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糟心的家
作者:忘川巫女   嫁人后,我被婆家团宠了最新章节     
    “招娣啊,从今往后你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啊!都怪娘没本事,不能给你觅得一门好亲事。
    你也清楚你奶奶做的主,娘根本插不上话呀。
    招娣啊,虽然说你要嫁给一个残废之人,但娘打听到了,他是在战场上英勇负伤才导致双腿残疾的,朝廷每月都会发放一两银子作为抚恤金呢,而且他们家的田地还不用缴税。
    这样一来,你成亲后的日子也不会太艰难,只需尽心尽力照料好你的男人,打理好自家那一亩三分地就行。
    招娣啊,等你出嫁之后千万别忘了娘家啊!娘和你爹不争气,只生下了你们姐妹三人,并无一子可以为你撑腰。
    将来若是有人胆敢欺辱于你,若你爹爹尚在世,或许还能替你讨回公道;可倘若哪天你爹爹不在了,你那两个年幼的妹妹定然帮不上忙。
    你平日里应该尽量多给家里多拿些银钱,以此来贴补一下你那几位堂兄。
    这样一来,将来若是碰上了棘手的难题或者需要他人援助之时,你的堂兄们又怎会袖手旁观呢?
    毕竟大家都是一家人,互帮互助也是理所应当之事啊!所以说,这笔钱花得绝对值当,不仅能够增进亲情关系,还能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可谓是一举两得呀!
    …………”
    叨叨叨,不停地叨叨叨……
    李蓁蓁一边漫不经心地摇晃着身体,一边嘴里念念有词。
    此刻,她正背着一个破旧不堪、满是补丁的包袱,斜倚在一面四处漏风的墙壁边上。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她继续嘀嘀咕咕道,表示对周围嘈杂声音的不满和厌烦。这个破落的家庭环境实在令她感到无比厌倦和无奈。
    然而,并不是因为她的父母懒惰成性或者不务正业才让她如此反感。事实上,她的爹娘在村子里可是出了名的勤劳之人,可以说是任劳任怨的典范。
    先说说她爹吧!家里的那些田地几乎全靠他一个人大包大揽,无论是耕种还是收割,他都尽心尽力。不仅如此,每当村里有哪家哪户要盖新房子时,他总是义不容辞地前去帮忙,干些粗重的体力活。
    而她娘呢?平日里除了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外,还擅长一些刺绣手艺。偶尔会将自己精心制作的绣品拿到镇上去售卖,以此来贴补家用。
    尽管父母如此辛勤劳作,但这个家依然贫困潦倒,生活十分艰难。面对这样的困境,李蓁蓁心中充满了困惑和无力感。她不禁感叹命运的不公,为何努力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呢?
    且让我们来议一议这个家吧!
    像这般穷苦潦倒、一贫如洗的状况下,哪怕家中有五六个小孩又何妨呢?毕竟这可是物资匮乏、贫穷落后的古代啊!无需山珍海味,更不必饱读诗书,仅仅依靠一碗清苦的野菜糊口便足以维持生计了呀!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家偏偏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真可谓家徒四壁啊!
    李蓁蓁环顾四周,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破败不堪:那间四处透风的陋室仿佛随时都会倒塌;仅有的两张床铺着茅草,而其上方铺陈的床单与棉被则满是补丁,听闻这些还是从隔壁三伯娘家拿来的。
    再看看他们身上穿着的衣物,简直可以用“破烂不堪”四个字来形容,甚至都找不出一块完整无缺的布料。
    他的父亲在家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可以说,从孩提时代开始,他爹爹就一直穿着他三伯穿过的旧衣物。
    就拿这件衣服来说吧,先是大哥穿,然后二哥接着穿,二哥穿过后再传给三哥,最后才轮到他爹爹。他们一家人都是朴实无华的庄稼汉,整日里不是上山砍柴就是下田劳作,衣服经过多次磨损和修补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补丁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这样一件衣服传到他爹爹手中时,会变成什么样子?那些补丁密密麻麻,五颜六色,实在让人难以直视……
    嘿呦喂,真可谓完美地诠释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俗语啊!
    毫无疑问,她母亲也毫不逊色,经常捡拾三伯母穿过的衣物来穿。罢了罢了,就当是穿旧衣罢了,不必再提及此事。
    毕竟在这个贫穷匮乏的古代社会里,每个家庭都是这般光景,实在无从埋怨起。
    然而实际上,她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是……按常理来说,父亲若有穿不下的衣裳,理应传给小叔子去穿戴才对呀!如此方显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之道嘛!
    怎奈事实却并非如此呢?
    原来啊,她那小叔与小姑乃是爷爷奶奶晚年所得的一对孪生子嗣,年纪竟与她相仿无二。
    所谓“龙凤呈祥”,这可是多么美好而祥瑞的寓意啊!仿佛预示着幸福美满的时光以及充满希望的前程似锦呐!
    这一出生,整个村子里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将她的小姑和小叔奉若神明一般对待,简直就是众星捧月啊!
    而她的爷爷奶奶更是对这两个孩子宠溺有加,视如珍宝。
    平日里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生怕有一丝一毫的闪失,仿佛捧在手心里还担心会掉落下来摔坏似的;又像含在口中害怕融化一样精心照料着。
    穿着方面自然也是毫不吝啬,所用之物皆与县城中的富贵人家相比肩。
    然而,对于老李家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来说,他们世代以务农为生,平日里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也只能维持基本的温饱而已。
    如今却要养育两位如同金贵的大小姐和大少爷般的孩子,无疑让全家人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好在她的大伯、二伯和三伯家情况稍好一些,毕竟他们都为老李家生下了男孩,可以算是立了大功。
    尤其是大伯家最为出色,他家的大堂兄自幼聪明好学,喜爱读书认字,年仅十岁便考取了童生功名,到了十五岁更是一举高中秀才。
    正因如此,大伯娘一家早早地就在镇上租下了一间房屋,全心全意地照顾大堂兄读书求学。
    那可是秀才啊,要是不小心再中个举人、进士啥的,就能当官啦,那可是给老李家光耀门楣的存在啊!
    当然啦,大伯娘还是很通情达理的,搬到镇上以后,除了每年回家拿点粮食,其他大大小小的开销都不问家里要。同样的,他们也不会给家里交钱,毕竟要供秀才公读书嘛,读书可是很费钱的。
    那为啥要拿家里的粮食呢?
    因为大堂兄是秀才,家里的田地都不用交税的,也就是说,不管老天爷给不给面子,老李家种的粮食都是自己家的。
    就这一点,你能说大伯一家每年拿点粮食不对吗?根本挑不出错来,那是人家应得的呢!
    再来说说二伯一家哈,有些地方有强制征兵的要求,就是每户都得有人去当兵。
    老李家本来有个当兵的,是二爷爷家的大儿子。后来太爷爷去世了,爷爷奶奶就和二爷爷家分户了。可分户没多久,朝廷又开始到处征兵。
    那时候大堂兄还没考中秀才呢,他可是家里的宝贝金疙瘩,肯定不能去前线当炮灰啊。
    没办法,只能让跟大堂兄差不多大、才十四岁的二堂兄去当兵了。
    二伯娘当时哭得稀里哗啦的,二伯也难受得说不出话。
    其实二伯是个壮年,也可以去当兵的,但他常年身体不好,你想啊,征兵的人怎么可能招个病恹恹的人呢?肯定不行对吧!
    自然为啥非得让二堂兄去啊,她三伯她爹说起来也是壮年,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去当兵。
    不不不,她三伯和她爹要去当兵了,老李家一大家子岂不是要去喝西北风了。
    三叔是个木匠,常年在镇上给人做桌椅板凳门窗柜子,是家里挣银钱的,她爹前头说了是老黄牛,家里种地的,这两人能当兵吗?肯定不能。
    二叔家不出钱不出力的,那就出人,反正二伯家里三个小子,二堂兄要是壮烈牺牲了,这不是还有三堂兄四堂兄摔盆子嘛!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
    她也不是诅咒她二堂兄哈,是一大家子都这么想的。
    半大的孩子无依无靠的当兵,你还能指望他全须全尾的回来嘛!
    不论的是战死的还是缺胳膊少腿被送回来的比比皆是,就譬如她那素未谋面的残废夫君。
    再说她家爹娘,嘿呦咋说呢?说多了都是泪,吃不饱穿不暖,有事老四,老四家的,没事你个不争气的玩意,除了种地你还能干啥,还有你,你有什么用,就知道生生生,生出来全是便宜货,连个带把的都没有,改明个全都卖了……
    好嘛,说卖就卖……
    这不听说小叔看中了镇上的一个姑娘,媒婆说女方家要五十两的彩礼钱,爷奶那边银钱不凑手,听说老秦家的儿子断了腿从军营里被送回来,急需找一个伺候人的,她奶急吼吼的就去了。
    别说伺候了,她奶直接找老秦家要了十两银子,把她送去给断了腿的残废男人当媳妇,一辈子伺候。
    她,就是在这么个情况下要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