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朝堂上对于此事却是争议不休。
大部分是官员都对女学的创立不看好,尤其是吏部,更是说科举制度几百年,从未有过女子能科举的先例。就算女子为官,也不能通过科举,最多进入后宫当女官!
在封建的社会背景下,官员们对女学的创立普遍持悲观态度。吏部的官员们更是坚定地认为,科举制度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从未有过女子能够参加科举的先例。他们坚信这一传统不应被打破,女子的教育和职业发展应该受到限制。
在官场中,这种保守的观点占据了主导地位。官员们对于女学的质疑声不断,他们认为女子应该专注于家庭事务,而不是追求知识和学问。这种思想在社会中根深蒂固,使得女学的创立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然而,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坚信,女子同样有权利接受教育,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抱负。这些人努力争取,希望能够改变社会对女子的偏见,为女学的发展开辟一条道路。
朝堂上,大臣们就创建女学的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方认为,创建女学有助于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女性的智慧和才能不应被忽视,她们同样有能力为国家献力。”户部侍郎白理仁带头说道。
另一方则担心女学的创建会引发社会道德问题,认为女性的主要职责是相夫教子,接受教育会使她们变得不安分。
“传统的道德观念不能轻易被打破,女学可能会导致家庭伦理的混乱。”吏部尚书左钟权带头提出。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皇帝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后,表态道:“女学的创建既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也要尊重传统的价值。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女学模式。”
最终,朝堂上在陆太傅的支持下达成了初步共识,决定先进行小规模的女学试点,观察其效果再做进一步的决策。
女院。
并未有太多装饰,女院就是女院,何必过多掩饰!
女院刚开学,分文武两科。
皇后出面,委托陆太傅请的夫子都是一帮退居朝堂的老臣,主要教授的是四书五经。
外加江嫔从远州请来孟将军,负责教授武课。
孟将军虽然腿已经残疾,但其兵法造诣却丝毫不受影响。他曾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声名远扬。如今虽已归隐,但其威名仍令敌人闻风丧胆。
孟将军的到来,让整个女院都充满了肃穆之气。女生们对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敬畏和好奇,而孟将军则以他的严谨和专业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与爱戴。
在孟将军的指导下,女生们开始学习武艺技巧、战略战术等方面的知识。他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引导着这些年轻的女子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的战士。
尽管孟将军腿脚不便,但他依然坚持亲自示范各种动作和技巧。他那坚毅果敢的神情,成为了女院学子们心中永不磨灭的印记。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女院中,孟将军正默默地培养着一批批未来的巾帼英雄。而这些女孩子们也将在他的教导下,不断磨练自己,书写属于她们自己的辉煌篇章。
在女学里,沈婉清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般耀眼夺目。她凭借着自身过人的天资与孜孜不倦的努力,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无论是经史子集这样的经典文化课程,还是琴棋书画这般修身养性的艺术专长,她皆能轻松驾驭、游刃有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绘画方面,她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其作品每每令人惊叹不已。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一次偶然的契机下,沈婉清的画作竟然有幸落入了皇后的眼帘。皇后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赞叹有加,当即拍板决定要将她带入宫廷之中,让她成为自己身边的贴心侍女。
自此以后,沈婉清便开始了她截然不同的新生活。入宫后的她并未因环境的改变而迷失自我,反而始终保持着那份难能可贵的纯真与善良。在皇后身边侍奉的日子里,她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同时也不忘继续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艺。她用画笔记录下宫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瞬间在她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忘记自己的初心,她利用在宫中的机会,努力学习政务和管理知识,同时也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姐妹。
而在边关,白静静也在军队中表现出色。她的勇敢和智慧赢得了将士们的尊重和信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静静和沈婉清都逐渐成长为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她们的故事传遍了京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这一切,也让更多的女子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潜力,激励着她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
然而,新政的创立,总不会是一番风平浪静。
在匈奴来犯的危急时刻,白静静毫不畏惧,她率领着仅有十余人的小队,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她的眼神坚定而决绝,仿佛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战场上,黄沙漫天,喊杀声震耳欲聋。白静静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剑,与匈奴展开了生死搏斗。她的身手矫健,剑招凌厉,每一次挥剑都带着必死的决心。
然而,敌人的数量实在太多,白静静的小队逐渐陷入重围。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保护百姓的坚墙。
最终,白静静和她的小队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百姓的心中,成为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
“女儿啊!我可怜的女儿啊!我要这诰命还有什么用啊!”
白府。
白夫人看着送回来的女儿,尸身千疮百孔,再对比旁边华丽的二品诰命服,心中万分后悔!
白夫人悲痛欲绝,她无法接受失去女儿的事实。她将白静静的遗体紧紧拥在怀中,泪水如雨般落下。
在白静静的葬礼上,众人默哀,为这位英勇的女子送别。沈婉清也前来吊唁,她望着白静静的遗像,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惋惜。
葬礼结束后,沈婉清决定为白静静做点什么。她向皇后娘娘求情,希望能为白静静举行一场隆重的纪念活动,以表彰她的英勇事迹。
皇后应允了沈婉清的请求,并下令在女院门口为白静静建立一座纪念碑。从此,白静静的名字成为了女子口中的英雄,她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激励着无数女子勇往直前。
……
冉浮云在创立女子学院之初,考虑到女性阅读和购买书籍的便利性,特别开设了一家名为“新天书社”的店铺。
这家书店不仅出售各类名家经典着作,而且还积极支持女子们创作并投稿自己的话本作品。
过去,传统的书生所编写的话本往往充斥着类似高官女子相中穷苦书生,或是妖精神怪为书生报恩等情节。
然而,冉浮云却倡导一种全新的理念——百花齐放。
她鼓励书中的女性角色展现出更多元化的形象,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担任官员甚至成为相国。
这些新颖的话本以其平易近人的价格广泛传播开来,甚至在一些偏远的乡镇,也有书局开始陈列这些与众不同的话本供人阅读。
这天,沈婉清来到新天书社,她带来了自己为白静静所写的传记。书中详实记载了白静静的一生,包括她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以及她对白家的牺牲。这本传记一经面世,就在城中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传阅,对白静静的故事深感敬佩。而新天书社也因为这本传记名声大噪,吸引了更多的女子前来购书、投稿。
与此同时,冉浮云并没有停下脚步。她深知,女子想要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大泽乡,一个位于京城五十里外的宁静小乡镇。
陈季手中紧握着一本名为《我从弃妇到相国》的书籍,脸上露出一副不耻的神情。
“岂有此理,此书简直是本淫书,教女子放荡,怎么还能出现在这里!”陈季文的声音中带着愤慨,仿佛对这本书的存在感到极度厌恶。他皱起眉头,目光锐利地盯着手中的书本,书页上的文字似乎都在嘲笑他的道德观念。
陈季文是个正直而保守的人,对于这种违背传统伦理的书籍自然无法容忍。他深知这些不良内容会对年轻女子产生误导。
一位长着一张马脸的书生也随声附和道:“陈兄也看过这本书了啊,书中的女子实在是不知廉耻。被夫家休弃后不仅没有一根白绫上吊自杀,竟然还敢抛头露面地跑去参加科举考试!”
周围的几个穷酸秀才听到他们两人的讨论,纷纷凑过来表示赞同。
陈季文越说越生气,“这种书简直就是在毒害女子,让她们不遵守妇道!我们必须得把它烧掉才行。”
话一说完,他就举起那本书准备扔进火盆里。
“慢着!”突然间,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响了起来。
大家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个清丽脱俗的女子正缓缓地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