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马皇后:柏儿这孩子,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作者:敏敏敏子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节     
    好在他的位置比较靠前,而朱元璋、太子朱标又都被鬼谷子吸引去了注意力,所以并未发现李善长的异样。
    此时太子朱标的眼中,更是充满了欣慰和欣喜之色。
    他看向湘王朱柏的眼神,充满了骄傲。
    如果说最近有什么事情,是能够让太子朱标感到开心的,那必然是他发现十二弟变得比以前更加优秀了。
    于是乎,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似乎又轻松了许多。
    有了十二弟,今后他再也不用如以往那样整日里苦大仇深了。
    未来可期!
    太子朱标坚信,有十二弟在,大明的未来必然会更加繁荣富强。
    至于朱元璋,此时他的震撼之色,并不比任何人少。
    先是铁浮屠,然后是渡海舰队,再往后是关宁铁骑,还有防灾赈灾的手册、红薯、土豆、大豆!
    哪一样不是令他刮目相看的?
    哪一样不是独具慧心、影响深远?
    而今,这月旦评也是湘王朱柏一手创办的。
    其目的,便是为了能够平衡儒家与诸子百家之间的关系。
    现在一看,这纵横家之所以能够如此出类拔萃,原来是因为他们早早地拜入了老十二的麾下。
    念头通达,一切都说得过去了!
    对于老十二竟然能够笼络这般不世出的人才,朱元璋那是倍感欣慰啊!
    所以,此时他看老十二的眼神,也是越看越是觉得顺眼了。
    月旦评的第一日,便如此这般地落下了帷幕。
    众人意犹未尽,并开始期待着明日,又会有怎么样的精彩表现了。
    而这时候,偌大应天府里,不论是茶馆酒肆,还是青楼画舫,所有人都在说着今天这桩精彩绝伦的辩论。
    当然了,最是吸引众人眼球的,却并非是鬼谷子与方孝孺之间的辩论。
    而是鬼谷子竟然尊称湘王朱柏为尊主!
    由此可见,湘王殿下究竟是何等的少年英雄,多么的令人敬仰!
    尤其大姑娘小娘子们,听到湘王殿下的事迹之后,更是波光涟涟,秋波如水。
    自古美人爱英雄。
    也不知道,湘王殿下究竟装点了多少深闺女子的美梦迷梦。
    话分两头说,国子监这边。
    孔谦的表情阴冷狠毒,他背负双手,不断来回踱步,嘴里不干不净地咒骂着。
    “混账东西,竟然连这等小事都办不好,你简直枉读了十年圣贤书!”
    “我当真是瞎了眼了,当初怎么愿意让你拜入我孔门麾下的!”
    “而今这众目睽睽之下,你输了也就罢了,倘若坦荡一些,亦不失为一桩美谈!可为什么却非要如此强撑,强词夺理,惹得众人心中不快!”
    “你莫非当真以为,那只是败坏了你方孝孺自己的脸皮吧?错!大错特错!你代表的是儒家,丢的是我们儒家所有人的脸面!”
    孔谦越说越气,手中的戒尺也更是没了轻重,狠狠抽打在了方孝孺的身上。
    方孝孺浑身青紫一片,但却直挺挺跪在了孔子、孟子两位先贤的画像下面,咬紧了牙冠,默不作声。
    即便孔谦的戒尺如雨点一般落下,他也一动不动,任凭打骂。
    事实上,今天在众人之下表现得如此拙劣,方孝孺也是心中羞愧难耐,恨不得一头撞死在白玉台上,一了百了。
    可惜,儒家十三经的《孝经》有教导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而忠、孝、仁、义,又是儒家提倡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所以方孝孺他甚至都不能自寻短见!
    否则在儒家思想的教条之下,那他方孝孺便是不孝之人。
    他这一死,就会彻底被钉在耻辱柱上,永远被人戳脊梁骨。
    或许,对于方孝孺而言,也只有戒尺落在身上,那种清晰至极的痛感,才能让方孝孺的心里稍微好受一些。
    孔谦打得累了,这才住了手,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
    但他看方孝孺的眼神,却仍然是充满了怒其不争。
    儒家发展至今,弟子早已经遍布大江南北。
    而方孝孺,便是儒家众多学子之中的佼佼者,也是孔谦最为看好的、能够将儒家学说继续发扬光大,推向更加宏伟目标的候选人之一。
    否则,在如此重要的月旦评中,他也自然是不可能派遣方孝孺率先出场,去舌战诸子百家了。
    可他今天的表现,却是令人大跌眼镜,更是令孔谦无比失望。
    正因如此,所以孔谦才会如此暴怒。
    一番打骂之后,此时他心中的气也总算是消了大半。
    此时,他恶狠狠地盯着方孝孺,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明天,我们绝对不容再有任何差池!若是连区区诸子百家都胜不了,那又有何脸面去见诸位先贤?”
    方孝孺闻言,猛地抬起头来,眼神之中透露着一往无前的坚毅。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
    “你没机会了。”
    孔谦冷冷地打断了方孝孺的话头,说道。
    “明天,你给我在席上好好看,好好学!要是再犯错,我便要执行门规,将你驱逐出儒门!”
    方孝孺闭上了嘴,低头不语,心中充满了苦涩。
    好吧,至少今天自己犯下的错误,能够为明天的师兄弟们争取到一些经验教训,让他们能在对战的时候,多些防备……总是好的。
    ……
    此时的皇宫之中。
    朱元璋陪着马皇后在御花园里,一边回忆着今天在月旦评上发生的事情,一边详细向马皇后转述着。
    马皇后听得认真,朱元璋讲得又绘声绘色,好似将方才发生的一幕幕,在马皇后的面前重演了一遍似的。
    “……真说起来,其实方孝孺做学问的能力那自然是一等一的,可惜却是个没有急智之人,话赶话就给把自个儿说死了,再往后就只剩下了胡搅蛮缠似的诡辩。”
    说到这儿,朱元璋的脸上多了一抹火气。
    “早知道技不如人,就痛痛快快地认输呗,非要在台上死撑,丢人现眼的家伙!不但是丢了他儒家的脸,还丢了咱大明朝廷的脸!”
    “不行,赶明儿得给他降一道罪,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马皇后听了,只是稍微思索了片刻,并没有多说什么。
    这个惩罚,其实对方孝孺来说,还真算不得什么。
    更多的,是警醒和告诫,实质上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看得出来,此时朱元璋虽然愤怒,但实际上下手还是极有分寸,也极有章法的。
    而方孝孺输得这么干脆利落,想来也是有些飘了,也的确是需要敲打敲打。
    正因如此,马皇后才没在这话题上过多插嘴。
    “没曾想到,这纵横家的鬼谷子,当真是见解独到。”
    马皇后轻声说道。
    “纵横家,当真有这么厉害,能够将儒家的弊病,剖析得这般清楚。”
    朱元璋闻言,不由在眼前浮现出了当时的那惊艳卓绝的一幕,心中依旧感觉震撼非常。
    “妹子你是不知道,当时那情况,当真是风华绝代啊!”
    “那鬼谷子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处处直指儒家的要害、命门!那时候方孝孺但凡敢多说一个字,鬼谷子就能追着他,把方孝孺给辩驳得面红耳赤,连话都说不清楚。”
    说到这里,朱元璋不由摇了摇头。
    “早知道诸子百家之中,竟然也有如此众多的能人,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如何会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的禁锢呢?”
    “现在知道也不晚啊,毕竟诸子百家的传承还在,这时候能够任用他们,想来这些人肯定会感恩戴德,更会加倍努力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马皇后劝慰道。
    “不过说来啊,还是咱们老十二有眼光,居然能够把这般厉害的人物,都给请出山了。”
    “可不单单是请出山啊。”
    朱元璋纠正道。
    “那鬼谷子可是当着所有人的面,给咱们老十二行礼,喊了‘尊主’的。”
    “妹子你说说,老十二他究竟是什么时候,不声不响的把纵横家都给收入麾下了呢?”
    “我可说不上来。这种事,你得问老十二自个儿啊。”
    马皇后笑道。
    朱元璋忍不住又回想了一遍鬼谷子的风采,最后定格在了他侍立在老十二身后的场景。
    “这么厉害的人物,他却是甘愿在老十二的手下做事……老十二啊老十二,当真是教人猜不透。”
    朱元璋忽然问道。
    “妹子,你说老十二他的手里,究竟还有多少没有亮出来的底牌呢?”
    马皇后闻言轻轻摇了摇头:“这我可说不好,老十二那孩子打小做事就挺谨慎的,心思也缜密。他现在在外就藩,多些手段、多些底牌也好,免得让人给小瞧了。”
    朱元璋缓缓点了点头,并未多说什么。
    因为有今天的精彩辩论珠玉在前,于是他对明日的月旦评,自然是充满了期待。
    ……
    兄弟们,大章节奉上!
    求催更,求发电支持!
    达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还差4个发电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