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卞喜终于归来
作者:大千世界红尘客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最新章节     
    在董卓在李儒的谋划下,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数十万大军三个月后,刘敏终于得到了信息,看着手中的信息,刘敏只觉得这短短几十个字重若千金,想不到这三国是越来越乱了。
    如今既刘敏,公孙瓒后,董卓也一跃成为拥兵数十万,人口数百万人的一大诸侯,这比历史上不止是强上了一个等级,特别是他手里的羌人军队和湟中义从,不是公孙瓒手里乌合之众能够相提并论的,其实力甚至可以比肩刘敏自己。
    “哎,头痛啊”
    刘敏放下手中的信息,无奈的摇摇头。
    “文和,卞喜还是没有消息吗”。
    刘敏看向贾栩开口道。
    “回禀主公,自从两年主公让卞喜去江南以后,一直都杳无音信”。
    听到刘敏的问话,贾栩如实的回答道,他心里也不知道卞喜是何情况,整整两年了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更何况卞喜还肩负着将军府的整个情报系统,众人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主公,你说有没有可能,卞喜已经遇害了”。
    郭嘉也出言道。
    刘敏听着两个军师都如此说,心里对卞喜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就在这时,忽听士兵来报。
    “将军,门口有四个人,其中一个说是卞喜,要求面见主公”。
    “什么”?
    “卞喜回来了”?
    “太好了”。
    刘敏,贾诩,郭嘉听到卞喜回来,都抑制不住心里的喜悦。
    还是刘敏最先反应过来,忙开口对士兵说道。
    “快去让卞喜来见我”。
    “是将军”。
    士兵领命出去,不多时,就看到六个人在士兵的带领下,走进大厅当中。
    领头一个骨瘦如柴,满脸沧桑,一双眼睛看到刘敏后,呼得迸射出一道光芒,忙对着刘敏拜倒下去。
    “主公,终于见到你了”。
    卞喜说完,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当即泣不成声。
    “好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刘敏走上前去,双手扶起卞喜,手掌轻轻拍拍卞喜的肩膀,轻声安慰道。
    “主公…”
    “好了好了”。
    卞喜在刘敏的安慰下,收拾了起了情绪,给身后四人介绍刘敏等人道。
    “吕兄,邓兄,霍兄,法兄,马兄这位是车骑将军,也是我的主公”。
    卞喜介绍刘敏给几人认识到到,几人听到卞喜的介绍,忙对刘敏行礼道。
    “我等参见车骑将军”。
    “哈哈哈,几位不必多礼”。
    刘敏说完,伸手虚扶起几人。
    “谢车骑将军”。
    几人在刘敏的虚扶下起身拜谢道。
    “主公,几位军师,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小兄弟是吕蒙吕子明,颍州人氏”。
    卞喜指着旁边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对众人说道。
    众人顺着卞喜的手指看去,只见吕蒙年纪不大,可能是长时间由于营养不良,身材略显消瘦,乍一看就是民间一普通的平凡少年。
    而刘敏听到卞喜说眼前之人便是吕蒙,立刻便引起浓浓的兴趣,无他,只因熟读历史的他知道,这吕蒙的能力有多大,从目不识丁的大头兵,只用了短短十几年时间,摇身一变挤身为为东吴的第二任大都督,更是率军以白衣渡江之策,打败俘虏了威震华夏的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将兵法的运用抬上了另外一个高度。
    “吕蒙小兄弟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刘敏看完吕蒙后,满意的点头称赞道,同时看向吕蒙的眼神满是火热。
    听到车骑将军对于称赞,吕蒙忙回礼口称不敢当。
    接着卞喜又指着吕蒙旁边的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给几人介绍道。
    “这位是陆逊陆伯言,扬州人氏”。
    “这位是霍峻霍仲邈,也是荆州人氏”。
    “这位是马钧马德衡,凉州人氏”。
    卞喜最后指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说道。
    “这位是法正法孝直,也是凉州人氏”。
    听完卞喜的介绍,刘敏便麻了,感觉自己大脑已经不够用了,谁都想不到,眼前这平平无奇的五人,竟是以后三国中风云人物。
    首先是陆逊,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着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曾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在讨伐山越暴乱时,他巧设疑兵,多建部队番号,乘夜进入山谷,到处鸣起军号鼓角之声,造成有干军万马的声势,从心理上瓦解了叛军。
    然后一鼓作气勇猛进击,终于用很少的兵力平息了几万人的山越暴乱。
    巧夺荆州一战,他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全力对付曹操。这样,吕蒙才得以兵不血刃轻取荆州。
    夷陵之战时,陆逊则又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诱敌深入、疲敌师志的战略方针。刘备十万之众来势凶猛。陆逊则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地,把五、六百里的山区让给蜀军。
    待蜀军锐气顿减之时,陆逊巧用火攻大获胜利。从指挥艺术上说,作为一军之帅,陆逊的确是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
    陆逊虽置身行伍,却还有一套治国安民的谋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
    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称他为“神君”。
    他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指出:“峻法严刑,非常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他建议孙权要象西汉刘邦那样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要尽量少动干戈,务以养本保民为要,只有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
    这些主张说明陆逊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
    其次是法正法孝直,别看他现在年纪还小,但是历史上的法正只有刘敏自己心里清楚,他是刘备帐下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谋士,为刘备取益州、夺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备占据益州后,法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法正还与军师将军诸葛亮、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兴业将军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以改变刘璋治下益州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
    汉中被曹操占领。法正审时度势,向刘备献计。他认为曹操一举降伏张鲁,却未继续进攻益州,而留下夏侯渊、张合驻守汉中,一定是内部动乱。
    而夏侯渊、张合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汉中,应该立即发兵夺取汉中。
    这样做,上可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拓展疆土;下可以固守汉中,以为屏障。刘备赞同,于是率领诸将进攻汉中,两军相持一年有余,未出胜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依法正的策略,自阳平关南渡沔水,占领定军山,与率军前来的夏侯渊部对峙。法正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让刘备将万余精兵分作十队,趁夜轮番进攻张合部,并让黄忠带兵埋伏在定军山。
    之后,刘备派兵偷袭走马谷,放火烧毁张合的寨栅,夏侯渊见状,亲自率军前来救援。两军短兵相接,难解难分之际,黄忠率兵突然杀出,夏侯渊猝不及防,被黄忠斩杀,曹军溃败。
    刘备从此占据了汉中之战的主动权,同年夏天,刘备占据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夷陵之战中,蜀军溃败。诸葛亮为此感叹:“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