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从树欲静而风不止到树大招风!
作者:陆河山的安千君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最新章节     
    见事情商议得也差不多了,
    正好母亲太子妃吕氏也派人召自己过去,
    朱允炆自然是不敢怠慢,
    黄子澄和齐泰也自觉地起身,说道。
    “殿下,太子妃夤夜有请,必有要事。”
    “这边方案既定,我等自然会去活动起来了。”
    “我等就先告退了。”
    朱允炆微微颔首,轻声说道。
    “好!那就有劳黄师傅、齐大人了。”
    随即和黄、齐二人一起走到门口,互相躬身施礼道别。
    他快步走向东宫内院,不多时便来到太子妃吕氏所居住的寝殿。
    进门问礼请安之后,吕氏就屏退左右,独留母子二人说话。
    “母妃,有何事急着召儿臣前来?”
    朱允炆见侍从宫人已经带上了门,脚步声远去,遂开口问道。
    “是允熥的事,常家兄弟好像和他,还有联系。”
    吕氏忧心忡忡地开口回答道。
    朱允炆听到吕氏说的常家兄弟和朱允熥有联系,顿时眉毛就差皱在一起了。
    一想起同为嫡出的三弟朱允熥,
    朱允炆心结的怎么也打不开,
    他是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
    在出生时自己的生母吕氏只是太子的侧妃,
    也就是说他朱允炆生下来只是庶子,而且是庶长子,
    因为嫡母常氏已经生了他大哥嫡长子朱雄英,
    嫡母常氏之后又生下了他的三弟嫡次子朱允熥,
    可随着嫡母常氏,他大哥朱雄英相继病故,
    他的母妃吕氏被皇爷爷恩准转正,成为真正的太子妃,
    相应地,他自己也子凭母贵,扶摇直上,
    从朱标的庶长子,一跃成为嫡长子,而三弟朱允熥则依然是嫡次子。
    不过那时候三弟年纪尚小,不懂得这其中的意义。
    可随着年岁渐长,他的母族常家出现围着他进行运作的苗头。
    常家可是开国武勋开平王常遇春的门第,
    现在的凉国公蓝玉,也是因为是常遇春的小舅子才有机会冒头。
    常升、常森兄弟又在暗中和三弟在私下串联,
    现在这个节骨眼,
    这消息令他不由地警惕起来。
    吕氏见自己的儿子眉头紧皱,表情凝重一言不发,
    伸手轻轻摇了一下他手臂,担心地问道。
    “允炆,你怎么了?不要吓为娘。”
    朱允炆听到吕氏的话,缓过神来轻声回应道。
    “母妃,儿臣没事。”
    “允熥和常家兄弟的事,您不必担心。”
    “该怎么做儿臣心里有数。”
    吕氏欣慰地点点头,
    允炆这一阵子的确是长大了很多,
    至少学会沉住气了,
    如果换以前,肯定是会立马跳脚着,喊去找黄师傅、齐师傅一起商议办法了。
    “嗯,这件事你心中有个数就好。”
    “现在你虽是圣上钦定的皇太孙,大明的储君。”
    “可毕竟根基不稳,你一定要时刻警惕。”
    朱允炆握着吕氏的手,柔声说道。
    “母妃,儿臣清楚的。”
    “儿臣只要一切行事都按皇爷爷圣意来,就不会有什么事。”
    “皇爷爷最近开始让儿臣参与政事,加快历练儿臣了。”
    “今天他老人家还指派儿臣去主持科举北榜录仕的差事。”
    吕氏虽身处东宫内院,但也通过耳目时刻关注朝堂局势,
    今日早朝之上的发生事情以及朱允炆的动向,她都一清二楚。
    不过能亲耳听到儿子和她分享这个消息,她也是心中一暖。
    “这是天大的好事,你皇爷爷赐予你施恩臣子的机会,你要好好把握住。”
    “另外,有新官员进来,那么就会有旧官员被清理出去。”
    “你也要把握住机会,想办法力保那些与你交好的,替换掉那些不同心。”
    朱允炆一听,叹了一口气,说道。
    “儿臣明白!一定会尽全力去保刘师傅的。”
    “像那些不能与儿臣同心的,儿臣自会有办法让他们离开现在的位置。”
    吕氏闻言甚是欣喜,自己的儿子真的成长了。
    与此同时,
    东宫的另一侧宫殿,
    身穿便服的朱允熥正独自一个人坐在桌前,盘算着自己的出路。
    以前他还小,和兄长朱允炆并无多大的隔阂。
    可随着年岁渐长,
    加上兄长被封为皇太孙,
    他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兄长对他的疏离,还有排挤。
    甚至他也能感受到整个东宫上下,都对他存有的敌意。
    虽然他自小是由吕氏抚养长大,各种吃穿用度从来没有短过,
    待遇甚至比吕氏亲生的老四朱允熞、老五朱允熙还要好一些。
    可他明白,这都是为了让皇爷爷安心,还有就是想把他养废了。
    所以他“投其所好”,也在人前表现地唯唯诺诺,与皇爷爷为数不多的接触时,也不敢表现得太抢眼,生怕引起吕氏和太孙的忌惮,
    他藏拙工作一直做得很好,只想安稳地过日子。
    结果今天下午外出时,居然“偶遇”常家兄弟——也是他的亲舅舅们,
    天下哪有那么多偶遇,必是他们故意找机会想见他。
    但是他却不敢和他们多说什么,只是简单的寒暄问候。
    朱允熥思及此,喃喃感慨道。
    “大位明明已定,”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
    “现在是多事之秋,孤真不想参与你们的事情。”
    “只希望能做个太平王爷,安稳地度过此生。”
    ······
    开国公府,
    常升和常森兄弟也在书房,商议着朝堂局势。
    “兄长,今天我们贸然去接触允熥会不会太鲁莽了?”
    今日下午,他们刻意去“偶遇”朱允熥,常森是极力反对的。
    他是被兄长常升,蒙骗说有其他事情,到了地方才发现朱允熥在那里。
    也只得硬着头皮,随兄长和朱允熥寒暄交流。
    可这样的事情岂能瞒得过有心人。
    常升却开口说道。
    “我就是故意和允熥相见的,”
    “一来么,是再试探试探他,看他到底有啥想法,”
    “只可惜他还是一直与世无争的样子。”
    “二来么,今天早朝你也看到了,圣上摆明了要借机整治朝堂,为那个庶出子铺路。”
    “今天是借着科举南北榜案,大抓特抓那些跳出来站队的文官。”
    “明天就会对着我们这些武勋动手。”
    “我们必须早做打算!”
    “我已经把今日朝堂上的情况,写了书信传讯给舅舅了,让他好有个准备。”
    常森听着兄长所说,他很是担忧,但他却没法反驳,只得叹气道。
    “兄长,你说的对,我们这些武勋对朱允炆的威胁太大了。”
    “我开平王府的门楣,还是有点太大了,虽然自父王早逝、长姐也早逝到长兄(即常茂,)郑国公爵位被废黜,一路都是走下坡路。”
    “再到兄长您承袭爵位改封为开国公,算是止住颓势。”
    “还有舅舅做了凉国公,又给提振了一把。”
    “我们都是允熥的母族,我们今天跑去说支持那朱允炆,他都不会信,更何况英明如圣上。”
    常森这一番分析,算是说到常升的心里去了,他微眯着眼说道。
    “树大招风,有时候我们也是身不由己。”
    “当年胡党一案,我淮西那么多侯伯勋贵被牵连族灭了,”
    “往事历历在目,我们绝对不能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