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大人和次辅大人稍微释怀了一些,原来君王并非无道,只是年纪尚轻!他们意识到自己之前过于严格要求这位才十七岁的少年君王了。在暖阁或是湖心亭议政之时,陛下总是保持侧面或背对着大家,露出成熟稳重的目光,很少显现出年轻人应有的稚气。
他们都曾自然而然地将陛下视为一个成熟的、明智的君主,争论不休且坚决不让步。但现在看来,他们这样做其实也是欺负陛下年纪小。
“陛下今年才十六岁啊。”次辅大人突然清醒过来,内心充满了自我责备,觉得自己管得太宽泛、太多余了。
无论在哪里,不管是暖阁内还是湖心亭边,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陛下总是保持着一副成人的样子。他处理政务老练沉稳,以至于两位辅国大臣都将他当作了已经成年的贤明君主。
不过,开饭馆的事引起了很多人的疑问,对此,有必要说明一下:朱由校和张嫣都只有十六七岁,如果他们做事事事都严格遵循礼制礼法,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有些读者可能会提到朱由校经历两世已有三四十岁的人生经验,但这世上哪个人不会有点意外和嬉戏呢?
事情讲清楚后,首辅大人和次辅大人心中的隔阂减轻了不少。他们明白,年轻的君王是可以被理解和宽容的,君王有权责备臣子,但臣子们又何时见过苛责君王的呢?那就顺着陛下和娘娘的意思办吧,毕竟朝廷中有内阁,还有众多官员可以辅佐。
喝完茶,忽然传来消息:“洛阳令紧急通报,程家已被诛灭!”
首辅大人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抽出一份加密公文,放在了茶几上,次辅大人率先查看,接着是指挥使大人。
看过公文后,指挥使大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赞叹道:“洛阳可是历经十三朝的古都,平时人流量巨大,想要在那里秘密行动并封锁消息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何阁老手下有五千精锐之士,其中锦衣卫和东厂各占一半。理论上来说,无论是刘侨(锦衣卫指挥使)还是赵靖忠(东厂代理厂督),都应该最先得到这类重大消息。然而直至此刻,在内阁收到的消息中才得知此事,显然何阁老有意为之。
短时间内收服五千精锐,并确保情报工作滴水不漏,这样的手腕,指挥使大人自愧不如。然而,仅仅是封锁洛阳城这一手,便彻底击垮了指挥使大人最后一点傲气。
公文中描述,何阁老下令封锁洛阳,只准进不准出,看似简单,实则操作起来异常艰难。洛阳自汉代以来便是华夏的重要城市,许多权贵富豪在此居住或做生意,随便挑一个人出来,祖辈都颇具地位。
即便如此,何阁老仍然成功封锁了洛阳城,这其中必定沾满了鲜血。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竟展现出如同杀神般的威严。
杀人者有罪,屠万人者为王;屠得九百万,方称雄中之雄!
或许何阁老这辈子都无法成为一方霸主,但他被人称为“人王”,恐怕名副其实。江南和京城的叛乱,以及诛杀了程、朱两大圣人世家,这些事件名义上都是由何阁老主导,所牵涉到的死亡人数远超百万。
“第七道金牌已于昨日下达!”
首辅大人叹了口气,想到那位既是老师又是朋友又是同事的人,心中既羡慕又惋惜。目前,十三道金牌正一一递到何阁老手中,正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金牌对他而言并无任何效力。
违抗皇命,无视禁禁令,这无疑是一条必死之路。然而,有人却选择了这条道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以前,首辅大人表面上尊重四位执政大臣,心底却暗骂何阁老是个泥塑木雕的家伙,身为官员却不贪婪,虽然看似清高,但其实做个贪官污吏,也能像书里写的那样,获得财富和美人。如今他发现自己错了,何阁老只是在等待时机,等待能一举扫除国家弊病的时机,为此他已经等待了四十多年,真是不易啊。
“程家和朱家并不冤枉,何阁老是以整个家族的命运去对抗圣人世家,真是太狠了!”
指挥使大人咂舌惊叹,碰上这样一个拼命三郎式的对手,任何人都难以抵挡。
做人对自己狠才是真狠。
“如果我没有记错,那所谓的十三道金牌其实是十三道免死金牌,能救人于死地的免死金牌!”
次辅大人抚摸着自己乌黑的长须,眼神闪烁,脑筋快速转动。“特别是那些因为牵连而犯罪的人,持有金牌就可以免于死罪。”
“嗯?”
首辅大人和指挥使大人都愣住了,开始仔细回想当初颁发金牌的情况。
实际上,这十三道金牌并非召回前线将领的命令,而是具有奖励性质的金书铁券——也就是丹书铁券。自汉高祖刘邦时期起,丹书铁券就被赋予了免死、免罪的功效,因此有了免死金牌之称。
历史上,历朝历代召回前线将领的金牌诏令,大多沿用了带有奖赏性质的金书铁券,以此避免影响军心士气,减少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
如果这连续下达的十三道金牌相当于十三张免死金牌,也许不能保证何阁老本人安然无恙,但至少能让何家留下一些正统血脉后代!
“这恐怕是内阁出了差错!”
首席辅政大臣恍然大悟,皱眉说道:“当时为了召回何阁老,我们不只是慌了手脚,内阁也乱了阵脚,竟然用错了令牌!”
“确实是这样!”
次席辅政大臣无奈地苦笑,这才想起当初内阁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这是什么意思?”
指挥使大人听得一头雾水!
刚才还在谈论免死金牌的事,现在又说令牌用错了!
这群读书人说话真是能把人气死!
“是这样的,宋朝以前,皇帝要召回前线将领大多是通过圣旨的方式,一道不够就再来一道,再不行甚至会派出刀斧手直接去杀掉将领。
虽说用金牌作为召回令的规定一直存在,但实际上采用这种方法的皇帝并不多。”
首席辅政大臣理清思绪后解释道:“然而到了宋朝,抗金名将岳飞功高震主,且声望极高,宋高宗赵构不敢用强硬的圣旨逼迫他,只能选择相对温和的金牌召回令。
但是,宋高宗很精明,选择用朱漆金字木质令牌作为召回岳飞的金牌,而签发金牌的人正是宋高宗本人。
可是那天在湖心亭,陛下把金牌召回令的事情交给了内阁处理,内阁又觉得事情紧急,于是就想快点颁发金牌。
因此,授予何阁老的那些金牌,是真的!”
指挥使大人听了,无言以对。
这件事做得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那金牌还要不要继续颁发下去?”
次席辅政大臣接着提出了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
现在已经颁发了七道金牌,内阁手里还剩下六道呢!
如果不继续颁发,那么君主的脸面就会扫地;
但如果继续颁发,岂不是明摆着要把金牌送给何阁老吗?
“继续颁发!”
指挥使大人咬紧牙关,嘴角微微抽搐道:“之前的疏忽就不计较了,接下来的六道金牌,由锦衣卫负责制作,同样是朱漆金字木质令牌,由内阁来签署发布。”
无论如何,君主的颜面绝对不能丢!
只要何阁老一天不回来,那么就必须有条不紊地颁发完这十三道金牌!
哪怕吃下的门牙也要自己吞进肚子里去!
“行!”
次席辅政大臣一口答应下来,但他嘴角的笑容怎么也掩盖不住。
首席辅政大臣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已然明了。
金牌之事暂告一段落!
三人心头都非常沉重。
正如指挥使大人所说,何宗彦真的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和圣人家族玩儿!
七个嫡系子孙,或许就是对为国家忠诚至死者最好的回馈了。
“换个话题聊聊吧!”
次席辅政大臣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抽出一份关于山西的紧急报告,笑着说:“无烟煤的开采进展非常顺利,不分昼夜地挖掘,目前已经完成了千万吨的开采工作,随时可以运输到全国各地!
据大同镇镇抚孙传庭以及副史史可法汇报,预计年前可以完成预定的目标!
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我国的百姓再也不必忍受严冬的寒冷!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小问题,魏总管离开山西时太过匆忙,并没有安排合适的人选在国内销售无烟煤。
而现在魏总管又失踪了,为了避免耽误无烟煤的销售事宜,大同镇请求陛下指派新的负责人前往山西主持大局。”
茫茫沙漠之中,风沙弥漫!
大总管逃入沙漠很容易,想要再出来就难多了,就算能出来,也很容易被赵靖忠那一百多位手持神器的刺客发现并追踪到踪迹!
这样一来,大总管在年前回到京城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为了不耽误无烟煤的事情,确实应该派遣一位主要负责人前往山西。
“刘指挥使,大漠那边有没有确切的消息传来?”
当然,在做出决定之前,首席辅政大臣先询问了一下专业人士,否则被打脸的话,面子上会很难堪啊!
锦衣卫遍布全国各个角落,九边十一镇,每一个镇都有数千人驻扎,如果指挥使大人有确切的消息,内阁就可以不用再为此事操心了。
“没有!”
指挥使大人摇了摇头,苦笑地回答道:“我国边境地带危机四伏,锦衣卫并没有两位辅政大臣想象中的那样神通广大!”
目前锦衣卫的活动范围仍局限在国内。
指挥使大人的计划是在蓟辽战事结束后,反攻草原之时,再将情报网络扩展到国外。
“既然这样,那我就去暖阁向陛下汇报此事吧!”
首席辅政大臣起身,微笑着说道:“正好也可以将金牌的事情告诉陛下。
虽然免死金牌很好,但最终决定免死金牌是否有效的,还是得看陛下的意思啊!”
最后这句话说完,首席辅政大臣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次席辅政大臣,然后离开了内阁室。
免死金牌!
在大明朝廷里,免死金牌发放了很多,但实际上真正起到免死效果的又能有多少人呢?
唉,真是个忙碌的命运啊!
……
暖阁内,
“这么说来,那七道真正的金牌,是次席辅政大臣故意为之?”
正在使用墨家尺测量木材的朱由校放下手中的活计,转身问道。
对于何宗彦的事,朱由校始终牵挂于心,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为他开脱罪责的方法。
现在看来,已经有人提前替他做了这件事!
“真是年轻啊!”
看着皇上的容貌,首席辅政大臣不由得低声感叹了一句。
“您说什么?”
一心二用的朱由校并未听清楚首席辅政大臣的低语,缓过神来追问。
“臣是在想该如何帮中涵脱罪!”
既然已经坦诚相见,首席辅政大臣也就不再隐瞒内心所想,离开了黄花梨木墩子,叩首禀报道:“中涵同情何阁老为国家粉身碎骨的精神,感动于他的忠义无双,才用了发放真金牌的方式来表达敬意,希望陛下能慈悲为怀!”
不管怎样,次辅大人的行为真是大胆至极啊,竟然用正品冒充次品!
首辅大人了解老朋友的心思,但是这件事必须先跟陛下坦诚相告,也算是提前打招呼。
这件事是隐瞒不住的,等到皇家的事情处理完毕,何阁老恐怕是要名誉扫地,到时候真的金牌露面,百官必然哗然,内阁会陷入尴尬,陛下也会无可奈何!
如果追查起来,次辅大人肯定是逃不过去的,士人阶层和众多官员都会群起攻击,那情况就会变得非常危险了!
\"责备内阁,并且罚俸三年!\"
尽管朱由校的心情不错,但他依然保持应有的严肃态度,冷冷地说:\"这次失职过错,次辅大人需写一份自我检讨书,在朝会上公开朗读,以此警示他人。\"
\"微臣感谢陛下的宽恕!\"
首辅大人愣了一下,接着看到了陛下眼中蕴含的笑容,便再次叩首表示感谢。
重举轻放!
申斥内阁官员,在秦汉唐宋时期,被申斥的官员往往会选择自杀以示对皇帝和朝廷的忠诚。然而在大明王朝,从未有过因申斥而闹得死去活来的例子,尤其是在天启年间,朱由校都已经记不清楚自己申斥了多少官员了!
罚俸,对于身为国朝次辅的人来说,根本不在乎,因为他的门生遍及全国,再加上各种礼物如冰敬、炭敬,以及逢年过节收到的礼品,这些收入远远超过他的俸禄。
至于自我检讨书,不就是在丢脸嘛,内阁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
自从最初文渊阁大学士朱国祚涉足风月场所,再到内阁大学士韩p草菅人命,内阁颜面早已荡然无存!
\"还有什么其他事情吗?\"
看到首辅大人领会了意图,朱由校笑了笑,转身继续测量木材,此刻他心情愉快,看什么都很顺眼。
\"还有一件关于无烟煤的事宜。\"
\"无烟煤?\"
\"无烟煤已经开采了千万吨,现在魏总管失踪,大同镇镇抚孙传庭和副史史可法联合上书,请求陛下派出新的主事官员前往山西,负责向我国百姓销售无烟煤事宜。\"
\"首辅大人有何合适的人选推荐呢?\"
朱由校非常重视无烟煤的问题,原本派魏忠去山西建设钱庄,谁知出了乱子,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到合适人选。
\"司里监提督曹化淳,可以考虑一下。\"
作为下属,首辅大人很好地揣摩了上级的意思,陛下刚问完,他就立即给出了回答。
不过,这么做也有不妥之处,总是会让陛下觉得过于刻意,像是在推荐自己的心腹。
实际上也是如此,曹化淳虽然是太监,但他在诗词书画方面样样精通,平日里与首辅大人关系密切。
\"曹化淳吗?\"
朱由校的脸上掠过一丝微妙的表情。
对于这位太监,他还是有一定印象的,确实有能力胜任山西钱庄主事的职务。
但是,曹化淳和魏忠可是死敌,在司礼监里几乎是对立的状态,一直互相争斗。
长久以来,由于魏忠的强势,曹化淳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生活相当艰难。倘若这时曹化淳趁机跑到山西,接手魏忠在那里的一切建设和管理,等魏忠回来得知这个消息,一定会很有意思呢!
\"批准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