清不同,这里似乎比上次过来,更加的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