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意有所指
作者:畴畴   云在天边水在瓶最新章节     
    周彦对玉山公主殷勤地说道:
    “寿王和宣城王已经到达洪州,他们亲自来迎接公主了。”
    寿王和宣城王?
    玉山有些恍惚。
    王久安开口:
    “皇子李景遂和皇子李景达。”
    周彦忽然窘迫,他忘了,玉山公主一直在寺庙,并不知道皇子的封号。
    各位公主的封号,还是永兴公主锦琅写信告诉玉山的。
    吴帝退位之后,锦琅开始给玉山写信。
    信里面絮絮叨叨。
    有时候连写了好几页,也不知所云。
    让玉山想起从前。
    锦琇喜欢找她抱怨,锦环找她念叨。
    后来李景迁偶尔也会找她,东拉西扯,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再后来是景遂。
    等到景达长大一点儿,虽然找她的时间不多,也会有那么几次,跑到她这里,学着兄长一般叨叨咕咕。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还不一起来。
    像是商量好的,这个走了那个来。
    玉山很烦。
    甚至对他们的语气也不好。
    可是,就像有什么魔力,所有人还是喜欢来玉山身边自顾自说话。
    府里面没有娘的孩子太多。
    只有宋福金生的孩子不喜欢找玉山聊天。
    宋福金把徐景通宝贝得紧,连一饮一食都必须亲自经手。
    锦琅是最受宠的女儿。
    她璀璨明亮,和玉山的冷淡沉静对比鲜明。
    锦琅那时候对玉山非常看不顺眼。
    “你一天天的都不会笑吗?爹爹如日中天,你为何一脸衰相。不知道的以为你要去当尼姑呢!”
    锦琅并不是要欺负玉山,只是单纯地看不过眼。
    在广陵,徐知诰可以说一手遮天。
    后来徐温去世了,徐知诰更是取代了他,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锦琅一直被众星捧月。
    她享受这种感觉。
    她觉得托爹爹的福,徐家的女儿都成了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女。
    可是府里偏偏有一个玉山。
    好像围绕着徐知诰所有的热闹所有的繁华,都和她这个女儿无关一般。
    “你怎么这么一张死人脸,瞧瞧你这副尊容,真是丧气!我们徐家是吴国第一,你打起精神,像个样子吧!”
    与其说是想欺负玉山,不如说她恨铁不成钢。
    徐家的女儿是吴国贵女的巅峰。
    她不懂玉山怎么会如此死气沉沉。
    多年之后,她从太子妃变成了公主,太子变成驸马。
    在丈夫又一次烂醉如泥后,她开始给玉山写信。
    “曾于云端行走,忽入人间地狱。玉山姐姐,你当年是否就已经知晓后来事。你看透了无常,我却看不透。愚不可及!你是否笑话我?”
    玉山不知如何给她回信。
    信还是一封接一封地写来。
    这回,是锦琅需要对她倾诉了。
    “景遂和景达来做什么,就为了来接我吗?”
    玉山公主问周彦。
    “当然是来亲迎公主回西都。公主和两位王爷的姐弟之情让人羡慕。”
    玉山没有接话。
    他们两个人,和自己有很深的姐弟之情吗?
    当初离开徐府去怀玉山的时候,徐知诰让家里人不要相送。
    可以说,玉山走得悄无声息。
    启程的时间都在天未亮之际。
    然而景遂和景达还是偷着爬起来送了她一下。
    景达年纪小,哈气连天的。
    景遂说:
    “玉山姐姐,我长大了,会接你回来。”
    玉山公主摇摇头。
    从这个家门走出去,她根本不想回来。
    “公主,洪州刺史和两位王爷,将会在城门口迎接您,小人只不过是先导官而已。”
    周彦笑嘻嘻地说着。
    他等着玉山公主流泪。
    然后感动地说:
    “想不到两个弟弟如此念着我。”
    玉山公主平静无波。
    当年徐知诰似乎特别宠宋福金,也很重视徐景通,也就是李璟。
    大概没有人会不重视长子。
    可是遇到好事,第一个受夸奖的一定是景迁。
    再然后是景遂。
    接着是年龄还小的景达。
    最后,才是徐景通。
    他是长子,宋福金又长年掌家,位同正夫人。
    外人看来他就是继承人。
    不过,有景迁在,父亲的目光永远最先落在景迁身上。
    徐景通似乎从不恼怒,从不在乎。
    他对景迁特别亲厚。
    “景迁的才能,远远胜过我。”
    徐景通逢人就如此说。
    大约在玉山十一二岁的时候,有一天,景迁跑去找玉山:
    “今天夫子又同我讲了《二子乘舟》。说我应当同公子寿一般。”
    玉山公主抬起头:
    “你喜欢这个老师吗?不喜欢就换掉,跟父亲说一声,他会满足你。”
    景迁不语。
    他走了之后,景遂领着小景达过来。
    “景迁的新老师又去徐知诰那里告状了,说景迁不肯专心听讲。”
    玉山公主叹气。
    她拿蜜供给两个弟弟吃。
    过几天,徐知诰例行公事来王夫人这里坐坐。
    玉山公主在那里大声背: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徐知诰不耐烦。
    “你不是一天天就念佛经吗,背这个做什么!”
    玉山回答:
    “是景迁的老师一遍遍让景迁背这个,我想,景迁的老师是名儒,背这个自然是大有好处。”
    徐知诰皱了皱眉。
    没多久,景迁的老师换人了。
    景遂拉着景达来找玉山:
    “姐姐,我们还想吃蜜供。”
    玉山又他们拿了好多。
    这是一种供佛的食物。
    王夫人经常准备着出门供佛用。
    裹着蜂蜜的面果子,甜得发腻。
    “吃多了会牙疼。”
    “那姐姐还给我们这么多。”
    “看看你们是否能抵御世间诱惑。”
    “我们还是小孩子呀。”
    小孩子?
    徐家的孩子都早熟。
    景迁、景遂和景达学会了抱团取暖。
    所以他们巧妙地让玉山带话。
    景迁的新老师是宋福金命人找的,非常有名气。
    徐知诰觉得她很贤惠。
    可是这个老师故意让景迁不停背《二子乘舟》,如果景迁厌烦,他就去徐知诰那里说景迁不爱读书。
    还命人传播出去,景迁不喜欢《二子乘舟》这首诗。
    二子乘舟,《诗经》中的一首,是说卫宣公喜欢宣姜生的两个儿子,想把大儿子卫公子汲杀了,为这两个小儿子铺路。
    卫公子寿听说这件事,不想哥哥死于非命,就半路拦截公子汲,想灌醉对方,自己代替哥哥去赴死。
    最后公子汲追上弟弟,死在了弟弟身旁。
    本来是挺感人的一首诗。
    不过让景迁反复背这首诗,简直是别有用心。
    徐知诰心里也不舒服。
    难道徐景通是公子汲吗?
    自己要把大儿子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