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金国称臣
作者:芝麻要开花   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最新章节     
    书院开课定在了7月20号,赵远珍给县令下了请帖,要请他来剪彩。
    县令欣然前来。
    八点鞭炮齐鸣,县令剪了彩,露出了书院的牌匾。
    孩子们根据入学时候分配到的班级,都找到了各自的夫子,跟自己的夫子去了教室。
    一共设置了6个班,这6个都是启蒙班,但是根据孩子的年纪进行了划分。
    6个班中有1个女子班,其他5个都是不同年龄段的男孩子。
    班名分别是启蒙一二三四五六班。
    其中年纪最大的在一班,以此类推,六班是女孩子。
    赵远珍给每位学子都发了一本三字经,一时间只听见朗朗的读书声。
    赵远珍跟系统定制了一批沙盘。
    就是小木盒子里边装上沙子,可以用来写字,方便买不起文房四宝的学子练字。
    价格不贵,赵远珍卖10文一个,自己能赚5文。
    这一批报名的学子,庄子内和庄子外一共有156个,其中女孩子有21个。
    教室的桌椅板凳,赵远珍在系统订制的,是鼓凳和单人书桌,没有用传统的跪着的那种垫子和桌子。
    长时间的跪着,影响血液循环,对小孩成长不好,而且还会腿麻抽筋。
    夫子听了赵远珍多解释,虽然还是觉得太另类了,但是也接受了。
    学校设置的是星期制,本来想上五天休息2天,但是又怕家长们觉得休息的太多,浪费束修,就改成了上六天休息一天。
    孩子还小,总要劳逸结合的。
    中午也给足了吃饭睡觉的时间。
    现在是七月,启蒙设置了半年的课程,到过年的时候,三千百和论语能学完。
    剩下的就看明年的学子们的选择了。
    赵远珍对于学院招生,定了春招和秋招。
    平时不接受插班送过来,不然你送过来的一个两个的,进度不一样,都没办法教学。
    中午的时候,赵远珍请了县令招生办和夫子们在食堂的雅间吃的饭。
    当初建造食堂的时候,赵远珍在2食堂隔间了几个雅间,用来招待客人或者商人的,没想到学院先用上了。
    厨房准备的是12菜一汤,有荤有素,有茶有饮,有餐前水果。
    规格可谓是很高了。
    县令那是敞开了吃,吃的饱饱的。
    他多吃点,就能回去少吃点,又能给自家省点粮食。
    没办法,他太穷了,他一个寒门学子,科考后被分配到了萧山县,他有自己的青云抱负,不想做一个贪官,因此两袖清风。
    家里还有几个孩子要养,孩子也都在读书。
    为了孩子们,他都是抠搜搜的。
    赵远珍看他吃了很多酱牛肉,以为他爱吃牛肉。叫厨房准备了5斤,走的时候给他拿上。
    她不知道,她们的县令大人单纯就是馋,好久没吃牛肉了,萧山县现在杀牛的少之又少,人口本来就少,牛又是稀罕资源,哪来舍得杀了吃,
    看见有酱牛肉,就贪嘴多吃了些。
    回去的县令提着手上的牛肉,一边美滋滋,一边自我催眠,我这可不算受贿,这是打包的剩菜剩饭,哪有受贿剩菜的,我只是爱惜粮食。
    一路屁颠屁颠的,又嘟嘟囔囔的,到了家,赶紧把酱牛肉给了夫人。
    让夫人吃一些,给孩子们留一些。
    “夫人,夫人快快来,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来了,什么?”
    “看,是酱牛肉,你快来尝尝。”
    “牛肉?你买的?”
    自家老爷什么样,她这个夫人还是很清楚的,会过的很。
    “不是,张夫人给拿的,你快尝尝,味道不错的。”
    “我不吃了,留着给孩子们吃吧。”
    “你吃,不怕的,张夫人给拿了五斤呢,你尝尝。”
    县令夫人尝了几小块,味道确实不错。
    “老爷,你也尝尝!”
    “我不吃了,我中午吃了两盘呢。”
    赵远珍看他爱吃,后面又让厨房加了2盘。
    “你中午在张夫人那吃的?”
    “是的,张夫人他们的食堂做饭真的好吃,以后有机会我带你去吃。”
    张夫人说,2食堂是对外营业的,可以去吃。
    “好,都听老爷的。”
    他们都是农民出身,以前老爷没做官读书的时候,就是她做女红赚钱供着老爷,好在老爷高中做了官,一年有40两的俸禄,但是因为孩子们读书,日子过得也不宽裕,老爷格外的会过。
    赵远珍最近忙着书院的事情,修好的池塘和鱼塘还没整理。
    把池塘理干净,放了泉眼,一侧通着下水道,做成了半活水的池塘,这样池子不臭,荷花也能生长的好一些。
    鱼塘没有做半活水怕鱼跑了。
    赵远珍挖了渠,先给鱼塘放水。
    放了好几天才放满。
    买了些花鲢、白莲、鲫鱼、黑鱼、草鱼、虾米等等鱼苗撒进去了。
    挖了3个鱼塘,两个用来养鱼养虾,一个用来养甲鱼。
    甲鱼是大补的,不怕销路不好。
    池塘里,买了好多莲花的种子,种到了池塘里,也不知今年还能不能接莲藕了。
    池塘的水流动起来以后,温度好像降低了一点点,稍微凉快些。
    怕蚊子虫子多,她还在池塘一圈种了驱蚊草、猪笼草、驱虫草等等。
    闲下来的赵远珍才有空想想赵远澜,也不知道他那边怎么样了。
    再等2天,没信她就去看看。
    隔天赵远澜竟然就派人送信过来了。
    信上有两个内容,一是陛下同意她的开垦荒地代种的计划了,开垦的荒地为军营后方的4万亩。
    二是他们打胜仗了,金国因为大王死了,城池被破,又被俘虏了不少人,朝中都忙着争抢大王的位置,无心打仗,同意大梁朝的要求,同意和解,愿意臣服进贡,依附大梁朝生存。
    等这几日选出新的大王,就会派使者团去进京觐见皇上。
    果然是大喜事,两件都是大喜事。
    赵远珍收了书信,叫人通知农夫组的大队长,晚上开会。
    这会田地里不忙,她要先把荒地开垦出来,明年耕种就会轻松许多。
    调派了一半的农夫去开荒地,但是具体的位置还要和赵远澜碰面再确认。
    张家庄的主体建筑基本上完事了,就剩下些不那么着急的建筑,赵远珍拨出1000人去修路,修建从萧山县到军营的路。
    运输队又是各种运输材料。
    这段路短,应该在年前也能完工。
    赵远珍带着4000多的农夫和牛去找了赵远澜。
    “小妹,你来了。”
    “嗯,恭喜大哥,大获全胜。”
    “小妹缪赞了,都是大家的勇武。”
    “大哥,我是来让你帮忙划一下土地,这会庄子不忙,先开垦出来。”
    “好,我去拿舆图,带人帮你丈量。”
    “好的,大哥。”
    4万亩的土地,实在是太大了,大概是5000x5300多的一个面积。
    一群人测量了差不多大半天,才确定下来面积。
    赵远珍把地块用木桩做标记,划分成100个地块,方便打理。中间也留了四通八达的路。
    剩下的交给农夫们开垦了,她跟赵远澜打了招呼便回去了。
    这个天气,正是晾晒的各种干菜果干的时候,赵远珍叫人用水泥修葺了很大的晾晒台,又订制了100多个大晾晒簸箕。
    想到泡面作坊的蘑菇酱,这蘑菇还是得收。
    打印了很多的告示,去张贴告示。
    【张家庄收蘑菇,干净无毒的鲜蘑菇4文钱一斤,晾晒干无毒的干蘑菇20文一斤,交易地点,张家庄事务大厅一楼收购部。】
    小厮敲着锣去各个食堂,以及萧山县的街上张贴了告示。
    蘑菇这种东西,山上很多,他们萧山县山最多了,以前也有采了蘑菇去集市卖的,但是卖不上2文钱,因为大家都能自己去采,没想到张家庄竟然4文钱收。
    一时间,采蘑菇的人成群结队的上了山。
    庄子里下工的,不忙的,也会起早贪晚的去山上采摘一些蘑菇,能赚点是点的。
    赵远珍调了个掌柜的,指派了4个小厮,就是收购部,负责收蘑菇。
    给掌柜的改名,张萧收,以后她就是收购部的组长了。
    从2月开始,就有一批人在菜园子那边的山脚下烧炭,冬天的萧山县实在是冷,大家又都是睡的床,没有火炕,还有很多南方来的人,怕他们不习惯冬天的冷。
    炭便是少不了的,各个宿舍楼都有火龙,到时候按照人口发炭,这么多人,需要的炭可是个巨大的数目。
    这边搭了两排的棚子,是用来储存炭的,目前已经烧了7万多斤了,现在烧炭的人不多,等秋收以后,不忙了,就可以调派人手过来一起烧炭了。
    果园的桃子下来了,她的销售还没回来,黄桃只能全部做成了桃罐头。好在就算没有防腐剂,也能放7个多月。
    现在做好,能放到明年2月底,3月初左右,这个是过年期间卖的最好时机,完全在安全食用期间的。
    油桃挑了些硬一点,还没成熟的那么好的,赵远珍摘了很多,打算储存在菜窖里,看看能放到过年不。
    其他的桃子,毛桃放不住的,各个铺子售卖一些。
    运输队运送了一批去燕山府,去那边售卖试试。
    果园下来的水果,能做罐头的都做了罐头,能储藏的都储存,不能储存又不能做罐头的,或者晾晒成果干,或者做成酱,或者做成蜜饯,或者直接售卖。
    主打的就是一个绝对不能浪费。
    果干,果酱,蜜饯也很好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