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战后事宜
作者:大千世界红尘客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最新章节     
    一行人来到渔阳郡守府,分主次依次落坐。
    刘敏看着几人开口道。
    “岳丈,我不在这将近一年时间里,三郡怎么样了”。
    “贤婿,这一年中,三郡都有很大的变化,三郡人口从原来的二百八十万,猛增到现在的五百四十万,可谓是猛增了一倍之多”。
    蔡邕说起目前三郡的人口口气满是满满的成就感,接着说道。
    “目前三郡行商之人络绎不绝,更加很大程度的带动了三郡甚至于整个幽州的发展,百姓家家有余粮,户户有余钱,虽不至于说是富甲一方,但是也能自给自足,还能有多余的钱粮充盈府库”。
    听蔡邕说完,刘敏也大感意外,不曾想如今三郡发展的如此之好,这离不开几人的共同努力。
    “岳丈几人辛苦了”。
    刘敏对着蔡邕行了一礼,衷心的感谢道。
    看到刘敏如此大礼,蔡邕却是慌忙摆摆手说道。
    “这都离不开贤婿大力扶植行商之人,使得三郡物产源源不断贩卖到大汉各地,增加了府库的同时,也将三郡声名传送到大汉各州郡,贩卖产物多了,将军府也有余钱帮助百姓建设。
    强力打击豪强士绅,豪族大户,让更多的田地得以空闲出来,使得百姓人人有地种,再加上去年风调雨顺,因此三郡百姓都能温饱得同时,又能丰盈府库。
    贤婿更是全力抵挡异族入侵,将异族联军消灭于三郡之外,更是更加稳定了百姓的心神,都觉得这是一方净土,都纷纷呼朋唤友来此三郡定居,从而才使得三郡发展得如此之快。
    我等几人都是遵循贤婿的英明决策行事而已,当不得贤婿如此大礼”。
    蔡邕侃侃而谈,看刘敏的眼神也是分外满意。
    “呵呵,岳丈自谦了”。
    刘敏了解完三郡的民生治理后,又接着问贾诩道。
    “文和,我让你办理的事如今怎么样了”。
    “禀主公,自从收到主公的信件,我便让人将主公成功阻击异族联军南下的消息送至洛阳,如今已然过去了半个多月,想来朝廷的圣旨这几天必会到达”。
    刘敏在征服鲜卑后,就让人传信给贾诩,立即向朝廷报捷,毕竟当初刘宏曾经下旨,刘敏能够成功阻击异族联军入侵刘升为幽州刺史。
    如今随着刘敏地盘越来越大,手下文臣武将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官职将很难发展。
    虽说刘敏顶着一个征北将军的官衔,却是不能直接管控民生,这很大程度的制约了刘敏的发展,所以这个幽州刺史,刘敏势必要志在必得。
    听贾诩说完,刘敏点点头,看向郭嘉道。
    “奉孝,我让你统计的十万北军情况如何了”。
    当初刘宏下令让何进出十万北军,协助刘敏阻击异族联军南下,如今仗打完了,刘宏势必要回十万北军,所以刘敏早早的就让郭嘉统计安排。
    这可是十万精壮的北军将士,虽说整体战力还不是不如刘敏自己麾下的军队,但胜在人多精壮,好好训练一番,也未尝不可能成为一支强军。
    听到刘敏的询问,郭嘉出声道。
    “禀主公,属下已经统计完毕,除了在各部战争中折损两万余人外,因伤致残一万余人,目前十万北军还剩六万多人。
    我按照主公的意思,让各领军将领逐一排查了解,剔除了两万余兵痞和和一万多不愿留在幽州之人,目前得强兵三万,均由于禁将军统领训练”。
    刘敏听郭嘉说完,沉思了一下开口说道。
    “这三万强兵,你们想好说辞没有,毕竟何苗还在此等候”。
    贾诩看其他两人都没开口,便出言道。
    “三万余人都已战死沙场,为守卫边疆壮烈牺牲殉国,尸体已然被异族骑兵践踏得不成样子,都埋葬于大战旁边的万人坑”。
    “要是其他回去的北军说漏嘴怎么办”。
    听贾诩提出这个问题,刘敏觉得还是不妥,继续开口道。
    似乎是想到刘敏会这么问,贾诩当即开口说道。
    “主公不必担心,当时主公在大战来临之前就将所有北军打散,安排各将军统领,两万兵痞都没有被各将军选中,所以根本就不知道具体战况如何。
    至于一万余回去的北军,很多都在见识了三郡的繁华和将军丰厚的军饷,以及战争的惨烈,也都纷纷有了卸甲归田的想法,很多都是因为父母亲人还在家中等候。
    所以才不得不返回,待他们返回家中,接回父母亲人势必会返回幽州生活,就算有即使小部分人会说漏嘴,但是所谓人小势微,说出来的话也为此有人可信”。
    贾诩可谓是汉末最顶尖的心理大师,将人性理解的明明白白,彻彻底底,仿佛任何人在贾诩眼前,就如同赤裸裸的展现在贾诩眼中一样。
    “好,既然文和如此说,那我就放心了”。
    看两件事都已然处理,刘敏便问向戏忠道。
    “志才,我让你留意的事情,现在可有什么进展”。
    在造阳的时候,刘敏对戏忠,王宵,尉缭风说过太平道的事情,如今王宵,尉缭风都已远赴草原任职,所以刘敏就只能问戏忠了。
    毕竟现在已然是光和七年七月底,距离黄巾起义时间只有三个来月了,所以刘敏必须要清楚太平道的动向和发展。
    听刘敏问道,戏忠开口说道。
    “禀主公,我等一返回渔阳就按照主公的意思,立即派出大量人手去打探太平道的事,果然不出主公所料,太平道首领张角以及徒弟等一杆信徒,以符水作为药引,为一众穷苦百姓治病,更是广收教众,宣扬教法。
    据派出去的人传来消息,如今整个太平道遍布大汉十三个州郡,其教众规模不少于一百万之众,还在有源源不断加入的趋势。
    家家供奉大贤良师张角牌位,日夜烧香祈福,张角等人在穷苦百姓心中远胜当今天子”。
    戏忠现在对主公可谓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主公料敌于先,可谓是处处抢占先机,着实让几人自叹不如。
    “渔阳三郡有何动向”。
    听到太平道果真如历史记载一样,刘敏心下大定,不偏离历史轨迹就好,不要因为自己的穿越而使所有事件都偏离历史的轨道,那刘敏料敌于先的先机将会一无是处,再也无法把控历史走向,这是刘敏最为担心的。
    “禀主公,太平道弟子邓茂和程远志带领不少门中弟子在三郡活动,可三郡百姓都丰衣足食,根本不需要所谓的符水治病,因此太平道教众在三郡都是无功而返,收效甚微”。
    听戏忠听负责此三郡的竟是邓茂和程远志,立即来了兴趣。
    此二人作为黄巾在幽州的一方渠帅,一出场就被关羽,张飞二人一人杀了一个,当成了跳板,开启了戎马三国的序幕。
    “哦,那二人现在何处”。
    戏忠听到刘敏如此说,心里也不禁在想主公是不是认识二人,听自己说到二人姓名主公竟然会询问起二人的住址,开口道。
    “禀主公,二人见在此地无法招募到教众,带领太平道众人已于半月前离开,具体去往何处,下属还未传来消息”。
    听到二人离开,刘敏也只是“哦”了一声,也并未有多大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