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欣赏又一年不同的烟火,小弟的艰难
作者:兰草自芬芳   我与我的先生最新章节     
    四弟走了以后,很快就过年了,我就近去慈山市场给二女儿买了过年衣服,一身粉色绸缎外套,衣服上边镶嵌着花朵,褐色的袖子与裤腿,很是漂亮,二女儿也长大了一些,两周岁了。大女儿如意,提前给她从来街里的衣服摊位上买了一件红色的中长上衣,一条浅棕色打底裤,孩子很是喜欢。其它的扎小辫的都不贵,发卡头花,也都买了,我与伟民好说话,都没有准备买新衣服,以往的旧衣服可以了,伟民过年有西服,有大衣。四弟来了还说,“姐姐,你也可以买点衣服。”我说:“算了吧,今年也不怎么能穿,以后吧!”有了孩子,总是想着节约些。如果四弟不走,我们可能去武安市场转转,他能帮着带孩子,伟民看二女儿,大家一起都不累。只是弟弟走了,去了他岳父岳母家里。弟弟还小,刚刚上学毕业,刚刚工作,就有了对象,就成了家,对象看着很好,但是要吃要喝,还有她的家人,小弟总是看着很愁眉,说话也是感觉经济有压力,挣钱少等等话语。弟弟还有了小孩,他很累,要是能在我们家轻松一下,谈谈心事,也许会好点。
    弟弟不在,我们草草过年,每年也没有几个来拜年的,就是邻居男男女女,几个人结伴来问个好,伟民也不出去。他的大儿子带着他的媳妇孩子来一趟,给父亲、爷爷拜个年,我给孩子压岁钱,也没有多少话说,相互客气问候一下,他们待一会就走了。
    我与伟民在家里,别人也不知道我怀孕了,因为我很少出去,冬天天冷,穿的都是大棉袄,我的更是宽大,好像都遮挡住了,反正没人问过我。
    过年孩子都很高兴,他们早早会穿上新衣服,扭过来,扭过去的。大弟来了以后,过年也怕他孤独,就在二十九可心过生日时候,把他们全家人一起叫过来,三十初一都在我们家中,大家一起过个年,初一下午没事了,他们就回去了。我来回还能跑,做饭,捏饺子,炒菜,炖鸡,都做得简单。
    每年过年,初三初四街道体育馆就有活动,初三初四二人转,初五初六唱戏,唱的都是豫剧。初七初八等以后就是观灯,各个分厂单位做好的各种各样的大灯,代表新时代的宇宙飞船灯,过年的属相灯等,都展示在体育馆周围,里里外外,高数十米,灯火辉煌,展览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后。路边有卖各种孩子玩具的,还有各种手提灯笼的,热闹非凡。正月十五晚上七点半,总厂单位组织还会放烟火,四周围村子里的人也都来看,二六七二的工人及家属也出来看,烟花在学校的楼顶上放起,夜里美丽的烟花绽放,一个接一个,红橙黄,二十多分钟,甚至半小时不停地烟花炮竹声,感受如此近的烟花,别有韵味。正月十六、十七还要表演舞龙、耍狮子、耍龙船、耍黄马等等活动,然后正月十七最后一天,十八一切活动结束。节日活动,我也没有落下的看了,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也买了,卖元宵的现场做,黑芝麻的多些,我们也吃了。
    人生美好,女儿也高兴,二女儿更是,带着她特别开心,孩子快快乐乐的,她还不知道自己要当小姐姐了。
    我身体也很好,出去也不太累,伟民经常带着二女儿,走哪里都不愿意留下,“爸爸出去,你出去吗?”女儿也总是睁大眼睛说:“去,去去!”二女儿非常可爱,穿着过年的新衣服,扎着小小的小辫子,精神的很,走起路来一路小跑,也不摔倒,还稳稳当当的。我抬眼,孩子的身影定格了一下,让我永远记住一个瞬间孩子的美好……
    正月十五过后,我的身体越来越沉重,我心情平静还好。小弟过了初六辞去了他原来的工作,去北京了,我很想他,但是他已经有家了,不再是单纯只有自己的弟弟。他去北京,但是孩子、媳妇怎么办?在娘家还是在自己家?谁照看他们?
    弟弟与我说,因为妻子,他还与学校闹了矛盾。弟弟自己怎样都好说,他有了媳妇、孩子,已经有了家,他自己就会想着怎样能多赚钱,怎样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怎样能到陌生独立的城市自立。弟弟从小都是非常乖巧的性格,非常懂事,不让人说自己就会做的很好,因为媳妇,他竟然与学校闹了矛盾。学校老师看中了他的能干,不然即使工资不高,也不会要,给他的工资一个月四百元,如果还留下,可以校长领导一起去广州考察,回来后工资可以涨到六百元。可惜,弟弟不愿意去了,因为我不了解情况,感觉很好,可是也没法劝说,总感觉弟弟的决定就是最好的,他一定想明白了,不然他不会轻易离开或者走,他想好了的,一般是没法再改变的。如果六百元的工资,租房费用四百,剩下的工资也可以生活,只要不浪费,都过得去。因为我与伟民,伟民只有七百元多一点的退休工资,好几年好多事,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弟弟夫妻,加一个孩子,勉强六百元也能过的去。我父亲提前病休在家,一个月一百到三百元的工资,大家都做点事,父母种点地,生活好些。我呢,伟民工资以外,在药房上班两年,两个孩子上幼儿园,需要一个月五百多元,弟弟每次会少给一两个月的幼儿园费用。所以大家生活都很紧张,没有结余。小弟想去北京,想多赚点钱,想求更好的发展,但是现实很残酷,他一个人去北京,只有伟民很担心,父母不知道情况,只是知道孩子上学,上的是大专,学的知识最多,应该去哪里也没有问题,父亲因为退休工资也不多,母亲身体原因,也不养猪了,种点地够家里生活就不错了。父母也经常帮助大弟,还有三弟,之前供小弟上学,父母省吃俭用,才有一点结余。父亲因为经常给人针灸拔罐,不要钱,人缘很好,父亲也念佛学佛了,有人针灸条件好的,会给父亲一点费用,或多或少,父母生活花销不多,另外这些也够父母生活了。二弟聪明能干,自己到了这个城市不远远的村子以后,一般不让父母管。小弟这里,也知道父母情况,一般也不找父母,父母不了解他的压力,也不问他的事,如此,小弟就很难,虽然我知道,但是我两个孩子,又要生养第三个了,小弟也知道我情况,他谁也不给谁添麻烦,自己再艰难,也是自己在强力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