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老朱:京城到底有什么大人物!?
作者:敏敏敏子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节     
    说起来,湘王朱柏的雷霆手段,可当真是令人叹服。
    那么多要杀的人,硬是一个都没跑掉的。
    连消息,都没让他们给传递出去!
    光是这一份缜密,便值得肃然起敬了。
    而湘王朱柏越是风光,那么李善长他的日子,便越是不好过了。
    李善长并非善类,其心智也远胜常人。
    这一生之中,所遭遇的对手不胜枚举,不论对方如何强悍凶猛,最后的赢家却是李善长。
    只是……现在跟李善长隔空对弈的,却是湘王朱柏。
    是他李善长压根就没办法赢的对手!
    正因为如此,李善长最近这段时间,是愈发觉得自己恐怕时日无多了。
    悬在头顶的那柄利剑,也开始变得愈发岌岌可危起来。
    今天这一项律法的成立,更是成为了压死李善长的最后一根羽毛。
    他跪在地上,心中一阵悲凉,无奈重复着早已经被他说了无数次的话——早知会有今日之报,我又何必当初呢?唉!
    而正在这节骨眼上,毛骧身怀要事,匆匆来报。
    当诸子百家的消息传到众人耳朵中时,所有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之色。
    “毛骧,你的意思是说,原本在各地相安无事的诸子百家,竟然会在这同一时间里,都相继出世?”
    朱元璋惊得站起身来,双目狠狠盯着毛骧。
    “这是多久之前的消息?”
    “一炷香前,刚得到的消息。”
    毛骧据实相告道。
    其实此时他的心里也很是忐忑,毕竟这件事牵扯太大了,而且目标直指的就是应天府啊!
    天子脚下,竟然会有这种灯下黑的事情发生。
    倘若当真要问责的话,那么他们专门负责刺探情报消息的锦衣卫必然首当其冲。
    而锦衣卫的负责人,又是他毛骧。
    所以,一旦陛下要迁怒的话,只怕他项上人头不保。
    想要死里逃生,甚至免遭责罚,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将功补过!
    这也是为什么毛骧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了。
    “一炷香前……”
    朱元璋不免陷入了沉思之中。
    “咱要是没记错的话,当初是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吧?”
    “陛下高见,的确如此。”
    没有理会毛骧的拍马屁,朱元璋继续自言自语道。
    “刘彻是罢黜了百家,只是绝了百家的仕途,但在民间,百家应该是有了更加宽阔的舞台传承下去。”
    一想到这儿,朱元璋便不由头疼起来。
    诸子百家可不是一股小势力,要是联合在一起,拧成绳,绝对不可小觑。
    尤其最重要的,在于诸子百家这么多年传承下来,其所拥有的群众基础,是相当牢靠的。
    如果当真要振臂一呼,不敢说响应者云集,但也足够让整个大明狠狠震上一震了。
    此时正值郭桓案、空印案处理时节,官民惶惶,朱元璋有意要快刀斩乱麻,将事情以雷霆之势迅速解决,以免延误、妨害了百姓的正常生活。
    尤其是田地的耕种,更是不能有半点差池。
    所以说,在这个节骨眼上,诸子百家的首领们,同一时间选择潜入应天府内,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毛骧。”
    “微臣在!”
    “你作为锦衣卫的指挥使,总揽情报大权,总不能只探到这么一点消息吧?”
    朱元璋冷声问道。
    毛骧闻言,顿时汗流如柱,差点没吓得当场魂飞魄散!
    很显然,朱元璋这是在恼怒其办事不利!
    必须立即找补,否则自己只怕小命都难保了!
    毛骧心中暗道,赶忙叩首道。
    “启禀陛下,经过我们多番详查,已经掌握了一些相应消息,只是尚未确定信息来源,未能确定其真假,所以不敢上报……”
    “说!”
    朱元璋沉声怒道。
    毛骧硬着头皮,只得说道。
    “根据各地的锦衣卫密探传回消息可知,全国各地,都有行踪不明的人员,正在朝着应天府的方向移动。锦衣卫虽然已经多方拦截,但收效甚微。”
    毛骧的语气变得凝重了起来。
    “这些人各自身法矫健,锦衣卫虽精锐,却不是对手。”
    他的声音越说越小。
    但文武百官闻言,不由一阵哗然。
    锦衣卫都不是对手?
    可想而知,对方究竟是何方神圣。
    要知道,锦衣卫里的成员,可都是个顶个的精锐啊!
    顿时,众人的表情就变得难看了起来。
    而朱元璋虽然表面上不动神色,但实际内心却不由多了一抹震撼之色。
    “这些人的身份,可有查明?”
    “这……”
    毛骧闻言,顿时汗如雨下!
    他哪儿查得过来啊!
    有诸子百家的,也有浑水摸鱼的,甚至还有不少就是正常的商队、旅人,混杂其中,当真是难以分辨。
    好在毛骧也并非无能的平庸之辈,他还是多少查出了一些东西的。
    “回禀陛下!目前已经查得的证据显示,农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医家的首领,最迟不过一两日就将抵达应天府,尚有兵家、杂家、名家、道家和小说家的首领,因为路途遥远,所以没能够在第一时间抵达,但他们都已经在路途中了,相信最迟也不过四五日时间。”
    “此外,据说他们此次之所以前往应天府,并非是因为与郭桓案、空印案相关,但这个消息还未得到证实,不敢下定论。”
    听了这番话,朱元璋的表情这才稍许有些缓和。
    但仍然让朱元璋感觉震惊不已。
    他实在难以想象,究竟是什么事情,导致诸子百家要到应天府来呢?
    这其中,莫非另有隐情?
    可这应天府里,究竟是什么东西,或者说什么人,在吸引着他们不惜代价也要前往呢?
    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
    饶是殿下群臣汇聚,他们也是千头万绪,想不出任何的可能。
    总不能是因为郭桓案、空印案,对他们有什么牵连吧?
    又或者,应天府里,最近出现了什么人,对他们这诸子百家的传承,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时间众说纷纭,却莫衷一是。
    所有人的心头,都不由压起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
    兄弟们,数据到位
    热腾腾的稿子奉上!
    达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还差4个发电加更!
    感谢兄弟们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