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盖房
作者:三月暖扬   魂穿八零之我哥哥一点都不傻最新章节     
    今天她看的那个棉布就是觉得可以做床品四件套。
    床品在后世多受欢迎她可是知道的。
    哪家不得有个十套八套的,但凡出了新款式,就是用不过来,也得在囤一套。
    虽然现在农村大多都是土炕,但是镇上省城现在睡的都已经是床了,所以她很确定,床品马上就会时兴起来。
    况且馒头生意也不如前几日了,这几日随处可见,卖馒头的,卖包子,卖饼,一个县城就这么大,会蒸馒头的人不在少数,毕竟舍得花钱买现成吃食的人还是少数,大多钱人都是能自己做,绝不花一分冤枉钱。
    所以她必须抓住机遇,不是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嘛,现在她就想做那头猪。
    “哥,我想盖房子。”云笙看着手里厚厚的一叠子钱,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一千二百八十!
    在这个年代应该也算得上是个小富婆了吧。
    原本她还给家里人一天一分钱呢,分了几天,每天忙的晕头转向,后来干脆改一个月一分。
    云大柱一个月还是三十,种菜和杂物都是他负责的,算是后勤。
    云母每天忙着发面、蒸馒头,组合背包,可以说她是这个家里最忙的,一个月固定工资一百块。
    至于李翠兰开始是计件的,现在就做后期收尾工作,所以一个月给四十块钱。
    李翠兰一听一个月要给她四十块,吓的连连摆手。
    “不行,那可不行,太多了,就是厂里的工人一个月怕是也拿不了这么多钱。”
    当然反对被驳回了,因此李翠兰干的就更卖力了。
    老太太帮忙发面,一个月是三十,老太太一听给她这么多,随即就给小孙女几个白眼。
    “十块,一个月就要十块,多了我就不来了。”
    云笙也没跟老太太掰扯,到开钱的时候直接给比说多少都强。
    云毅整天跟着她一起,什么搬搬拉拉的活全是他,而且黄鳝、泥鳅的生意都是他带起来的,所以一个月也是一百块。
    至于她自己看着好像是最忙的,又是最闲的,全是头脑风暴,所以给自己定的也是一百块。
    其余的钱全用来做周转,此时周转的钱就是这些。
    她猜想按照现在这个年代的薪资水平,一千块钱应该能盖个差不多的大房子了。
    “盖。”云毅小鹿般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
    今天坏女人说笙笙早晚都要走的,不要他们了,盖了大房子笙笙是不是就不会走了。
    他不要笙笙走……
    “那我们去跟爹娘说……”
    第二天云大柱也没去上工,因为他们家要盖房子了,八月地里活还不算多,他出钱有的是人帮他干活,他要趁着这几天把盖房子的事准备出来,要不再有一个月多秋收就没时间了。
    云大柱没去上工,不知道,地里头今天可热闹了,全是讨论刘结巴他们一家子的事。
    都猜莫不是刘结巴比他儿子还行?
    不然为啥要找个那么老的。
    还有说爷几个一起来的。
    事情越演越烈,说啥的都有,就是没有一句好话。
    总之刘结巴一家子,一个人都没来上工。
    昨天大队长也去刘结巴家了,气头上也不知道刘四媳妇说的真假,反正刘结巴几人都不承认。
    刘四媳妇也说当时被打蒙了,瞎说的。
    大队长也没法,总不能没证没据的就把人都抓起来吧,所以就选择警告处理,息事宁人。
    至于刘四媳妇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哇哇吵吵的嚎了一宿,今早上才没动静,也不知道是不是回娘家了。
    谁的哭嚎也没影响到云笙几人,依然每天去镇上做买卖,云大柱院子里的两口大锅灶就没闲着过,云母每天忙的像陀螺一样,老太太也累的直不起腰,最后云笙做主又另外找了两个帮工,一个是隔壁的李婶,另一个叫林萍,是村里的媳妇,干活也是干净利索。
    按老太太和云母的话是不用找,她们干过来了。
    倒是云笙说了,一个月也不多花十块八块的,自己吃肉也让邻居喝点汤,不然时间长了容易心生妒忌。
    老太太一想是这么个理,也就欣然同意了。
    最着调的莫过于云飞,因为他有了志向,他要买车,买跟大哥一样的倒骑驴,那样才能卖更多的钱。
    他现在每天都差不多能卖一百多个馒头外带几十个发圈。
    开始发圈是三毛钱一个,五毛钱俩,后来云笙又研究出蝴蝶结发圈和兔耳朵发圈,还有成对的,这些发圈布质量好,又新奇,云飞直接卖到五毛钱一个,哪知道贵的反而卖的更好。
    他人也活络,固定的地方卖不了多少,他就开始走街串巷,别看走街串巷累,但确实也能卖出去,有时候人家舍不得买,还能用东西换,反正别管是啥,他都来者不拒。
    而且他不光卖,他还收,胡同里的裁缝店门槛子都让他踩烂了,谁家有好看的布头他都收。
    又有于小红带着,价给的也不低,所以人家也乐意卖给他。
    云飞也不是个小气的,也会接长不短以着云笙的名义给于小红送些菜,于小红性格也好,所以没几天就跟她们混熟了。
    至于小兰也找到了窍门,她在家属院卖馒头,她力气小,背不了太多,她就了解清云笙云毅的动向,卖没了就去找她们拿,而且她还卖发圈,卖挎包,她从云母那佘来几个包,直接别在背筐上当样品,遇着急要的,直接就卖,所以业绩也算不错。
    稍微差一点的就是张嘎子,跟云笙的时间短,长期生活在那样的家庭里,极度没自信,不敢张嘴说话,云笙告诉过他几次,还是有些放不开,好在地方都是云笙开好的,一天倒是也能卖个百八十个。
    至于张彬那的生意就更好了,早上,中午就卖两顿饭,工地的饭会隔几天换换样,所以顺便手就给医院这边也换换样。
    而且还外加小咸菜,不过这个咸菜可不是白送的,是卖的,一毛钱一柱头子。
    现在还没有包装袋,所以云笙就用饭盒装,每天一换饭盒就行,至于去里边怎么分就是张彬的事了。
    之前是张彬他爸摔伤了住院,不过他爸早就出院了,他还依然每天往医院跑两趟。
    这也就是医院食堂不属于个人,不然早被人轰出去了。
    至于云笙云毅两人则开启了她们的配送生活,早起先给张彬送,送完就开始给家属院送菜,有菜带着,馒头还能卖的好些,不然谁都愿意买刚出锅的。
    送的菜,都是当天早上现摘的,自家院子里品相好的菜早就没了,就剩些品相不好的留着自己吃。
    自家摘完,摘老院的,老院不够这几个婶婶家里,然后是张嘎子,小兰家里的。
    随后隔壁人家得到信,就直接找到云家,让云毅去自己园子里选。
    云毅也不客气,去了都只选品相好的,价格比这几家又低了一分钱,谁也没有一句怨言,每天都笑脸相迎的等着云家大公子驾到。
    菜利润小,也都是顺带的事。
    只要有空了,云毅就会鼓捣些黄鳝和泥鳅卖。
    当然,大多是那些孩子们抓的,一夏天孩子不光没少,还又多了好几个。
    因为云旺旺收鱼又涨价了!
    一条差不多大小黄鳝五毛钱收,太小的不要,太老的两毛,所以孩子们都是卯足了劲的扎在田里。
    有时候运气好的,还能抓住个头不小的鱼,云旺旺也一起收了,价格都不低。
    刚开始不少家长都不让孩子跟云毅玩,就怕傻子欺负人,后来无意间发现一个暑假下来,哪个孩子手里都有个几块钱的,多的甚至好十几块,比家里大人手都松快。
    经过一番严刑逼供后,才知道钱是从云毅那赚的,而且据说云毅还教他们算数,教他们认字,也就在没有家长挡着自家孩子跟傻子玩了。
    傻子怎么了,傻子能让他的孩子赚钱,傻子能教孩子学问,就这样的傻子,他们村还能再来几个。
    “天天傻子傻子的,明天你们要是还叫旺旺哥傻子,那我就不回来了!”
    “谁在叫旺旺哥傻子,别怪我赚钱不给你们花!”
    “旺旺哥不是傻子,旺旺哥聪明着呢,他算帐好快的。”
    在孩子们一声声的抗议中,傻子在这个村里终于有了姓名——云毅。
    从那后,村里男人们没事时候也去扣几条坝钻子,摸几条泥鳅,也能闹个两三块钱,这可比上工强多了,所以没事时候就能看见有人在水沟子里扎着。
    至于山野菜,那就要从他四婶子说起。
    各种菜都收了,然后就有人问收不收鸡蛋。
    收!
    收不收鸭蛋。
    收!
    收不收活鸡。
    答案当然是收!
    “旺啊,收不收干蘑菇,干木耳?”马翠花提溜着一口袋干货咧着嘴,笑的菊花一样追上刚从她家隔壁挑菜出来的大侄子云毅。
    云毅看了看四婶,撅撅嘴:“云毅不想收,四婶凶,云毅怕怕。”
    马翠花一听,赶紧把嘴咧的更开。
    “旺啊,我可是你亲亲四婶,四婶可不会凶旺旺,旺旺别怕,收了四婶的蘑菇好不好?四婶卖了钱,弟弟才有钱可以上学,学认字,以后好给你帮忙收菜卖菜。”
    其实她不是没想过自己出去卖菜,只是自己去镇上一趟,还要来回坐驴车,而且她去了两趟卖的都不好,还没有卖给云毅合适,所以她才把主意打到云毅身上。
    如果是云笙肯定不会那么好说话,所以她才来找这个“傻小子”。
    “那好吧,蘑菇云毅收了,四婶以后凶,云毅就不收。”
    “好,好,四婶不凶。”
    云毅说完把马翠花拿着的蘑菇和木耳称了重,张嘎子登记好,才放在车上转头就走。
    “旺,旺呀,那个……那个你是不是忘了啥?”
    “嗯?”云毅挠挠头,一脸不解。
    “钱,旺旺你还没给四婶钱。”
    “婶,数我记好了,晚上你去云家找我大娘拿钱。”张嘎子赶紧出声提醒,他们只管收菜,不负责钱的事,都是登记好了,之后云母给钱的。
    “好好好,我知道了。”
    至于干菜,云笙全让云母囤起来了,没有卖,这时候蔬菜种类齐全,卖也卖不上价,等院子里的菜都没了,干菜才好卖上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