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整顿渔阳二
作者:大千世界红尘客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最新章节     
    蓟县,作为蓟县第一豪族,田家府院就和一般人家差不多,没有高大的院墙,也没有高耸的楼阁,甚至于门上的田府二字也因为年代久远,长时间的岁月侵蚀早已经失去他本身艳丽的光泽,入眼竟是破财和岁月的痕迹。
    田家家主田文早年是豪族家的佃户,后来经人指引走上经商的道路,因其运气使然再加上诚信经营,使得田文短短三十余年就富甲一方,跻身于渔阳豪族之列。
    咚咚咚,一声声沉闷的铜锣声响起,聚居在四周的族中弟子知道这是家主将有事交代,纷纷向主宅中涌去。
    主宅的祠堂大院,田家家主田文端坐在首位,静静的等待着子弟入场,看基本都到了,田文开口道。
    “日前,镇北将军给我捎来书信一封,信中满是对我田家的肯定,邀我等前去郡府一叙,不知此事你等如何看待。”
    田文说完,田家的嫡长子田楷起身说道。
    “父亲大人,这刘敏不过是靠投靠张让,使其铜钱才买来的镇北将军,渔阳太守,父亲大人何必去理会。”
    “住口,你这逆子,那镇北将军名讳岂是你随意叫的。”
    田楷对于父亲的讯侧毫不在意,继续说道。
    “父亲大人,孩儿说的本来就是事实,一个靠巴结宦官上位的将军,自身也就那样,不值得父亲大人如此看重。”
    田文看着自己这个嫡长子,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转头看向旁边另外两人问道。
    “子泰,国让,你俩是什么看法”
    旁边被叫做子泰的是田文族兄的长子田畴田子泰,因其出色的谋略和过目不忘本领,被田文给予很大的希望和帮助。
    “回禀家主,这镇北将军虽说是靠张让才当上的将军,其自身的能力不容小觑,先是在醉仙楼以诗词使得名声大噪,再拜师四个当时大儒,靠岳丈蔡邕使得其人脉向陛下说情得渔阳侯爵位,镇北将军之职,结交大将军何进得精兵2000余,从军中提拔校尉十于人,又远赴西凉得谋士贾诩,颖川寻得戏忠,如今又厉兵秣马准备抵御异族南下,此一桩桩一件件无不体现出超长的眼界和谋略,此时让我田家去渔阳一叙,想必是要我田家为其效力。”
    田畴说完,旁边的田楷不干了,立刻起身吼道。
    “什么,他刘敏凭啥让我田家为其效力,刘凭他是张让的人吗。”
    “住口,休要胡言乱语,来人,将这逆子赶出去。”
    听到田楷的话后田文气的满脸通红,开口嗬道。
    田文话说完,就见两个仆人走进来就要架着田楷离开。
    “让开,我自己会走。”
    田楷满不在乎的走出祠堂。
    “家主请息怒。”
    众人纷纷劝解田文道。
    “我造了什么孽,居然生出这个逆子。”
    田文是真的被田楷气到了。
    田文缓了口气接着问旁边一个年轻人道。
    “国让,你怎么看这事。”
    这个叫国让的是田文远房亲戚的孩子,姓田名豫字国让,早年些有相师看到田豫面相后就说道。
    “此子不简单,以后封侯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
    从此后,这个田家远方的弟子也受到了田文以及田家的关注,甚至田文为了田渔能更好的学习,破例让田豫和自己嫡长子田来,兄长之子田畴一起学习。
    “回禀家主,刚刚子泰兄说的不错,镇北将军未雨绸缪,处事老练,再者更有贾诩,戏忠谋士谋划,武将方面更有10于武将,想来必有更大的谋划,如今让我等前往渔阳郡府一叙,此事必是我田家的一次机会,至于要不要向镇北将军靠拢,为其效力,请家主定夺。”
    田豫说完就回身坐下,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一副大将风范。
    田文看着田泰和田畴,再想起自己那逆子田楷,只得苦笑一声。
    “既然子泰和国让都如此说,那我田家就去会会这镇北将军,明早子泰和国让随我一起前去渔阳,其他人就各司其职,都散了吧。”
    “是家主”。
    众人都起身离开了祠堂。
    “国让,你就真的看好镇北将军吗。”
    出了祠堂,田畴问田豫道。
    “兄长,你不也是看好镇北将军吗。”
    田豫没有回答田畴的问话,反将问题又抛给田畴。
    “哈哈,你小子,真不愧是相师称赞封侯拜相的人。”
    田畴说完便和田豫一起往各自家中赶去,为明天出行做准备。
    “你俩站住。”
    就在两人准备分道回家之时,突然一阵声音响起,听这声音,不用想也知道是田楷。
    “听说你俩都向父亲进言向刘敏效力,说,你俩是不是被刘敏收买,做他宦官走狗的说客。”
    田楷一副趾高气昂的说道。
    “兄长误会了,我俩只是向家主介意,最终决定是家主,兄长可以去问家主”
    田豫淡淡开口道。
    “你们…你俩走着瞧”。
    说完这话,大步走向祠堂。
    两人都无奈的笑笑。
    至于田楷和家主怎么说,两人也不知道,只是有消息传来,田楷被家主限足半个月不得外出。
    蓟县邹家,因其祖上都是武将,所以整个邹府看起来就比田家要气派得多,红砖绿瓦,高墙大院。
    演武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正在挥汗如雨,练习的枪法,别看老人年纪大了,一杆钢枪却使得虎虎生威,随着老人的枪法武动,一阵阵肃杀之气传来。
    这看者正是邹家家主邹浩,年轻时曾是大汉边军的破虏将军,虽然武艺不是一流,但却是彪悍异常,就算是现在看了,十来个壮汉也近不了身。
    “家主,人都到齐了”。
    这时家丁来报。
    听到家丁的说人都到齐了,邹浩把长枪往兵器架上一扔,只听砰的一声响,长枪稳稳的立在兵器架上。
    此刻大厅中,坐满了族中的子弟,个个都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一看就是长年在军中之人,甚至还有不少女弟子。其中有一个女弟子更是突出,此女二八年纪,长的唇红齿白,面若桃花,一米七的匀称身材更显英姿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