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虎视眈眈,哪怕因为太皇太后的死而消停了一段时间,也改变不了他们手中有马有武器的事实,如今的老实只不过是刚被大清的枪支打的血疼,长了点记性
漠北和罗刹眉来眼去,蒙古其他部族又和漠北眉来眼去
失去了太皇太后做润滑剂的双方已经到了形势微妙的程度
大清内部其实已经开始了那种躁动,手工业,商业也慢慢的慢慢的开始了复苏
封建社会讲的是士农工商,但是实际上农民往往是过的最差的,而商人虽然很低的社会地位,但那句有钱能使鬼推磨就能体会到商人其实只是社会地位低而已,过的根本不差
康熙所做的只是在潜意识层次慢慢的提高了商人以及手工人的社会地位,然后从另一方面征收很高的利润,并且杀了一批为富不仁的人,然后将所得钱财土地按比分配给了农民
大清各地已经建立起来了学校,而手中有余钱的朝廷(康熙)也丝毫不放过那些富人,立碑,立即立碑,若想青史留名,你们就捐款,捐的越多,在碑中的地位就越靠上
一阵疯狂过后,得到的直接结果就是学校的大规模兴建,但是其中先生的量根本不足以教导所有的孩子
康熙继续下令,将科举各个阶层分成各个地位,谁启蒙,谁教书等分的清清楚楚,更是特地邀请那些医者、农学家、木匠等手工人在学校教学
而康熙的态度决定了下边人的思路,经过一点点一点点的点播,一大批的商人涌向了蒙古,大批次购买牛羊肉以及羊毛
工部的新机器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织布机让百姓们实现了穿衣,而羊毛的利用手册不止让大家看到了商机,更解决了民生(保暖)
有钱的地方就有大批的买卖,蒙古在一年的时间里呈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姿态,而中下阶级的蒙古人开始大规模养殖牛羊而不是马匹,连高层也加大了牛羊的养殖比例
就这样欣欣向荣到了康熙二十二年
这几年间漠北也逐渐被影响被侵蚀,他们当然知道,但是朝廷的明谋带来的巨大财产是所有人都难以拒绝的
蒙古人渐渐开始向南移动,主要体现在挣够了钱后的蒙古人开始雇佣贫穷的汉人蒙古人甚至是罗刹人,然后主家离开这片大草原,去往繁华的内地成为商人,来往运输肉品以及羊毛进行买卖
蒙古的变化是日复一日的,这几年的改变不足以让那些野心家放弃,而一场战争会有的,这是双方的共识
但是谁也不知道,西方和北方已经虎视眈眈的死死盯着大清这片被认为满地黄金的土地,想要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撕扯下一片
自大清严格看管传教士等西方来客之后,西方基本上丧失了对大清的了解途径,而身为邻居的罗刹却没有
西方跟罗刹虽有征战,但来往密切,而西方的阴谋也是光明正大的
“大帝,东方那片富饶的土地,与罗刹接轨,若是我们发动征战,得到好处最大的只能是你们,大清的邻居,而葡萄牙,刹帝利等距离太过遥远,我们只能待会一些应得的战利品罢了”
沙皇是心动的,他也在死死盯着挨着他们国家的强大国度,但是......
“这是你们葡萄牙和德意志等国的一致想法吗”
沙皇深色平平,状似不感兴趣
那人笑的谄媚:“是的,东方对扶桑的恶行在国内传的沸沸扬扬,而东方的富饶和强大让大家不禁怀疑他们的野心
若是不加以阻止,东方的军队早晚踏上我们的领土,而身为大清的邻居,我的大帝啊,你们必定是首当其冲收到灾难的”
沙皇冷笑一声,他对罗刹的实力很有信心,大清哪怕打过来,也绝对不可能赢的轻松
但是大清的武器让他很忌惮,这几年派遣无数的人前往大清探查,无一不失败的,更加可怕的是前段时间在罗刹高层发现的大清间谍,这简直是个耻辱!
沙皇想象不到那个康熙皇帝是如何看着他上蹿下跳,跟看猴戏似的
“打!不过......你们能出什么?”
那人心中松了口气,沙皇的同意其实算是意料之中,但是若有意外,他怕是回国之日就是死亡之时
“扶桑余民在德意志,我们完全可以接着大清对扶桑的恶行来惩罚大清,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而大清必须拿出东西来补偿扶桑,补偿为扶桑发兵的我们
至于我们能出的人马,只要大帝同意,大批军队将从各个国家出动,经由罗刹,和罗刹军队汇合,攻打大清
据我所知大清内部并不是十分团结的,比如那个蒙古,我们完全可以跟他们里应外合,哪怕大清有通天的本事,也绝对不会在我们手下喘息!”
就像沙皇知道的那样,贵族中有大清派来的人,甚至沙皇皇宫中也有,而此人是沙皇贴身之人
身为暗卫,他无条件执行康熙的一切命令,难得的是他是一副地地道道的西方面孔,在六年前被康熙派遣到了罗刹,拼尽全力的往上爬,同他一起被派遣到各国的一批暗卫凭借着他们的能力混的风生水起
而此时听着沙皇他们交流的那个非常的了解各国的军力以及条件,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群人哪来的自信,大清的武器和将士都比他们好得多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按照全民皆兵,大清足以杀平这片大陆
不过该传递的消息还是得传递,在西方各个国家还在扯皮每个国家需要出兵人数和武器数量时,康熙已经得到了他们的谋算
康熙冷笑一声将消息递给梁九功,张英、明珠等大臣看过后无不冷笑
明珠:“陛下,是时候收网了”
张英笑的儒雅:“臣听说西方有不少的新鲜东西,这一仗的战利品清单臣已经准备好了”
是是是,要的就是这样
漠北,康熙不是没有能力攻打,以费扬古为首的武将无不请旨的,但......他们的谋划可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