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案在神狄全系列案件中都算是特殊的一个。
特殊就特殊在凶手的动机上。
林永忠的所作所为,是为了给家人复仇,他没有私人的权力或金钱的追求。
这一点上看,他和神狄所有的反派都区别开来了,江州案便也跟其余案件都区别开来了。
某种意义上讲,就像李元芳疑惑的那样,林永忠是正义的,他所杀的那些人一个个都是恶贯满盈,人神共愤的败类。
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程序正义。可是在剧中那样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他面对有权有势的薛青麟、冯万春,背后是武三思,甚至武则天。
林永忠无法通过正常的手段来寻求公正的结果,那么就不要怪人家选择古老的同态复仇,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即使用最极端、最暴力的,甚至同归于尽的手段,也要那些看似高高在上、权势熏天的人付出代价。
把人逼急了就是会这样,自古以来皆然。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薛青麟、武三思、武则天们也会怕的。
所以这个社会是需要秩序的,需要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来隐藏那些血淋淋的内在。
当然,这是需要惊人的决心和勇气,并可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恰好,在本案里,林永忠不仅有勇气和决心,而且有耐心,更有相当的智慧!
论地位和资源,林永忠不过是個县令,帮手也不过是女儿锦娘,再加上一个书童张义。
他连许世德都比不了,许世德看似位卑,其实权重,手下有大批内卫可用。
论及神狄的“反派”,许世德的奸诈和狡猾是大家都熟知的。
可是细思之下,林永忠其实一点不差,在资源极差的情况下,几乎完美地完成了任务,杀死了所有的仇人。
案件的设计、谋划都十分精巧,杀黄文越,杀葛斌,杀张贤拱、吴顺,干净利落,行动力惊人。
而且能随机应变,在狄仁杰和内卫参与进案件后,因势利导,又杀了最难以触及的薛青麟,这一点尤为厉害。
冯万春其实是个bug,薛青鳞用小锤没锤死他(这也算是一个细节),然后狄仁杰也让他出家了,实际上他应该死的。
薛青麟在侯府用小锤杀人,企图嫁祸,仔细想想是非常可笑的,掩耳盗铃而已。这么多人都看见了他进了侯府,然后他突然死了,掩饰得再好,难道薛青麟能脱得了干系吗?
如果不是导演机械降神,让冯万春幡然悔悟,可能狄仁杰都想不到薛青麟有真假这回事,林永忠甚至能全身而退。
因此,林永忠在某种意义上绝不逊色于许世德,甚至犹有过之!
-----------------
当然,林永忠也不是没有缺点,缺点正在于他为了复仇付出的代价。
他对于锦娘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比起他在复仇方面的明智举措,实在是判若两人。
以剧中来看,林永忠完全被复仇遮盖了双眼,几乎完全忽视了这个为复仇牺牲甚大的女儿。
狄仁杰完全能理解他的复仇,却不太能接受他把女儿做复仇的工具。
狄仁杰作为主角,展示的是导演和编剧的意志,这里笔者也是一个态度。
首先,就笔者来看,拿自己的子女做复仇的工具,就不合适,当然,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同意。
在剧中,复仇也是锦娘的选择,她的母亲也被杀害了,她是支持复仇的,并没有人逼她。
可是我万万不能理解,林永忠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
让自己的女儿出卖身体,去献给杀害她母亲的凶手???
复仇是成功了,可是锦娘还年轻,她背负着这样的包袱,该怎样继续自己的下半生呢?
b站有涉及这个问题的视频,很多人偷换概念,讲守节是宋明理学大兴之后才有的,锦娘的贞操不重要,她也不必在乎。
持这种论调的人,无疑是史盲,而且缺乏正常的思考能力。
妇女可以再嫁,这和献身给仇人是一回事吗?社会开放到现代社会,锦娘的事放到一般女性身上,恐怕也是很难接受的吧?
其实很简单,本书的读者多数是男性,请大家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薛青麟恰好好男风,张义得知了此事,你愿意为了复仇卖勾子吗?
或者说,要你做一个与你有血仇的贵妇人的男宠,你甚至不是她的情人,只是玩物,她可能在你身上实践钢丝球之类的,你能接受吗?
请注意,这并不是因为锦娘作为女子,不能习武,如果是男性就可以习武伺机报仇能解决的。
因为张义已经潜伏在侯府,他想下毒要薛青麟的命,有很多机会。(也许藏密信的密室,藏在薛青麟的生活区,师爷也不能很容易接触。)
林永忠让锦娘潜入侯府,有且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拿到密信,一劳永逸地铲除薛青麟兄弟六个。
这就是拿肉体和贞洁复仇,赤裸裸地交换。
我的评价是,你不如硬让锦娘习武,跟六个老贼爆了,哪怕是以色为幌子和薛青麟同归于尽都比这种交换强。
-----------------
最关键的是,在剧中,锦娘盗来的密信彻底成了无用功,她牺牲自己的贞洁,委身于贼,一切都没有意义。
这把锦娘彻底逼疯了。
很多人把锅甩给编剧,质疑剧情不严谨,也许能找到一堆借口,可是很难消解类似的道德困境。
编剧绝对没有问题,这些人只想看讲逻辑和反转、悬疑的破案的剧情,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可本案绝不仅仅如此。
可是在林永忠的视角,他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是合理的。
他并不知道黄文越什么时候离任,也不能确定自己一定能调任五平,能顺利实施一系列计划,更不知道狄仁杰会去五平。
这导致了后续一系列悲剧,这反而是编剧的高明之处,引人深思。
还会有很多人冠冕堂皇地强调复仇的正当性,重要性,强调薛家上下所有人都要为此献身,锦娘也不能例外。
我还谈不上唯物主义者,只能说是无神论者。(这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但在网络上基本混为一谈)
网络上很多人喜欢玩梗,讲到复仇,提到某人的在天之灵也不愿意看到你为了复仇如何如何。
就有梗小鬼要说了,在天之灵见到复仇成功喜死了。
这实在是把自己自私的灵魂推己及人了,他们把自己带入到死者身上,希望看到亲朋为了给自己复仇,付出昂贵的代价。
我能肯定,绝大多数的母亲,绝不会希望自己的女儿为了自己如此牺牲,锦娘的母亲恐怕也不例外。
说白了,其实复仇和死者无关,是生者的选择。
死了就是死了,你复仇多成功,死人也不会有任何反应。
复仇成功,是为了自己的执念,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私欲。
林永忠成功了,可她的女儿疯了。
钱导没有整一出悲剧,让锦娘结尾恢复了。
也许很多个“锦娘”在上吊的时候已经死了,如燕并没有来得及发现。
何况悲剧不仅在于锦娘,更在于林永忠自己。
林永忠即使成功了,最团圆的结局,锦娘没疯,他如何面对自己的女儿?
锦娘疯了,他又如何面对?
最极端的,锦娘如果再自杀死了,他又该怎么办?他再向谁复仇?他下半生能安生吗?难道又是一死了之?
这样的话,妻子在天有灵,就高兴他把女儿害成这样?
这就是狄仁杰所说的,如此复仇得到了什么?一个更大的悲剧。
-----------------
林永忠的错误其实不是这个!
这件事的本质,是林永忠作为父亲责任的缺失。他对锦娘根本没有负起一个父亲的责任!
对锦娘来说,他可能甚至不如吴四!
古代像燕丹那样买荆轲一条命,让他刺秦,还要好吃好喝供着,百依百顺,养他全家。
林永忠作为父亲,让锦娘出卖肉体,同样也有生命危险,他给锦娘的东西比得上燕丹给荆轲的吗?
说句不好听的,林永忠也就仗着自己是锦娘他爹了!
在县衙初次整治薛青麟的时候,林永忠是没见到锦娘吗?
他此时已经改变了策略,杀了黄文越,马上夜里就要杀葛斌,对薛青麟和冯万春等人可能也要来硬的。
这个时候,林永忠不能通知锦娘,取消她的任务吗?
从后续锦娘一直拼命找密信来看,他没有。(这正是编剧着意突出的)
退一步讲,他要做两手准备,不能放弃让锦娘盗信。他不能安慰安慰锦娘吗?照顾照顾她崩溃的情绪吗?
锦娘敲堂鼓,哭得如此惨烈,他是亲眼看见了的,身为父亲,他就那么无动于衷!
他怕自己和锦娘之间的关系暴露,其实他作为县令,见有冤屈的孤女,你随口安慰两句,谁能说什么不是?
如果他安慰锦娘两句,哪怕不是以父亲的口吻,但锦娘会不明白吗?
她当然会感受到温暖,也许她之后就不会上吊。
惩治完恶奴之后,他还不知道狄仁杰的身份,身为县令,遇到受冤屈的孤女,他强硬一点,完全可以把女儿留在衙门里照顾。
没有任何问题啊,可是他没有,顺水推舟,把锦娘推给了狄仁杰。
难保不是他看出狄仁杰身份不凡,借锦娘试探。
在后来的剧集,林永忠一心扑在报仇上,他与锦娘完全没有交集了。
我们看到,锦娘徒劳地苦苦寻找那一封密信,剧中花费了大量的篇幅交代这些事。
浮光掠影地追剧,会觉得这是冗余。
如今看来,这根本就是对林永忠无声地控诉啊!
林永忠机关算尽,一步也不敢行差踏错,他做到了,复仇了薛青麟,手刃了自己的仇人。
可是伴随着的,锦娘也被逼疯了。
剧中的锦娘十九岁的年纪,应该按虚岁算,她最多不过刚刚成年,某些地方的算法,她的实际年龄甚至是未成年……
在如花的岁月,她为了家族的复仇,牺牲了自己。
通过这牺牲,她偷到了密信,可是阴差阳错间又失去了它,苦苦追寻之下,她得到的结果是密信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锦娘还能怎么办呢?
她的亲生父亲就在身边,可她却不能联系,不能求助,这又是极其可悲的一件事。
在锦娘的世界里,张义和亲爹不能联络,养父吴四被杀,身边再没有别的朋友。
唯一能帮助她的狄仁杰、如燕等人,因为查案的需要和她自己的原因,对她也心存疑虑,她偏偏不能开口解释。
带入想一想,实在令人绝望,锦娘的上吊也就是可以想见的了。
-----------------
当然了,林永忠并不是一个万恶的人。
相反,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如果他有得选,他也不会这么做。
江州案的罪魁祸首,还得归结到假薛青麟那六个畜生头上,继而要归结到武三思头上,再进一步追究,就是武则天。
这些人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锦娘和林永忠一家不幸的根源。
所以故事结尾冯万春能善终我是不能接受的,他不论悔过与否,都应该清偿自己的罪孽。
在原剧世界里,林永忠一生行得正,立得直,对得起任何一个人,只是对不起锦娘和吴四。(如果不是狄仁杰放了他一马,他也是对不起张义的。)
不过他确实是一个好人,整部神狄系列里正反派都算上,品德也得排在前边。
不能因为林永忠是好人,就得要求他洁白无瑕,完美无缺,就把人踩到泥里。
他在遭遇了家族大不幸后,按一般的故事,这个人要黑化报复社会的。
但林永忠没有,他明辨是非,不仅没有迁怒无辜,化身带恶人,反而是一直保持初心,刚正不阿。
从他十年县令的履历就能看出,从他对县衙中贪官污吏的厌恶也能看出来。
林永忠自己遭遇了不幸,就不愿意让其他人也遭遇这种不幸。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之谓也。
鲁迅说过,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刀向更弱者。
林永忠毫无疑问是个勇者。
-----------------
我也曾想过,要不要把林永忠写得更完美一些,在他五平初见锦娘时稍动笔墨,多写他关心锦娘一些,他可能就无可指摘了。
但思来想去,还是原剧林永忠的形象更真实。
如此大仇,他不太可能温情脉脉地,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忽略了身边人才是正常的、合理的。否则就太假了。
也正是这样一个林永忠,才有江州案的骨架,才使得江州案精彩。
如果江州案将林永忠当作半个主角来写,演绎得再好一些,结局更惨烈一点。这个角色可能比虎敬晖更出彩的。
不论如何,以笔者来看,江州案的精彩程度,不亚于湖州案,值得人慢慢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