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龙王不对劲
作者:青铜剑客   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陇右的战报一封接一封送到长安,最终递交在李瑛这个皇帝的手中。
    不得不承认,吐蕃人不愧是大唐一生的宿敌,吐蕃军队的战斗力要远在突厥人之上。
    即便从高原上走了下来,但吐蕃人依旧拥有强悍的战斗力,唐军想要击垮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场陇右之战,吐蕃军队出动了二十万,唐军出动了九万,双方的兵力比为二比一。
    乍一看,吐蕃人好像很菜,两倍的兵力都打不赢唐军。
    但在历史上,高仙芝曾经率领两万唐军在怛罗斯正面硬刚二十万大食联军,面对着十倍之敌,甚至在遭到葛逻禄人背刺的情况下依然还有一战之力,最终率领一万多人突围撤回了碎叶城。
    要知道,大食帝国可是这个世界上和大唐并驾齐驱的超级帝国,为当世两大巨头之一,拥有四千多万人口,一百二十万军队,其疆域面积高达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甚至比大唐还要辽阔。
    大食的军队拥有十倍的优势都没能歼灭两万唐军,而吐蕃人以二比一的优势和唐军旗鼓相当,这岂不是更加说明了吐蕃人的战斗力?
    在原先的历史时空中,吐蕃人在大唐经历了安史之乱后迅速壮大,攻占了萧关以外的大部分疆域,包括陇右、朔方、河西等地全部被它纳入版图,使得吐蕃成为了与大食、大唐实力相当的超级大国。
    “这应该是吐蕃人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了吧?”
    李瑛望着舆图上的吐蕃疆域,思绪如潮。
    成也高原败也高原,吐蕃人因为居住在高原上,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种植落后,人口出生率低。
    但也得益于高原的环境,使得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都无法征服它,一直到了元朝时期,青藏高原上的政权才被蒙古铁骑征服。
    “而现在,朕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要提前五百年把这雄伟的青藏高原纳入华夏版图!”
    李瑛喃喃自语,目光坚定而睿智。
    就在这时候,诸葛恭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奏折:“圣人,兵部刚刚呈送的哥舒翰从陇右送来的最新奏折。”
    “打开看看。”
    李瑛把御案上的舆图收了起来,吩咐道。
    “喏!”
    诸葛恭答应一声,快速拆开已经被兵部审阅过的奏折,发现里面是一张被雨淋过的破旧告示。
    展开之后,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唐与吐蕃盟约》。
    “圣人请过目!”
    诸葛恭来不及细看,双手毕恭毕敬的放在了御案上。
    李瑛端起茶盏滋润了下嗓子,仔细审阅起来,看完之后登时被气的脸色铁青,拍着桌案怒骂。
    “杨洄与李林甫真是不怕遗臭万年,不仅出卖了陇右、朔方、河西,竟然还把剑南割让给了吐蕃,真是岂有此理!”
    武氏集团出卖陇右、河西等地,李瑛并不担心,因为这里有多达十余万唐军驻扎,吐蕃人想要啃下来,就算倾全国之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在剑南道,没有属于李瑛的一兵一卒。
    剑南节度使田仁琬是李林甫的儿女亲家,更是李林甫的死党,所以他坚定不移的支持武氏集团,甚至在李瑛进攻长安的时候,田仁琬亲自率领两万剑南军来救援长安。
    另外一位在剑南道掌握兵权的则是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公甫,他是李林甫的胞弟,手底下掌管着一万两千人的折冲府府兵。
    李唐内乱爆发之后,田仁琬与李公甫封锁了长安到巴蜀的驿道,排除异己,利用武氏母子颁布的诏书罢免了十几个不支持武氏的刺史,将剑南道变成了属于武氏的势力范围。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如果被吐蕃人占据了巴蜀,再想夺回来,那就难了!”
    李瑛捻着胡须沉吟,“派遣人马入川阻挡吐蕃人乃是当务之急,甚至比收复洛阳还重要。”
    历史上有句话说的好“天下未乱蜀已乱,天下已平蜀未平”,自古以来,巴蜀盆地就是割据称王的风水宝地。
    吐蕃在兼并了大小勃律、吐谷浑、拔汗那等国家之后,人口膨胀到五百万,拥有超过四十万的强大军事实力。
    如果一旦被吐蕃人在巴蜀境内站稳脚跟,派遣重兵扼守险塞要道,再想收复剑南道不说难如登天,至少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所以必须在吐蕃人控制巴蜀之前派遣兵马进入,阻止当地百姓抵抗吐蕃人的入侵,谴责武氏集团的卖国行径。
    “立即召三位内阁宰相与兵部尚书李泌前来含象殿见朕,共商对策。”
    李瑛起身活动了下筋骨,向诸葛恭下达了命令。
    “遵旨!”
    诸葛恭答应一声,转身离开了含象殿。
    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如注。
    自从到了七月中旬后,关中、河东等地秋雨连绵,黄河水位暴涨,导致仆固怀恩渡河受阻,已经按兵不动了七八天。
    就连在河阳县境内鏖战的长安军与洛阳军也暂时休战,躲避连绵的秋雨。
    李瑛背负双手站在含象殿门口,仰望划过苍穹的闪电,忧心忡忡。
    “唉……本来以为雨势要停了呢,谁知道比昨天下的还要大,照这个态势下去,怕是河南境内会出现水患啊!”
    由于关中地区对树木的过度采伐,导致黄土高原上的泥沙流失严重,黄河的河床近几年愈来愈高,赶上这种连续五六天的大雨,很容易出现黄河决堤的隐患。
    但现在前线激战正酣,李瑛也没有办法抽调人手加固黄河堤防,总不能暂时先把战事停了吧?
    “黄河沿岸的百姓有三百多万,倘若真的决堤了,怕是会生灵涂炭啊!”
    李瑛烦躁的走来走去,“如果这场秋雨再继续下个不停,要不就暂时停了战事,组织百姓加固堤防?”
    兵部尚书李泌派人把哥舒翰的奏折送到大明宫之后就做好了面圣的准备,在接到召唤后毫不犹豫的钻进马车,冒雨直奔大明宫。
    从皇城到大明宫六里路程,说起来不算太远,但雨势太大,很快便把李泌的马车浇透。
    无奈之下,李泌只好在马车里撑开了伞,避免雨水淋湿自己的紫袍。
    小半个时辰后,马车抵达丹凤门。
    只见上百名御林军身披甲胄,手持长枪,屹立在滂沱大雨之中。
    尽管他们的身上已经被雨水浇透,但所有人都像雕塑一样岿然不动。
    这些士卒们没有任何怨言,因为身为监门卫大将军的吕奉仙与他们同甘共苦,和他们一起无遮无挡的站在大雨中,任凭雨水湿透甲胄。
    “哎呀……吕大将军竟然亲自在这里淋雨?”
    李泌纵身跃下,看到暴雨中的吕奉仙如同雕塑一般站立,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
    吕奉仙大笑:“哈哈……李尚书不也是冒着大雨来面圣嘛?”
    李泌撑起竹伞,摇头叹息:“今天早朝的时候雨停了,看起来似乎要晴天的样子。没想到这才半天的功夫,又卷土重来不说,甚至下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吕奉仙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骂道:“也不知道老龙王哪根筋不对,再这样继续下,怕是要闹水患!”
    “是啊,黄河两岸的百姓危险了。”
    李泌叹息一声,撑着伞穿过丹阳门,直奔含象殿而去。
    又过了片刻功夫,有三辆马车陆续在丹凤门停下,中书令张九龄、侍中颜杲卿、御史大夫裴宽三位内阁宰相联袂而至。
    就像李泌一样,三位大臣各自撑起雨伞,一路上议论着大雨带来的隐患,穿过丹凤门前往含象殿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