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做买卖
作者:诸葛柠檬   疯了!逃荒路上清贫首辅以身相许最新章节     
    天一亮,谢家众人就忙碌起来。
    谢怀谦要打八段锦,不光自己打,还拉着宁氏一起打,宁氏无法便跟着活动筋骨,而谢怀慎则清洗那一摞粗瓷大碗,洗完放入一个大木盆里,再去清洗其他用具。
    舒婉无聊的在炕上坐了一会儿才起来洗漱。
    早饭后,谢怀慎便开始烧火熬酸梅汤了,井水一桶桶的提过来,先煮好,放在木桶中放凉,再将木桶整个放入装满井水的大木盆中。
    舒婉看的牙酸,这就得冰镇到什么时候。
    她空间倒是有不锈钢的水桶,可惜没法拿出来用。
    罢了,方子既然已经卖了,那就随便谢怀谦折腾吧。
    索幸开始的早,又是第一日,谢怀慎只熬了三桶酸梅汤就罢了手,瞧着时间不早,赶紧赶了骡子过来,将东西一一搬上去,而后小心翼翼的牵着骡子出门了。
    因为第一日,舒婉与谢怀谦还有宁氏都跟着去了。
    宁氏与谢怀谦跟着是为了帮忙,舒婉则是为了防止不长眼的人欺负人。
    他们的住处靠近城北,所以过去书院那边有段距离,一路走一路打听,仅走了两刻钟的时间。
    三家书院都在城南,距离也不算远,谢家一行人干脆就往最近的那处去。
    到了附近果不其然,还未散学,过来做买卖的小商小贩便有不少。
    卖吃食汤水的最多。
    谢家几人并不打眼,却因为几人容貌频频引来窥探。
    谢怀谦在舒婉跟前像个清纯无比的可爱,在外头时却不卑不亢,显得极为沉稳。
    引得舒婉几次三番的瞧过去,谢怀谦也察觉到了,不禁瞧过去,舒婉立马调转视线,四处查看周围可疑的人员。
    省府不比其他地方,在小街小巷中虽有黄成这等流氓地痞,在城南书院这儿却不同,竟有穿着官服的官差在来回巡视。
    也是了,这边多书院,里头读书的人再不济也是个秀才,说不得下一科就能出几个举人,而那些举人更不必说,能到举人本身便能候补做官,一旦春闱高中,那边是飞黄腾达。省府是博云省政治文化中心,若治安都得不到保障,又如何让业绩上去。
    舒婉心中稍定,却见谢怀慎和宁氏已经摆开桌椅板凳。
    两张桌子,再有几条凳子,往那一摆不算,还拿出一块木板,上头写着‘酸梅汤,两文钱一碗’
    价钱不贵,海碗又大,实际上成本除了前期采买的桌椅板凳和锅具,只买乌梅甘草等物,其实花费不了多少钱,唯一贵一些的,大概就是蔗糖了。
    牌子一竖,过往的行人便知这家做的是什么买卖。
    在书院门口也不担心客人不识字,等到时候再吆喝两嗓子也就是了。
    在巡逻的官兵走过这边时,谢怀谦主动过去跟对方打招呼,舒婉听了一耳朵,似乎是在询问缴纳税的事。
    种地有田税,做买卖有商税,难得的是谢怀谦能知道这些,还能不打怵跟人交谈。
    瞧着谢怀谦与对方侃侃而谈的模样,哪有一丝以前畏惧走到人前跟人谈话的模样。
    这才多少时日。
    一月有余?
    变化也忒大。
    不过这样也好,谢怀谦人前有成算,人口变身小可爱,能让她开心,似乎也不错,优点不少,缺点慢慢改进。
    舒婉很满意。
    谢怀谦跟对方交谈完,领了一块牌子,便交给谢怀慎,“这边是我们的摊位了,往后大哥便往这处来摆摊,收摊后记得去后头那屋里登记。”
    谢怀慎都记下来。
    说话的功夫,书院里响起一阵钟声,周围的小商贩们也跟着忙碌起来,谢家人便知晓这是散学了。
    果不其然,不过半刻钟的功夫,便有三五成群的学子出来,目的地俱是周围的小吃摊。
    谢家所在的位置不好不坏,舒婉不开口,谢家几人又张不开嘴,等了半会儿竟也没卖出去一碗。
    倒是旁边卖烧饼的小哥看不过眼,笑道,“你们四口好歹招呼起来,不然旁人怎知你家卖的什么东西。”
    他话一落,摊位前面正等着吃烧饼的书生朝谢家这边看来,一眼就瞧见了舒婉,眼前顿时一亮。
    可谢怀谦却飞快的往舒婉前面一站,遮挡了对方的视线。
    对方遗憾,却也明白,佳人已经有主,朝谢怀谦微微拱手,“敢问兄台家中所卖何物?”
    “酸梅汤,我们特意冰镇过的。”
    谢怀慎说着拿起葫芦瓢舀了一碗,那木桶尚在盆里,盆里的水都还在,这一舀,桶中浓烈的甘草和乌梅的清甜之气便在空气中飘荡开来。
    大热天的实在难熬,乍一闻到这味道,顿时让人精神一震。
    那书生嗅嗅鼻子,哪还顾得上遗憾,目光瞥了眼旁边的木牌,笑道,“给我来上一碗。”
    说着他忙拿出钱袋摸了两个铜板出来,才递过去就忙不迭的接过谢怀慎手中的碗。
    对方自持身份,还小口饮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很好喝。”
    说着竟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
    不远处几位学子不禁笑了起来,“树直兄,这是喝的什么,竟让你如此不计较形象。”
    王树直将碗中酸梅汤一饮而尽,才招呼自己同窗,“你们快来,这边酸梅汤着实口感不错,又不至于太凉坏了肠胃,你们也尝尝。”
    几个书生过来第一眼就瞧见舒婉,又瞧见谢怀谦,不禁惊诧,瞧着像读书人,却在干着商贩之事,倒是奇怪。
    但读圣人书之人,轻易不会说人长短,忙行个书生礼,又询问起酸梅汤来。
    那王树直也是性情中人,当下对酸梅汤大加赞赏,众人奇怪,便一人要了一碗,小口的饮了起来。
    众人惊诧,没想到普普通通的酸梅汤竟也有如此味道,微微甜,微微凉,一切恰到好处。
    “这味道着实不错。”
    一时间竟呼朋唤友过来品尝酸梅汤。
    用过的大碗谢怀慎忙拿去清洗,这边宁氏便与谢怀谦盯着。
    舒婉则在骡车那儿将另一桶酸梅汤搬了下来。
    酸梅汤价格本就便宜,也适合这炎热酷暑,到了上课铃声响起,车子旁的人群才渐渐散去。
    三桶酸梅汤几乎全部卖完,一家人收拾东西回去,旁边卖烧饼的男子笑道,“没想到小小酸梅汤这般好卖。”
    谢怀慎谦逊道,“你家烧饼卖的也好。”
    “与酸梅汤倒是搭配,傍晚还来吗?”对方问道。
    谢怀慎道,“来的。”
    卖烧饼的小子便多说一句,“晚膳有些人会回家去,或者往内城酒楼,在门口对付的可能会少些,所以少准备些就好。”
    谢怀慎一听,忙道谢。
    一家人赶着骡车往城北而去,一路走一路叫卖,到家时酸梅汤也已经卖完了。
    虽然只是一次,但一家人仍旧兴奋。
    一桶酸梅汤少说也得四十碗,三桶便是一百二十碗,一次下来便能赚二百四十文。
    而粗瓷大碗买的是瑕疵品,一个也才一文钱,桌椅板凳是狄荣帮忙打的,只收了木料的本钱,再有乌梅等物花费,虽然这一趟没能回本,但也不差,用具还能继续使用,乌梅等物也非一天用完。
    宁氏仔细清点了两遍,才知卖了二百六十三文钱,比预料的要好,傍晚时虽然会少些,但一天下来即便有四百文,也非常不错。
    午饭后谢怀慎继续忙碌,还未到散学的时候,母子俩便出门了。
    家里只剩下舒婉和谢怀谦,舒婉打算继续写话本。
    然而才进屋,发现谢怀谦坐在那儿,手里拿着舒婉写的话本,一脸的一言难尽。
    听见舒婉进来,谢怀谦像做错事的小孩一般,慌张的将那纸张往身后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