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李儒说降叛军一
作者:大千世界红尘客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最新章节     
    话说李儒回到自己的住处,看着手中从董卓处拿回来的信息,眉头紧锁,不一会儿就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李文侯,北宫伯玉都是羌人,手底下有湟中义从不下数千,且都是打家劫舍的强人,想来战力必定不弱,而北宫伯玉更是胡人首领,自古以来胡人都是能征善战之辈,北宫伯玉又是其首领,北宫伯玉此人却是比李文侯实力更强。
    韩遂,边章两人在西州一带素有胆识和谋略,使得二人在西凉众多羌人部落中有一定的威望,加之两人心里对眼下生活的不满,对大汉朝廷的失望,因此两人李文侯,北宫伯玉挟持下,半推半就的也就成了叛乱羌人中的另外两位首领,负责统领羌胡联军。
    韩遂韩文约,以自身不俗的谋略和胆识,被羌人冠以九曲黄河之称,其自身才智不比自己少多少,如此人才作为叛军四首领之一,李儒也是很头痛。
    边章出身豪族大户,其自身豪爽的性格和不俗的武艺,才使羌人对其拥护,说白了,边章就是属于莽夫一个,想要对付此人,自己随便一出手即可让边章死无葬身之地。
    李文侯此人,李儒早些年的时候有所耳闻,其人最重许诺和义气,时常会因为所谓的义气,十分慷慨的接济湟中义从的成员,导致自己的生活过得很是窘迫,这也是湟中义从全都死心塌地听命李文侯的重要原因。
    而相比于李文侯本人,北宫伯玉就要显得奸诈贪婪许多,经常会贪墨湟中义从的抚恤和酬劳,让一众湟中义从恨得牙痒痒,要不是李文侯从中周旋,北宫伯玉不知会被湟中义从暴揍了多少次,甚至于有可能被暴怒的湟中义从斩杀当场。
    但是北宫伯玉有个优势是李文侯所没有的,那就是北宫伯玉乃是西凉胡族的首领,其部族更是达到数十万之众,这也是为什么李文侯知道北宫伯玉的所作所为,还依然周旋维护北宫伯玉的原因。
    这次几人的叛乱,就是以北宫伯玉所部的胡人,李文侯的湟中义从,韩遂,和边章所影响的羌人为主,如果要想替岳丈收服这数十万的羌胡族大军,只要将收服北宫伯玉,李文侯收服,到时候就算是素有九曲黄河之称的韩遂也只能跟随到岳丈麾下。
    ……
    “禀报首领,外面来了一人说是首领的故交,想要面见首领”。
    凉州金城外,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之上,李文侯正看着墙上简易的地图思索着,离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也不知北宫伯玉准备得怎么样了,韩遂和边章是否说服了更多的羌人部落一同出兵。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湟中义从士兵的声音。
    “哦,我的故交,有没有说姓谁名谁”。
    李文侯听到是故交前来,一时间也没有想起谁会前来,再说了自己和六千湟中义从驻扎在此才不过短短几天,一直都很隐秘,外人根本没有几人知道,一时间也来了兴趣,开口询问道。
    门卫的湟中义从听到李文侯的询问,开口道。
    “没有,来人只说特地前来送首领一场富贵”。
    听完湟中义从的回答,李文侯沉默半晌,开口道。
    “去将来人带来”。
    “是,首领”。
    不多时,湟中义从便带着一个汉人打扮的男子来到李文侯的营帐,李文侯抬眼看去,只见来人一身汉人文士打扮,年纪三旬左右,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只见这人朝自己一拱手说道。
    “见过李首领”。
    确定这人自己不认识后,李文侯心中的警惕顿时提高了几分,同时右手握住了剑柄,声音冷冷的道。
    “先生,我们好像不认识吧,何来故交一说”。
    看到李文侯的举动,汉人男子丝毫不在意,自顾自的走到桌旁,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这才开口道。
    “都说湟中义从首领李文侯李首领性格豪爽,处事不惊,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听到汉人男子的嘲讽,李文侯也不在意,语气针锋相对的开口道。
    “听闻汉人处事都是彬彬有礼,如此越俎代庖,不请自来岂不有失身份”。
    “哈哈”。
    汉人男子听李文侯的话后,大笑几声,然后对李文侯再次拱手道。
    “李首领还请屏退左右”。
    李文侯看着汉人男子,略一思索,便屏退了左右,看帐中只有自己和李文侯二人后,汉人男子开口道。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乃姓李名儒,字文优,凉州牧董卓帐下的军师,特地前来想送李首领一场富贵”。
    “什么,你就是李儒”?
    听闻眼前之人竟然是凉州牧董卓的军师李儒,不禁为李儒的胆识钦佩。
    “呵呵,不错在下便是李儒”。
    再次得到李儒的承认,李文侯眼神冰冷,手中的长剑直抵李儒喉咙,语气森冷的说道。
    “你今天亲自前来,就不怕我杀了你吗”。
    看到离自己喉咙不足三寸的剑尖,李儒毫无所动,淡淡的开口道。
    “呵呵,李首领,我既然敢来此,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李首领想要取我的性命尽管取就是,不过在李首领取李某性命之前可否听李某说几句”。
    看李儒如此临危不惧,李文侯心里对李儒也是更加敬佩几分,开口道。
    “可以,看你还有什么遗言要交代”。
    话说完,李文侯手中的长剑还是在停留在李儒喉咙三寸之处,只要李儒说错一句话,便立刻让李儒血溅当场。
    李儒见眼下自己的小命就在李文侯的一念之间,当即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
    “李首领起兵叛乱不过就是为了争一时的名利,眼下有一个既不让战火蔓延,又能让李文侯名利双收的机会,不知李首领意下如何”。
    “哦”!
    李文侯听完李儒的话后,也不禁有一丝心动,同时手中的长剑也放下了几分,眼神疑惑的看着李儒。
    看到李文侯如此神态,李儒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继续开口道。
    “如今凉州牧拥兵六万,且都是百战雄兵,对人才求贤若渴,只要是有一定的才能,都会以礼相待,得到满意的安排,只要李首领能够投效,凉州牧必会保举李首领为一将军,照样统领湟中义从,待日后凉州牧更加强大,李首领更是少不得一番功绩”。
    李儒的话语很明白,就是告诉你李文侯,董卓有六万雄兵,且都是百战雄兵,打败你等临时凑起来的乌合之众,还是绰绰有余的。
    只要你等投效,你依然是湟中义从的将军,享受朝廷的俸禄,也不再担心自己叛军的身份。
    李文侯听完李儒的话后,将手中的长剑插回剑鞘,转而目光炯炯的看着李儒开口道。
    “不知道李军师打算如何安顿北宫伯玉,韩遂,边章以及十万羌胡联军”。
    听到李文侯语气上面的转变,李儒知道李文侯心里已经倾向自己,便将和董卓商量好安顿北宫伯玉之人的办法说了出来。
    “李首领尽管放心,北宫首领,韩首领,边首领几人,凉州牧也会像安排李首领一样安排,北宫首领还是和以前一样统领一众胡人,韩首领如果愿意入凉州牧府为官也行,不愿意去州牧府为官,便让其统领一部羌人部落,边首领也是一样,让其统领一部羌人部落。
    凉州牧还会保举你们四人一同为将军,从此你的吃穿用度将由朝廷承担,兵器甲胄朝廷也一并承担”。
    李文侯听完后,也没有说话,默默的沉思着,李儒看李文侯如此也不打扰,毕竟这种大事谁都会思量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