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德行之势
作者:三更归梦   穿越乱世,带着系统去逃荒最新章节     
    【来自赵文博的负面情绪+10,+10,+10……】
    “不是……你吓一跳?”
    “对啊。”鹿呦有些发懵的说道。
    “就……就只是吓一跳?”赵文博愣愣的问道。
    “嗯。”
    【来自赵文博的负面情绪+30,+30,+30……】
    赵文博转头看向旁边的鹿毅。
    “你呢?什么感觉?”
    鹿毅闻言微微颔首:“我也吓一跳。”
    赵文博自闭了……
    小院中陷入安静之中,足足十数息的时间,赵文博才再次开口。
    “看到你们的样子,我大概猜到了,鹿鸣现在是绝对安全的,如此便好。”
    “我从你柳婶那里知道了这些天你们做的事儿,现在外面混乱,那个煎饼就暂时不要再卖了。”
    “如果出了什么事儿,记住第一时间来找我。”
    这话说完,赵文博便起身向外走去,而鹿呦鹿鸣二人也不敢多问,只是紧跟相送。
    待到赵文博离去,鹿呦把周寡妇叫回小院之中,随手便将大门栓上。
    “鹿毅,你得帮我解释一下。”鹿呦转身对着鹿毅问道:“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
    “您是说刚才赵叔的那声呵斥么?”鹿毅淡然问道。
    “不光是那一声。”
    鹿呦疑惑说道。
    “还有昨天在酒楼,关山月喊噤声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的嘴巴好似不听使唤一般,想说话却张不开嘴。”
    “而刚才赵叔那一声呵斥,却是让我下意识的想要将心中秘密说出。”
    “那种感觉……太诡异了吧?”
    鹿毅闻言微微皱眉。
    “如果我猜的不错,那应该是读书人的德行之势。”
    “德行之势?”鹿呦疑惑的重复道:“可以影响人的心智?”
    “可以。”鹿毅点头答道。
    鹿呦闻言当时就傻了。
    “不是……你们读书人还有自己的修行体系?”
    “没有啊。”
    鹿毅摇头说道,此时他已经知晓了鹿呦来自‘仙界’的身份,便自然而然的为鹿呦解释了起来。
    “这个世界上,修炼体系只有武者而已。”
    “至于读书人的德行之势,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奉行君子道的读书人,才能掌握的修身之法。”
    说到此处,鹿毅稍微停顿,整理了一下言辞。
    “这件事儿是一般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接触到的。”
    “我也是在去年成为童生之时,和父亲去尚品书院拜访关先生,恰巧听到他与人交谈,才知道了德行之势的存在。”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就是读书开智,带给人周身气场的改变。”
    “而这德行之势,便是这种气场最直观的体现。”
    “打个比方,同样的一句话,我和关先生同时来说,大家都会觉得关先生说的更令人信服。”
    “这便是因为自身气场的影响。”
    听到此处,鹿呦伸手将其打断。
    “等一下,你说的这个我有些疑问。”
    “人们认为关先生说话可信,不是因为他的文坛地位高么?”
    “是也不是。”鹿毅略微思索,再次换了一种说辞:“刚才的例子可能不太恰当,我换一个。”
    “假设现在你的面前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八面玲珑的当朝高官,一个是关先生。”
    “官员的地位定然是比关先生高的,他们同样说一件事儿,你觉得你更相信从谁口中说出来的?”
    鹿呦皱眉思索:“关先生吧,因为我觉得关先生应该不屑说谎。”
    鹿毅微微点头。
    “对,这就是德行的影响。”
    “地位固然重要,可关先生这样的人,就算是换上了粗布麻衣,去到了一个谁都不认识他的地方。”
    “可他说出什么话来,因为自身气场的影响,却还是可以让人信服。”
    鹿呦愣愣的听着这套理论,可心中却依然难以接受。
    “你说的这个我差不多能理解,可这也就是让人信服而已,可他竟然能靠一句话就让我身体不听使唤,这有点太扯淡了吧?”
    鹿毅闻言却是再次摇了摇头。
    “这个其实我也不太明白。”
    “当时我听关先生和人讲述德行之势的时候,听的也是一知半解。”
    “不过却也可以肯定,这德行之势是需要靠长期修身,贯彻君子之道来温养的。”
    “想以德行之势影响他人,自己内心必须纯净,念头通达,己身无愧于天地。”
    “而且这种德行之势,也有高低之分。”
    “像是方才赵叔那般,需要突然喊一声,趁着我们被吓到失神,才会下意识的想要按照他说的做。”
    “若是我们有防备的话,他的德行之势可能就很难起作用。”
    “而像是关先生那样的大儒,可以用简短的一句话让数十人闭嘴噤声。”
    “我猜想,那种德行之势,便是有所防备,也怕是很难抵抗。”
    鹿毅说这话的时候,还有一件事儿没说,那就是刚才发挥的药力。
    如果将吃了鹿呦的药丸,在药效用尽之前,怕是多大的德行之势,都不会有半点作用。
    此时鹿呦也想到了这一点,便不由得放下了心来。
    “若只是如此,倒也没什么可怕的。”
    可鹿毅听到这话,却好似是想到了什么一般,面容突然变得凝重了起来。
    “怎么了?”鹿呦疑惑问道。
    鹿毅看向鹿呦,思虑片刻方才再次开口。
    “我突然想到一个人。”
    “谁?”
    “我朝初立之时,有一国之重臣,名为包仁杰。”
    鹿毅皱眉回忆,语气之中满是郑重之色。
    “包大人身为御史大夫,持掌御史台,监百司纠察,辩明冤案,是太上皇亲封的三司之首。”
    “他一生破获大案要案奇案无数,可却无一冤假错案。”
    “据书中所记,所有犯人,无论王侯将相只要见到包大人,便不敢有半点虚言,从无例外可言。”
    “之前我从未将文人德行之势与包大人联系到一起。”
    “可现在看来,他很可能就是身具大德行之人,那些受审之人,不是不想撒谎。”
    “而是被包大人的德行之势影响,根本无法说谎!”
    鹿毅的意思很直白,便是提醒鹿呦要小心身具大德行之势的人。
    可此时的鹿呦的关注点却早已经不在德行之势上。
    看着鹿毅,鹿呦满眼复杂。
    “你确定,那个包大人,叫做包仁杰?”
    “有没有可能他叫做包拯,或者是狄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