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收购海蜇的大船
作者:第五空间   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最新章节     
    论是海蜇头还是海蜇皮,在成为可食用食材之前,都需要经过腌制。
    用明矾和盐腌制海蜇,是国内最传统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也将会延续到未来。
    明矾可以让海蜇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并加速脱水。
    而盐除了用于脱水以外,还可以防腐。
    最经典的做法莫过于“三矾两盐”:
    第一步,调制明矾水,浸泡海蜇四至六个小时;
    第二步,海蜇沥干水,在腌制池内,铺一层海蜇,撒一层盐矾混合粉,装满后,在最上面撒上盐和矾“封顶”,腌制一周左右时间;
    第三步,一周后,沥干海蜇水分,再重复第2步,只不过盐和明矾的份量要减少,再腌制八至十天。
    彻底脱去水分后,就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海蜇皮和海蜇头了。
    特别提醒,海蜇在加工过程中,因为使用了大量的明矾和食盐,注定了海蜇皮和海蜇头中的含铝量和含盐量都不会低。
    铝摄入过多可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
    而盐吃太多,则容易引发心血管及肾脏问题。
    因此,从安全角度来说,海蜇头和海蜇皮不能多吃。
    而且食用前要经过充分的浸泡、漂洗,尽可能地降低它的铝含量。
    叶青灵也很快将海蜇血煮好,海蜇头也焯了一遍水。
    看着满满一大盆的海蜇脑,冯晔有点头疼。
    一时吃不完,天气又这么热,顶多明天放一天就得坏了。
    他好想有一台冰箱,就不会有此苦恼了。
    没有冰箱实在是不方便,各种新鲜的食材水果没法保存,哪怕想吃个冰镇西瓜都难。
    但要是整一台回来,即使叶青灵同意,他爹娘也未必同意。
    相对于工人一个月一两百的工资来说,这时候的冰箱贵到了天际,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
    就比如这年代非常有名的容声冰箱,一台要2280块,海尔冰箱也要2000块左右。
    这还是国产的,进口的冰箱还要更贵。
    当然,以他的家底肯定是买得起的。
    但是,冰箱可是一天到晚要插着电的,这又是一笔大开支。
    这年头可没有五级能效标准,冰箱是妥妥的耗电大户。
    而这年头的电也不便宜,要1.25元一度,堪称天价。
    另外每个月每个电表还要额外加两度的损耗电。
    因此,这东西若只是家用,想想就好。
    “阿灵,等下把海蜇脑给左邻右舍分一点,太多了,坏了可惜,我们自己留点明天吃的就够了。”
    冯晔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叶青灵蹙着眉头道:“这东西很容易坏吗?”
    “嗯,没有冰箱低温保存,顶多留一天,到后天很可能就变质了。”
    “冰箱?发叔那里不是有吗?可以拿去发叔那啊!”
    冯晔闻言,猛地一拍额头:“我这猪脑子,咋就没想到呢?”
    海蜇脑是他很喜欢吃的东西,若是有办法保存,他还真的不想分给别人。
    “他要是敢不帮这个忙,嘿嘿,我以后就不卖货给他。”
    叶青灵娇笑道:“还威胁上了,发叔哪里会那么小气,肯定乐意帮忙。”
    “他那冰箱的容量有限,要是收的货多了,那可就未必了。”
    “今天哪里有什么货,即使有也不多,不至于放不下一个脸盆。”
    “也是,今天出去拖网的人不多,鱼虾蟹这些应该收不到多少。”
    冯晔点了点头。
    叶青灵好似想起了什么,向冯晔伸出了手:“拿来。”
    “什么?”
    冯晔有些糊涂地看着叶青灵。
    “都下午了才回来,你们肯定又出去拖网了,今天挣的钱呢?”
    “噢,你说这啊!”
    冯晔这才恍然大悟,“你不提这茬,我还真的忘记了。”
    他把钱拿了出来,继续说道:“今天挣了1848块,皇帝星斑的钱也结到了,除了发叔的提成,还剩2473块。”
    叶青灵把钱接了过来:“阿灿的那份呢?是分走了,还是也在这?”
    “已经分给他了,这里是咱们和大哥的。”
    “行,我知道了。等大嫂回来,我会给她。”
    冯暄和冯家清都不在家,一大早就随丰收号出海去了。
    把煮好的海蜇血铺在竹帘上,放到院子里晾晒。
    今天上午是阴天,下午则是多云,偶尔会出一阵子太阳。
    随后,冯晔就端着一脸盆的海蜇血去了码头。
    他刚到码头,就看到一艘陌生的大船停在码头外的海面上。
    在大船的边上,还有好几条装满了海蜇的小木船在排着队。
    冯晔知道,这艘大船是来收购海蜇的,就是不知道是谁叫过来的。
    冯家发他们这些村里的二道贩子,是不会收购海蜇的。
    因为海蜇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就会变成一摊水。
    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处理,更没有场地来存放。
    因此,只好找别人来收购,他们从中赚一点点中介费。
    每一年都是如此,有的时候同时有两三条船停在码头外面收购海蜇。
    一边收购,一边处理。
    冯晔本想找人询问一下今年海蜇的行情,可惜没有小木船靠岸。
    因为时间还早,那些卖完货的小木船又马不停蹄地出去了。
    像这么好的挣钱机会,一年之内也就寥寥两次而已。
    其中一次就是海蜇汛期,另一次则是春季的乌贼产卵。
    这两次渔汛,说是捡钱都不为过,只要不怕苦不怕累,都能挣到不少。
    因此,仅有的两次机会,他们岂能不珍惜,一个个都要干到天黑才舍得上岸。
    当然,一年之中的渔汛很多,不止海蜇和乌贼,还有诸如带鱼汛、小黄鱼汛、大黄鱼汛等等。
    但这些渔汛不能说跟小木船毫无关系,只能说是关系不大,那是渔船的事。
    此时,码头上也有不少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边对着海里面指指点点,一边议论纷纷。
    话里的内容也有对于海蜇价格的讨论,但一个个也都是在猜测,并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由此可见,大概率是还没有一艘小木船靠过岸。
    冯晔听了一会儿,也没听到他想要听的,就转身去了冯家发店里。
    他们不知道价格,冯家发肯定知道,顺便问一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