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炫耀
作者:柳问涓   八零肥妻觉醒了最新章节     
    早年间,顾小玲尚与谢婶子维持表面的和气时,经常从婆家带回东西补贴自家,但随着两人关系的破裂,这种额外的“福利”便戛然而止。
    而这些年,顾小玲自己的日子也不怎么如意,愈发频繁地想要借助娘家的势力翻身。
    顾家对此有所顾虑,担心顾小玲和其妹顾婷婷的过分依赖,于是逐渐减少了与这对姐妹的往来,与谢家的联系也随之变得更加稀薄。
    此时此刻,顾大婶的话语中不无讥讽,直戳谢婶子的痛处:“孩子们若还需要你们扶持,那这大学岂不是白上了?再说,孩子们接你们去京市享福怎么就成了添麻烦?你们可是他们的亲生父母,孩子们有出息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谢婶子闻言,眼眸一凝,正欲反驳,却不料顾大婶再次抢先一步,用一种仿佛发现惊天秘密般的语气继续说道:“难不成孩子们念了大学,就不想赡养二老了?这世道,富了就忘了根的人还真不少,你们二老可别也变成那种人啊?”
    这话锋利如刀,直指人心,顿时让空气凝结。
    顾大婶故作姿态,眼角余光扫过谢婶子那气得扭曲的面容,心头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得意。
    她刻意拉长语调,仿佛在品味自己话语中的每一个字:“说起来,这会儿大学应该已经放假了吧?你们家老二那一大家子,怎么至今还没回来筹备过年呢?难道今年又打算在外头过了?我记得去年她刚踏入大学门槛,就迫不及待地领着全家人去京市过大年了。今年若是再不归来……”
    这一席话,字字句句间都暗藏着对许秀芳一家淡忘亲情的指责与暗示,如同无声的箭矢,直刺人心。
    不待谢婶子回话,顾大婶又继续道:“对了,今年那位考上大学的小学吴老师,好像已经回来了吧?我家孙子告诉我,她回乡后还不忘去小学探望那些学生们。”
    这话里藏着另一层意思,无异于讽刺吴老师尚且记得回馈故土,反观谢翊与许秀芳这对夫妇,却对双亲不闻不问,冷酷无情。
    谢婶子终是忍无可忍,厉声反驳:“你这话怎说得出口?
    小吴老师本就是县城中人,过年回趟老家,顺便去看看昔日教过的孩子有何不妥?
    我家儿媳自小在京都长大,十几年未归,如今趁着假期陪伴二老过个团圆年,何错之有?
    哪有不认亲的道理?
    啊?
    若是不念旧情,她又怎会月月寄钱、写信,甚至连家乡难得的好物都不忘捎回来?”
    “月月寄钱、写信,还捎东西?”
    顾大婶脸上写着不相信:“这事儿我怎从未听说?”
    事实上,许秀芳这一年从未间断过对谢父谢母的挂念,每月必有物品寄回家中。
    按说此事瞒不了邻里乡亲,但因谢家大女儿怀孕产子,谢婶子几乎每周都要进城探望,许秀芳寄来的包裹,也就顺道由谢婶子自邮局带回,乡亲们都以为是冯东岭和谢春燕的心意,压根不曾联想到许秀芳夫妇身上。
    谢婶子曾因许秀芳和大宝的金榜题名而在村里风光一时,待两人返京后,谢父便告诫她行事应低调,勿给子女增添无谓的负担。
    于是乎,谢婶子近来行事愈发谨慎,对于许秀芳夫妇每月寄物之事并未大肆张扬。
    谁料,这份苦心营造的低调,竟意外招致了乡邻们的误会!
    谢婶子目光扫视周围,发现不少人都持有相似的看法,心头不由一阵悲凉。
    “你算哪门子的长辈,非得事事通报给你不成?”
    谢婶子怒火中烧,言辞尖锐,“告诉你,是怕你惦记着我们家的那点好处吗?”
    顾大婶面色铁青,与她同声共气的几位也是面露尴尬。
    然而,谢婶子的激烈反驳,在顾大婶眼中反而成了欲盖弥彰,她更加确信谢婶子所言不过是维护颜面之举,心底对谢婶子的儿子儿媳嗤之以鼻。
    恰在此刻,一阵悦耳的自行车铃声打破了场中的紧张气氛。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着军绿色制服、头戴嵌有五角星的帽子、背后背着大邮包的邮递员骑车而来,后座上还固定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
    谢婶子一眼认出了来者,眼神一亮,忙将手中的编织袋塞给谢叔,自己则三步并作两步奔了过去。
    邮递员已开始高声呼唤:“谢婶子,谢婶子在哪儿呢?”
    “哎,来了来了!”
    谢婶子挥着手,拨开人群,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走近,“是不是我家儿媳妇又寄东西回来了?”
    她的嗓音清亮,穿透力十足!
    往昔,谢婶子每月少不得要往返邮局一二趟,邮局里的工作人员早已将她熟识,偶尔不忙时还会寒暄几句。
    谢婶子天生藏不住事儿,在村中不能随意炫耀,早憋得难受。
    一旦置身邮局这相对陌生的环境,她哪还按捺得住,逢人便夸自家儿媳如何孝顺贴心,对家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在她的描述中,许秀芳几乎是世界上最好的儿媳,任凭是谁听了都不免印象深刻。
    “没错!”
    年轻的邮递员笑着答道,“东西前两天就到了,我想着您跟以往一样,每月总会准时来取,结果一直没见您人影。今天我恰好路过,就给您亲自送来了。到了您家,家里人说您来搬运粮食,我想这包裹还是亲手交给您比较好,就直接找过来了!”
    一听说是许秀芳寄来的,周围人群纷纷伸长脖子,好奇地围观,就连领取粮食的事也暂时抛诸脑后。
    “哎呀,真是麻烦你了,太感谢了!”
    谢婶子一拍手,声音爽朗,笑容满面,眼角几乎都要弯成月牙状,故意又问了一句,“这次她又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
    邮递员浑然不知谢婶子的心思,只实话实说道:“一张三十元的汇款单,还有一个包裹!”
    人群中顿时响起细碎的惊呼声:“三十块钱?每个月都寄?”
    许秀芳其实并未每月寄钱,很多时候寄的都是家乡稀缺的食品。
    因她离家前已给二老留下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财,但春节将至,额外寄些钱聊表孝心总是应当的。
    谢婶子却没有解释这些细枝末节。
    原本她顾虑过分高调不妥,所以从不曾提及老二一家寄物返乡之事,没想到这反倒让邻里误认为是孩子上了大学便忘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