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洪武帝大寿,八方来贺!
作者:敏敏敏子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节     
    此时,他的麾下共有量完精兵,除开日常的巡城之外,便只剩下了操练。
    与其让士兵们把剩余的精力消耗在了玩钱、喝酒、找女人上,倒不如将他们也收拢起来,效仿铁浮屠,开垦荒地,播种粮食!
    铁铉是个行动派,一旦想到了这个念头,便要立即着手前去实施。
    于是,他匆匆告辞了花木兰,转身朝自己军营策马而去。
    朱元璋的寿辰总算来了。
    整个应天府装饰得格外繁盛、喜庆,处处张灯结彩。
    过节、生日、结婚是吉事;而灾荒、兵败、死亡是凶事,按照大明的礼法,是很重视吉事穿吉服,凶事穿凶服。
    天子寿辰,那自然是最大的吉事,需当穿吉服。
    有生意头脑的小贩,更是在热闹地段都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以供百姓们购置过节。
    若是兜里没钱也不打紧,“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
    为了彰显朱元璋与民同乐的心情,今晚的应天府更是取消了宵禁,而在秦淮河一线,还布置了绵延十里的花灯,可供百姓们观赏。
    当然了,此时应天府最热闹的地方,当属皇宫莫属了。
    除开文武百官之外,还有不少藩属国的使臣也都纷纷献上了重礼,以祝贺朱元璋的生辰。
    便是镇守各处边疆要塞,无瑕分身的将军们,也都快马加鞭,奉上了自己对陛下的祝福与心意。
    刘伯温、宋濂、李善长、方孝孺、胡惟庸、徐达、常遇春……但凡是叫得出名的重臣,系数到场。
    值此良辰美景,普天同庆的日子里,自然是不需要如朝堂之上那样规矩森严。
    大家彼此拱手寒暄着,携手入席,彼此敬酒,脸上满是欢笑。
    等到众人喝过一轮之后,朱元璋这才换上了一身新衣,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重臣齐齐起身叩拜。
    “诸位爱卿,平身,免礼!”
    朱元璋容光焕发,眼中尽是笑意,大声说道。
    “今儿个是咱的寿辰,不谈国事!来来,都吃好,喝好!”
    说着,他便举起酒杯,与诸位朝中重臣一起满饮。
    而后这才坐下,与马皇后一起,吃菜饮酒。
    大臣们纷纷起身,上前祝酒,并奉上自己精心准备的贺礼。
    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宋濂……
    所有人都逐一上前祝酒、送礼。
    朱元璋来者不拒,每到必干。
    马皇后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少喝点,注意身子。”
    朱元璋却是哈哈一笑,反手握住马皇后的手,笑道:“放心吧妹子,咱的身体好着呢!”
    陛下、皇后伉俪情深,恩爱如初,的确是一桩美谈,更是大明之幸。
    文武百官们,无不心中如此想着。
    等到重臣过完之后,便轮到各藩属国的奉礼了,这些藩属国的人长得多少有些随意,塌鼻子、金头发、黑皮肤……各种各样,都有。
    他们说话的口音,各有不同,但好歹能听明白。
    不过对待这些藩属国的使臣,朱元璋就不可能逢酒必干了,抿一口意思意思就行了。
    而后,便该轮到诸位皇子的礼物了。
    太子朱标给诸位弟弟们打了个样,说得滴水不漏,送的礼品更是朱元璋的心头所好,惹得他是眉开眼笑,笑声不断。
    而后,诸位皇子、公主依次献礼,多寡勿谈,贵贱不论,全是儿女们的一片孝心。
    但!
    当吴伴伴念到湘王朱柏送来的贺礼时,所有人都不由抬起了头,看了过去。
    湘王朱柏,是迄今为止最先上任就藩的皇子,而荆州城在他的治下,也逐渐变得繁荣昌盛起来。
    除此之外,他最是引人注目的地方,莫过于那支传说中杀得鞑子胆寒的百胜雄骑铁浮屠,还有最近甚嚣尘上的那支覆灭了倭寇的渡洋舰队。
    虽然这两支军队,究竟是不是湘王朱柏的麾下,还只是街头巷尾的谣言,并没有得到证实。
    但谣言却是传得有鼻子有眼,各种证据齐整,令人不得不信。
    “老十二有心了,他送什么来了?”
    朱元璋收敛了脸上的笑容,不咸不淡地问道。
    “殿下特命微臣送来三十箱上等精炼的银锭,以祝陛下万寿无疆。”
    上等精炼的银锭?
    还有三十箱?
    众人顿时不淡定了。
    这数量可不少,足以顶得上国库十分之一的收入。
    但是!
    当力士合力将巨大的箱子抬上来之后,众人这才发觉自己还是估算得太保守了。
    众人以为的箱子,无外乎是大明当时存放金银的箱子,长宽高都是固定的,能够存放的银锭数量也都固定。
    所以平时在清点库存的时候,只需要数一数箱子数量,就能够估算出具体的存量。
    但是湘王他带来的这三十口箱子,一口都快赶得上国库里那种制式箱子的三五个了!
    巨大的箱子放在使者身旁,高度都快到他胸口处了!
    这一口箱子,只怕能存放不下万斤银锭!
    换而言之,这三十口大箱子,足足有不下三十万斤银锭!
    明朝市面上流通的银锭重量,有一、二、三、五、十、五十两之别。
    众所周知,在明清时代,一两银子重约37.3克,而五百克合为一斤。
    那么我们换一种说法来看,光是这份寿礼,湘王殿下就送出了至少二十二万两白银!
    这么一大笔钱,对于目前略显捉襟见肘的国库而言,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掌管财政的大臣更是感动得差点没当场掉泪!
    刚结束了北伐,现在又准备要对南蛮动兵。
    他眼看着国库的存银一点点减少,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说得难听些,他甚至吃饭出恭都想着,该用什么办法,才能凭空多造点银子出来充盈国库。
    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尽管他已经尽量锱铢必较,开源节流了,可惜的是始终都不见成效。
    但是现在!
    湘王朱柏竟然送来了整整二十二万两白银!
    若是能省着些花,那么他所遇到的困难,就能迎刃而解了!
    当然,这些银锭肯定不可能全部都拿去充盈国库,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见着钱了嘛!
    朱元璋的表情变得深邃了些,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沉声问道。
    “这些银锭,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他最担心的一点,便是老十二借着给自己过寿辰为由头,去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如此一来,刚建立起来的荆州城示范,也就成了空谈,成了笑话。.......
    ........
    文治武功如此!
    普天之下还有何人能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