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炎黄号飞船难度最大的就是回收阶段,所以此刻大家的心情也是最紧张的。
“不要紧张!只要按照我们的既定程序来,它是肯定不会出问题的!”
看着地面控制中心大屏幕上飞船的各项数据,林晨反倒是信心满满。
“话虽这样说,只是不到最后,一切都是未知的!”
李浩同样紧盯着屏幕上的炎黄号飞船说道。
不过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仅仅不到两分钟,炎黄号飞船便稳稳的降落在回收场。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这一刻,地面指挥中心内,再次爆发出了激动的欢呼声!
林晨同样高兴的鼓起了掌声。
炎黄号飞船的试飞成功,基本上为发射炎黄一号火箭扫清了障碍。
这意味着只要有需要,炎黄一号火箭随时都能组装发射。
当然,林晨暂时并不着急。
为了稳妥起见,接下来还要对一级推进器和炎黄号飞船继续进行试飞实验收集更多的数据。
直到确认没什么隐患了之后,才会让炎黄一号正式发射。
与此同时。
晨曦火箭发射场的观众、媒体、直播间的观众、电视机前的观众在飞船稳稳的降落在了发射场后,再次欢呼了起来。
他们再次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启!
正如林晨所说宇宙大航海时代真的要来了!
低廉的发射成本、近乎夸张的运载能力,无不为人类步入宇宙时代奠定了基础。
这一刻,林晨和晨曦航天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好像我们的那头猪生命堪忧啊!”
在众人狂欢过后,林晨看着飞船内奄奄一息的二师兄,悠悠的叹了一口气。
“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从它身上的监控仪器显示,它的生命特征还算稳定,不过应该是有点骨折了!”
李浩笑着回应道。
在那么高的加速度之下,受过训练的人如果不穿抗荷服都受不了,更何况一头猪。
这头猪没死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你们一会根据它的情况做个数据分析,另外找个兽医给它做个全身检查,如果没什么大碍就养起来吧,好歹也是我们的功臣!”
虽说是头猪,但好歹也是一头有功的猪,就当吉祥物养着吧,反正也不缺那点饲料钱。
说不定下次火箭首飞还要把它送到外太空呢!
让它成为猪史上的航天第一猪,也不枉它白活一世!
猪:你人还怪好哩!
晨曦航天的炎黄号飞船的试飞成功,再次成为了各大媒体网站的热点新闻,几乎所有官媒都对这次飞船的试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当晚的央视新闻中,也为此着重报道了十几分钟。
至于其他小媒体,那更是可劲儿的吹,似乎下一刻人类就要冲出太阳系了。
林晨更是被他们吹成了21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科学家。
有人甚至认为他可以和爱因斯坦、牛顿相比。
林晨:“……”
虽然媒体、粉丝们的吹捧让林晨心花怒放,但是最为高兴的还是晨曦网络科技公司股价的大涨。
从最低价的98美元,仅仅三天时间,股价就涨到了160美元,甚至比第一次重型火箭推进器试飞成功时的股价还要高,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犹如过山车一样的股价涨跌幅度,让股民们又爱又恨。
特别是那些喜欢做杠杆的股民。
押对一次就足以让他们财富自由,但是押错一次也足以让他们陷入万丈深渊。
所以几乎每天都能从华尔街日报的新闻中看到有人因此发了财,有人因此跳了楼。
看到如此夸张的股价,林晨也忍不住再次发布公告宣布将要减持2.63%的股份用于投资核聚变产业。
虽然明知道股价会在火箭发射时达到最高峰,但是林晨目前还持有37.63的股份。
林晨的目标是在退市前,将手中的股票降低到15%到20%这个区间。
所以如果这次不趁机套现一部分,猴年马月才能套完。
毕竟现在公司的市值太夸张了,即便是2.63%也足足让林晨套现了109亿美元!
对于林晨的这个减持公告,大家也没在意。
毕竟投资核聚变嘛,没有足够的钱怎么能行呢!
再说了,有了林晨私人的投资,大家对于核聚变工程也更有信心了。
他总不可能拿自己的钱去打水漂吧?
就这样,晨曦网络科技公司的股价在林晨套现后,非但没跌,竟然还涨了一点。
这让林晨大呼看不懂!
11月7日。
晨曦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公布了公司股东变动事项。
晨曦网络科技公司原本持有的100%股份降到了50%,林晨投资了100亿占了另外的50%。
看到林晨真金白银的投入后,大家更放心了。
瞧瞧,什么是实干家?
这就是!
一时间,林晨的风头无二。
只是大家都选择性的忽略了,林晨已经从美股套现了416亿美元。
而林晨仅仅付出了12.63%的股份。
这简直太夸张了。
晨曦网络科技公司截止到10月份的营收也不过才140亿人民币,净利润也不过才90亿左右。
根据内部预测,今年的利润应该在100亿左右。
即便是按照20倍市盈率来算,它的市值也不会超过2000亿人民币。换算成美元的话就是285亿美元。
但是,林晨仅仅炒作了一些和公司主营业务毫不相关的航天概念,公司的市值竟然达到了4200亿美元!
比上个月福布斯给晨曦电子通讯科技公司的估值还高了五百多亿美元!
这你敢信?
要知道晨曦电子通讯科技公司的营收和利润是晨曦网络科技公司的几十倍。
这让林晨不由得再次感慨,还是搞金融来钱快!
也怪不得老美热衷于搞金融,这可比搞实业来钱快多了!
这一刻,林晨恨不得把晨曦航天也搞到美股上市,说不定第一家万亿美元的企业就诞生了。
当然,这点只是想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