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矛盾
作者:张远子墨   霸道君王深宫囚爱最新章节     
    “天开文运,贤俊登庸,此乃大吉之兆,当贺!”
    伴随着礼官那铿锵有力、响彻全场的贺词声响起,一时间,雷鸣般的鞭炮声响彻云霄,激昂澎湃的乐曲和鼓声交织成一片,震耳欲聋。
    特别是那如雨点般密集的鼓声,咚咚咚地敲打着,仿佛每一下都重重地击在人们的心上,使得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心情激荡,热血沸腾起来。
    传胪大典结束后,唐砚初一举成名,他这位新科状元,成为了京城里名副其实的新贵在众多新科进士之中脱颖而出。无数的新科进士们纷纷慕名而来,亲自登门拜访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一时之间,原本平静的客栈变得异常热闹非凡,每天都是人来人往、门庭若市的景象。
    客栈老板和伙计们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却洋溢着兴奋与自豪。因为他们知道,正是唐砚初住在这里才让他们的客栈如此受欢迎。而唐砚初自己也感到有些意外和受宠若惊。他先前因为不良于行,总是把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如今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和追捧,他自然再也不会隐藏他的真才实学了。
    面对这些来访者,唐砚初始终保持着谦逊和礼貌的态度。他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客人,并与他们畅谈文学、探讨学问。在交流中,唐砚初不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然而,这样的热闹并没有让唐砚初迷失自我。他深知自己的成就来之不易,更明白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因此,他在忙碌之余仍不忘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唐砚闻也考得相当出色,尽管未能荣膺一甲之列,但他以二甲进士的身份脱颖而出。这一成绩无疑彰显了他的才华和努力,使得众人对他刮目相看。二甲进士的荣誉并非轻易可得,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和卓越的才智。
    唐砚闻凭借着自己的坚持与执着,在激烈的科举竞争中崭露头角,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这个成就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为他唐家添光喝彩。虽然有唐砚初哥哥这个状元珠玉在前,但是唐砚闻也为唐家增添了荣光。未来,相信他定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光荏苒,眨眼间三日已过。这一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无云,唐砚初与唐砚闻兄弟二人身着崭新官服,与其余众多进士一同踏上进宫之路,他们此行目的有二:其一乃是向圣上谢恩;其二则是参加那闻名遐迩、备受瞩目的琼林宴。
    一路上,众人意气风发,谈笑风生,彼此交流着对未来仕途的憧憬与期待。唐砚初与唐砚闻亦不例外,他俩一起进宫,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自信之光。他们深知此次得以金榜题名实属不易,而眼前这通往皇宫的道路更像是他们迈向辉煌前程的起点。
    随着队伍渐行渐近,巍峨壮观的宫殿逐渐映入眼帘。那金碧辉煌的建筑、庄严肃穆的氛围令众人心生敬畏之情。待到入得宫门,众人按照礼仪规矩整齐列队,静待圣上召见。不多时,传旨太监高呼道:“圣上有旨,宣众进士觐见!”一时间,众人皆整理衣冠,神情肃穆地鱼贯而入。
    御前,唐砚初等人恭敬地跪地叩拜,高呼万岁,表达对圣上的感激之情。圣上龙颜大悦,亲自赏赐了众人丰厚的礼品,并勉励他们要勤政爱民、报效国家。接下来便是期盼已久的琼林宴环节,丰盛的美食佳肴摆满宴席,歌舞升平令人陶醉其中。在这场盛宴中,大家尽情享受着胜利带来的喜悦,同时也不忘结交志同道合之人,为将来的发展积攒人脉资源。
    此时此刻,唐砚初与唐砚闻兄弟俩心中充满感慨。他们明白,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多挑战与机遇,但凭借自身才华与努力定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唐砚初第一次与当今圣上夜凌宸见面的时候,还是在江南雪灾,夜凌宸奉旨下江南赈灾的时候。那时候的夜凌宸尚未登上皇位,只是四皇子罢了。然而岁月如梭,世事无常,当他们再度重逢之时,夜凌宸已然黄袍加身,成为了统治大应王朝的一代天子。
    命运的齿轮总是如此奇妙,让人感慨万分。曾经的少年郎如今已位极人君,而唐砚初也经历了一些风雨沧桑。这一次会面,不仅仅是故友重逢那么简单,更蕴含着无数复杂的情感和未知的变数。站在新的起点上,他们将如何面对彼此?又会有怎样的故事等待着他们去书写呢?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每个人都被卷入历史的洪流之中无法自拔。唐砚初与夜凌宸的命运轨迹再次交织在一起,或许会给整个大应朝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夜凌宸面带微笑,目光凝视着坐在轮椅上的唐砚初,轻声说道:“恭喜啊,砚初兄!真没想到,朕登基之后首次举办的会试,竟然由你拔得头筹,成为状元郎。”
    夜凌宸心中很清楚,在他偷偷调查青鸾的时候,他就调查了唐砚初,唐砚初才华横溢、出类拔萃,但命运却对他如此不公。当年,为了救自己的弟弟,唐砚初落下了病痛,从此双腿残废,只能依靠轮椅代步。
    然而,尽管遭遇如此不幸,唐砚初并未气馁消沉,反而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才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这次会试中金榜题名。
    夜凌宸不禁暗自感叹,这样一个身残志坚之人,实乃国家之幸、社稷之福。他决定要给予唐砚初更多的关怀与支持,助其实现抱负,造福百姓。同时,也希望通过此举激励天下士子奋发图强,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唐砚初心里很清楚,以他目前这样一个残废之人的身份,能够有资格参与这科举考试,实在是一件极为不易之事。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今圣上——夜凌宸陛下。正是由于夜凌宸亲自下令废除了那些限制条件和规定,才使得像他这样身体有缺陷、行动不便只能依靠轮椅代步的人,也拥有了追求知识、一展才华的机会。
    可以说,如果没有夜凌宸的开明政策与大胆改革,恐怕唐砚初就会被那残酷无情的条令所阻挡,永远无法踏入考场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份恩情对于唐砚初来说如同再造之恩一般沉重且珍贵无比!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会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遇,并竭尽全力发挥出最好水平去报答圣上给予他的信任与期望。
    然而,唐砚初的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深知自己与青鸾之间的婚约意味着什么,但同时也明白夜凌宸作为一国之君所拥有的权力和威严。青鸾被夜凌宸下令带入宫廷,这让唐砚初感到无奈和无力。
    他想起曾经与青鸾共度的时光,那些温馨而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们曾一起在花园中,欣赏着盛开的花朵;他们曾共同探讨诗词歌赋,分享彼此的见解和感悟。如今,这些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无法跨越的宫墙和深深的思念。
    唐砚初不禁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一方面,他对青鸾的感情依然深厚,心中充满了牵挂和担忧;另一方面,他又不敢轻易挑战夜凌宸的旨意,以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麻烦,还要感谢夜凌宸给自己这样一个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这种内心的纠葛让他倍感痛苦,仿佛置身于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