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华夏物理学发展史,未来的科学世家
作者:虚空圣堂   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最新章节     
    第182章 华夏物理学发展史,未来的科学世家
    后世研究者梳理华夏的物理学史时,都习惯从民国成立开始。
    真实历史上,1913年,京师大学开办物理学专业,这是华夏物理学高等教育的开始。
    在何育杰和夏元瑮的指导下,华夏本土培养的第一批物理学专业本科生于1916年毕业。
    他们当中有后来成为了实验物理学家的丁绪宝、孙国封。
    这一时期的物理学,主要注重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思维的建立。
    真正开展物理学研究则要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
    当时国内本土的物理学有四条最主要的发展轨迹。
    第一条是华清大学物理系。
    在叶企孙和吴有训的执掌下,利用庚子赔款作为经费,吸引了强大的师资和优秀的生源。
    华清大学物理系为国内的物理学培养了一批细分学科创始人,如钱学森等。
    仅在抗战前毕业的9届53名大学毕业生中,后来就出了9位华夏科学院院士,4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这是华夏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可惜再也不能复现了。
    第二条是燕京大学物理系。
    这所教会大学在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当校长后,焕发出新的生机。
    该校实行自由教学。
    其中物理系的定位是培养物理教师。
    1934年前,燕大毕业的学生全部做了教师。
    这为后来华夏物理学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底蕴。
    第三条是京师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简称京研物理所)。
    1931年,严济慈被聘请为京研物理所所长,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的知名度和研究水平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更是培养出了钱三强等十余位物理学家。
    第四条是京师大学。
    京师大学虽然是华夏物理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但是学校因为其特殊的地位,一直处于漩涡之中。
    从而导致物理系主任频繁更迭,影响了正常教学。
    直到1933年,饶毓泰受聘加盟,任物理系主任,京大物理系才重新崭露头角。
    但随即抗战爆发,京大的教学又被打断,因此始终没有画出一条完整的物理学发展轨迹,甚为遗憾。
    抗战前六七年,事实上成为华夏物理学乃至华夏学术的“黄金时期”。
    后来,华夏物理学之父,吴大猷先生曾痛心地说道:
    “八余年的抗战,使萌芽的华夏物理学夭折,至战后复员重拾起来,损失者非八年时间,而系发展的锐气及持续性也。”
    以上这四条路径中涉及到的所有老师和学生,很多都有国外的留学经历,美国最多。
    有的人最后回来了,有的人最后没有回来。
    这就是华夏接下来四十多年的物理学发展情况。
    但是如今李奇维是在1904年,这个时间点,华夏的物理学连开始都算不上,最多是萌芽时期。
    何育杰和夏元瑮还是毛头小子,变成自己的弟子了。
    但是,依然有一个人对于华夏物理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就是现在站在李奇维面前的王季烈,点亮华夏物理学教育星星之火的重要人物之一。
    对方虽然没有真正从事过物理研究,也没有任何物理成果。
    但他依然是华夏近代著名的物理教育家,是华夏物理学发展史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
    真实历史上,王季烈于1873年出生,今年31岁。
    1894年,考中举人。
    1898年,他到上海江南制造局,参与译著工作。
    在此期间,他自学和钻研西方近代物理学。
    1900年,王季烈翻译了樱花国的物理学教科书,并将书名定为《物理学》。
    是他将“物理”二字选为“physics”的国文名称。
    在此之前,“physics”的国文名称一直是“格致”。
    物理一词,也并非王季烈生造的,汉语早已有之。
    《周书·明帝纪》中记载:“天地有穷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常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
    物理指的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
    在这本《物理学》中,内容涉及力学、声学、热学、磁学、电学等。
    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很多专业名词,比如加速运动、减速运动、直线运动、物质、重力、向心力、绝缘体、蓄电池等。
    这些物理学名词一直沿用到后世。
    该书由江南制造局在1901年出版,是我国第一套具有大学水平的物理教科书。
    接着,王季烈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展物理学教学工作。
    但是在李奇维没有回来之前,王季烈的这些工作并没有受到多少重视,就和徐启泰的爷爷徐寿一样。
    导致何育杰在编写他自己的《物理学》时,根本就不知道市面上还有这本书。
    而李奇维也不知道,华夏物理学界还有这号人物。
    要怪就怪此时大清的交流方式太简陋原始了,连电报都没有多少。
    现在李奇维看见王季烈,当然表现出极大的好奇。
    “你好,王季烈,你我素不相识,今日找我有何事情吗?”
    “而且你自称学生,看伱打扮,想必走的是科举一途。”
    “我连四书五经都背不全,当不得你的自谦。”
    王季烈依然恭敬地说道:“您在物理一道上的成就,足以称为大宗师。”
    “而且您还是当今皇上的老师,那自然就是全天下读书人的老师。”
    “古语云:达者为先。”
    “季烈虽然痴长您几岁,但是论学问,却远远不及您。”
    李奇维乐了,笑道:“你既然知道我的事迹,就明白我不喜欢国内那一套繁琐的规矩。”
    “你我年纪相差不大,平辈称呼即可。”
    “不知王兄此次前来指教?”
    王季烈内心震惊,心想这位大佬果然和传闻中一样,是个深度西化的物理大宗师。
    明明已经有这么高的地位,对待自己还如此平易近人。
    这和他平时见到的那些官员,简直判若两人。
    于是,王季烈也就不再矜持,笑着说道:“李兄果然乃人中龙凤之姿。”
    “我前段时间看到《科学周刊》的报道,对李兄的气魄和才华深感敬佩。”
    “故特意来此学习一二。”
    “实不相瞒,在下几年前在江南制造局时,也做过一些物理学的相关工作。”
    “当我看到李兄你的弟子,何育杰编写的《物理学》时,顿时惊为天人。”
    “说来惭愧,在下也曾翻译过一本书,名为《物理学》。”
    “但是与何育杰的比起来,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
    李奇维配合着表现出惊讶的神情,三两下就让王季烈把自己的经历说个底朝天。
    “想不到国内物理学还有王兄你这样的大才。”
    “失敬失敬。”
    “如今我的黄埔理工大学正在招生,同时招聘老师。”
    “王兄若不嫌弃,我以教授之职虚位以待。”
    王季烈一阵心动,他来之前,就对黄埔理工深入了解过。
    这所由当今帝师创办的私人大学,注重自然科学技术的培养,很符合他们王家的理念。
    但是,他现在却不能答应。
    “承蒙李兄厚爱。”“但是今年年末我就要赴京参加会试。”
    “若是不中,在下一定来黄埔理工大学谋个差事。”
    “到时候还希望李兄能收留我。”
    李奇维看着王季烈,心中一阵感慨,科举对自然科学的毒害可见一斑。
    如果历史不变,王季烈将在今年赴京参加会试并高中。
    接着参加殿试,并获得二甲,赐进士出身。
    虽然王季烈对物理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他出自科举世家。
    在家族眼里,他在江南制造局的工作都是不入流的,参加科举才是正途。
    虽然明知道科举可能会在明年取消,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无数读书人对科举的渴望。
    因为考上了就能当官!真实历史上,王季烈考中后,第二年,就在新成立的学部中任职。
    学部下设5司12科,他是“专门司”的郎中,负责各种教育领域专业书籍的编译编撰工作。
    后来民国成立,王季烈由于深受儒家“忠孝礼义”的思想影响,决定归隐不仕,迁居天津,潜心研究昆曲艺术。
    他的物理和教育之路就这么遗憾地提前结束了。
    李奇维以后世的眼光,当然会得出王季烈是迂腐之人的观点。
    但是如果代入对方的视角,也许就会得出不一样的感受。
    所以,他对于王季烈并没有偏见。
    既然今世他来了,自然就不会让这位大佬再误入歧途,浪费才华,怎么也得想办法把对方给掰回正确轨道。
    李奇维看重的除了王季烈本身,还有他的家族和未来的子女们。
    王家从王季烈这一辈开始,就从科举世家变成了科学世家。
    王季烈是王家长子,他的父母一共有十个孩子,其中第三子早殇。
    其余人分别是:
    次子王季同,数学家与机电专家;
    四子王季点,化学家,京师大学教授;
    五子王季绪,剑桥大学博士,京师大学教授;长女王季昭,留学日本,主攻生物;次女王季茝(chai,三声),化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
    三女王季玉,教育家,振华女校校长;
    四女王季山,实业家和教育家;五女王季常,教育家,安定中学创办人。
    可以看出,果然孩子还是人家的好,个个都是人才。
    其中,次子王季同是最早在国际刊物发表数学论文的华夏学者。
    次女王季茝是华夏第一个化学女博士,被称为“皮蛋博士”。
    因为她在1918年完成博士论文,题目是《华夏皮蛋和可食用燕窝的化学研究》。
    四女王季山有三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叫何泽慧,她的丈夫是钱三强。
    而王季烈的下一辈更是人才济济。
    其中以王季同的子女为最,他共有12个孩子,夭折5个,还剩7个,他们分别是:三女王淑贞,医学博士,上海妇产医院创始人,我国妇产科学奠基人之一;
    四子王守竞,物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在1931年-1933年,担任京师大学的物理系主任;
    五女王明贞,物理学家,燕大本科毕业,华清大学第一位女教授;
    七女王守璨,留学英国,从事物理文献翻译;九子王守融,精密机械专家,南开大学教授;
    十子王守武,微电子学家,华夏科学院院士;十二子王守觉,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华夏科学院院士。
    王家之所以能培养出如此多的顶级人才,王季烈的父母功不可没。
    王家所属的王氏家族是苏州一个集商业、科举、文化于一身的顶级江南望族。
    明清两代共出过进士12人,举人16人。
    王季烈的父亲王颂蔚,是光绪五年进士。
    他在1890年任会试考官时,曾力荐过蔡元培的考卷,因此被认为是蔡元培的恩师。
    此外王颂蔚还提倡士人“学习测量、化学、光学”。
    王季烈的母亲本名谢长达,嫁入王家后,改为夫姓,故又名王谢长达。
    她是华夏著名的女权活动家和教育家。
    她非常重视女性权益,曾说过:肢体完善固为莫大幸福,但不学无才终为社会诟病。
    于是,她在朋友的帮助下成立女校。
    并且她只要看到妇女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就会挺身而出,打抱不平。
    她还重视现代科技教育,鼓励孩子们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正是王颂蔚和王谢长达这种开明的新式教育思想,才对子女们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然,王季烈作为长子,虽然有父母的指导,但是他受到家族传统影响太深,所以才走上科举之路。
    毕竟,这时候,谁也不知道科技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王氏的长辈们,还是希望后代有人能走科举之路,也许是两头下注吧。
    面对如此传奇的家族,李奇维心中只有敬佩。
    他对于王家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也许其中有人能为他所用。
    “哈哈,王兄你多虑了。”
    “此番进京,你必然金榜题名,名震天下。”
    “到时候,还怎么会愿意来我这小地方。”
    王季烈连忙道不敢不敢,“李兄,你这话就折煞我了。”
    “不过,我兄弟姊妹众多,其中有几个对西方科学很感兴趣。”
    “而且他们无心科举之道。”
    “此次回去后,我定然和他们宣传李兄的求贤若渴之心。”
    “想必他们一定愿意成为黄埔理工的学生。”
    “届时,希望李兄能考校一番,若是合格,收下他们为学生。”
    李奇维听完,恍然大悟,原来你的目标在这里。
    他一直纳闷,既然王季烈不愿意现在就来这里任职,那他来拜见自己做什么。
    原来是为他的弟弟妹妹谋出路。
    这就是世家大族子弟为人处世的手段吗?怪不得王氏能屹立望族那么久,单凭这份先见之明,就足以和普通人拉开巨大的差距。
    当王氏发现科举已经到头,而科学技术成为社会主流后,立马全力支持家族子弟从事科学领域。
    不然离开家族的支持,王家这一脉也不会发展的那么顺利。
    果然不能小觑任何一个能延续百年甚至千年的家族,他们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
    同时,李奇维也在幻想,看来自己也得多生点孩子了。
    以他未来的地位,到时候李氏家族绝对会成为世界第一科学世家。
    但是他也怕出现后世那种:父母都是华清大学的,培养的孩子只能上蓝翔技校。
    “那真是太好了,王兄你可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你都已经如此优秀,想必弟妹们也是惊才绝艳之辈。”
    “什么考校不考校,来了我就要。”
    王季烈心中大喜。
    如今国内虽然也有几所西式学堂,但是哪一个能比得上李奇维的大学。
    他自己就研究过物理,自然明白李奇维在物理学领域的地位。
    家族子弟若是能在对方的门下学习,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如今趁着对方还在草莽初创阶段,越早加入以后的地位就越牢固。
    世家大族之心思,恐怖如斯。
    而李奇维也想借此机会,把王家的未来“一网打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