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拜访顾右相
作者:张远子墨   霸道君王深宫囚爱最新章节     
    唐砚初即将离开京城赶赴江南处理水患问题,在此之前,他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亲自拜谒顾右相。
    其实,早在唐砚初刚来京城之际,其父便反复嘱咐他务必登门造访顾右相。然而起初,唐砚初并未遵从父亲的嘱托。一来,他担忧此举可能引发他人对自己会试成绩的猜忌;二来,更怕被误认为试图通过走关系获取官职。基于这些顾虑,唐砚初有意与顾右相隔绝,始终未去府上拜访。
    而今时过境迁,春季科举已然落下帷幕,而唐砚初也已确定官职,再无任何不去拜会的借口。经过深思熟虑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前往顾府一叙。
    现在的唐砚初早已今非昔比,他已然成为了当朝新科状元郎!此时此刻前往拜谒,所受重视之程度自然与往昔大不相同。
    先是那顾家府邸门口的看守之人,一听说是新科状元唐砚初亲自到访,态度立刻变得极为恭敬起来。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其中一人赶忙一路小跑着进去向相爷禀报这个消息。而另一人则毕恭毕敬地将唐砚初请进府内,并安排他到客厅稍作歇息等待。
    若是放在一月之前,那时的他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举人罢了。若他胆敢就这样冒冒失失地登门造访,恐怕人家府上的门卫连理都不会理一下他呢!
    说不定啊,就连他精心准备好的拜帖递上去,都得被晾在一边,苦苦等待许久之后才能有下文。毕竟嘛,这世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事本就如此常见。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唐砚初早已非吴下阿蒙。凭借着新科状元郎这块金字招牌傍身,无论是谁见了都会对其礼让三分。即便是搬出其父与顾右相乃是旧日好友这层关系来,恐怕都远不及当下这个状元身份来得好使呀!
    唐砚起初与弟弟唐砚闻一同来到了顾家府邸门前。唐砚初坐在轮椅上,而唐砚闻则站在唐砚初身旁,静静地等待着顾右相请他们进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兄弟二人开始感到有些无聊。
    就在这时,突然间,一阵低沉而浑厚的声音传入了他们的耳朵:\"你们俩就是唐老爷的孩子吗?\" 这声音仿佛带有一种无形的威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唐砚和唐砚闻对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一丝惊讶。他们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气质不凡的男子正朝他们走来。他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散发出一种沉稳自信的气息。
    待那男子走近些后,唐砚和唐砚闻才看清了他的面容。只见他剑眉星目,面庞轮廓分明,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虽然年纪看上去稍长一些,但却给人一种亲切感。
    \"在下正是唐砚初,这位是我的弟弟唐砚闻。请问阁下是?\" 唐砚初率先开口说道,语气不卑不亢。他心中暗自揣测眼前此人的身份,同时也对他如此准确地认出自己感到好奇。
    \"哈哈,原来真是两位贤侄啊!我乃顾府管家顾严,今日特奉老爷之命前来迎接二位。快快随我去书房见我家老爷吧!\" 顾严笑着回答道,并做了个请的手势邀请唐家兄弟随他去书房见相爷。
    没过多久,唐家兄弟就在顾府管家顾严的引领下抵达了顾府那装饰得古色古香且充满书卷气息的书房门前。
    站定后,唐砚初与唐砚闻对视一眼,然后一同向书房内深鞠一躬,并齐声说道:“晚辈唐砚初(唐砚闻)拜见相爷!”
    他们的声音清澈洪亮,语气不卑不亢,充分显示出了良好的教养和风度。
    “哈哈哈,快进来吧!”里面传来顾右相的笑声。
    唐砚初推着轮椅,和唐砚闻一起走进了书房。
    书房里,顾右相正在书桌前写字,他听到声音,放下笔,转过身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见过顾伯伯。”唐砚初和唐砚闻再次行礼。
    “好好好,不必多礼。”顾右相打量着唐砚初,满意地点点头,“不愧是新科状元郎,果然一表人才。砚闻也不错,也是进士了。和我那唐兄确有几分相像。你们父亲可好?”
    “顾伯伯过奖了。回顾伯伯的话,父亲在家一切安好。”唐砚初谦逊地说道。
    “此次叫你们来,一是为了见见你们,二也是想问问你们今后的打算。”顾右相开门见山地道。皇上夜凌宸要派新科状元去江南治理水患的消息,朝野上下都已经知道了。
    “砚初贤侄啊!这江南水患治理起来可不容易。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前往江南,老夫倒是可以在皇上面前替你美言几句,看看能否改变皇上的决定。毕竟,以你的才华和能力,留在京城定能有一番大作为。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建议,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你自己手中。无论你做出怎样的选择,老夫都会尊重你的意愿。”顾右相语重心长地说道。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眼中充满了欣赏与期待。
    唐砚初看了弟弟一眼,道:“侄儿想去江南治理水患,为百姓做点实事。”
    顾右相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错,年轻人有此志向,实为难得。不过,治理水患并非易事,需要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
    “砚闻侄儿也一同去江南吗?”顾右相看向唐砚闻。
    “我倒是想去,不过皇上没点我的名。”唐砚闻挠了挠头,无奈地说道。
    “侄儿明白,此次前来,也是想请教顾伯伯,不知顾伯伯可有甚好的建议?”唐砚初诚恳地问道。
    唐砚初看了弟弟一眼,道:“侄儿想去江南治理水患,为百姓做点实事。”
    顾右相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错,年轻人有此志向,实为难得。不过,治理水患并非易事,需要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
    “侄儿明白,此次前来,也是想请教顾伯伯,不知顾伯伯可有甚好的建议?”唐砚初诚恳地问道。
    顾右相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治理水患,首要之务是了解灾情。你需深入灾区,勘察地形地貌,了解水流走向,找出问题所在。其次,招揽各方人才,集思广益,共同制定治水方案。此外,还需关注民生,安抚灾民,妥善安置他们的生活。”
    唐砚初认真聆听,将顾右相的建议一一记下。
    “多谢顾伯伯指点迷津,侄儿受益匪浅。”唐砚初拱手道谢。
    顾右相见他谦逊有礼,心中更为满意,“嗯,你天资聪颖,又有为民之心,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若在治水过程中遇到困难,可随时来找我。”
    “多谢顾伯伯。”唐砚初再次致谢。
    告别顾右相后,唐砚初信心满满地踏上了赴江南之路。他深知前方困难重重,但为了百姓福祉,他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