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翻手为云
作者:大明风流   沈烈张静修小说全文完结阅读免费最新章节     
    根据白广恩绘声绘色的描述着,他领着兵马前来驰援通州,怎么在路上遇到了东厂千户沈大人。
    又如何发现了劫粮反贼的踪迹,然后一路追杀……
    最后自然是大获全胜!
    漕运副总兵王承勋认真的听完了,便迫不及待的开始写奏报,稍一沉吟便奋笔疾书。
    不出一刻钟。
    王副总兵便将一份加急奏报写的花团锦簇,到底是王阳明的亲孙子,写奏报自然是拿手的。
    劫漕粮大案破了。
    人赃并获!
    不说王副总兵喜气洋洋。
    白广恩垂手肃立在一旁,看着副总兵大人写好了奏报,吹干了墨迹,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他两只眼皮不受控制的跳动起来,心中不免胆战心惊,不论再怎么缜密的细节也终究是假的。
    细琢磨。
    其实经不起推敲。
    倘若副总兵大人坚持要带着人,到现场看一看。
    那就……
    白广恩手心里捏着把汗,偷偷观瞧,只见王副总兵拿着奏报反复来回的看,似又觉得有些不妥,还亲自修改了几处。
    觉得没什么纰漏了,才叫属官重新誊抄了一遍,加盖了总兵衙门的大印,火漆密封,装匣……
    “来人呐!”
    王副总兵急吼吼道:“急报京城!”
    至此尘埃落定。
    白广恩长长的松了口气,那颗悬着的心落到了肚子里。
    突然之间。
    沈大人那神色笃定的面容,在白老将军脑海中浮现而出,他记起来了沈大人所言。
    “如今对总兵衙门上来说已经是火烧眉毛了……这案情的真假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破案!”
    沈大人说。
    就算这案情有什么纰漏,有什么说不通的地方,总兵衙门上上下下也会主动替天津左卫掩饰。
    果然被沈大人说中了。
    又片刻后。
    随着一队轻骑带着奏报,急吼吼的急奔京城,王副总兵便又死死攥着白广恩的胳膊。
    王承勋儒雅的脸上满是笑容,连声赞道:“好,好,此番你为朝廷立下了大功,本镇自不会亏待了你!”
    白广恩心中狂喜,赶忙点头应是。
    “谢大人栽培!”
    万万没想到一场滔天大祸,竟如此便反转而来,白广恩又想起了沈大人的一句话。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一个时辰后。
    紫禁城。
    当夜幕落下,宫里掌了灯。
    那一盏盏宫灯高高悬挂。
    将金水桥畔照亮。
    恍如白昼。
    持续了两天的大朝会还在继续。
    如今。
    菜市场已经变成了角斗场。
    文武大员们已经连续吵了两天了,到了此时,御史台的老大人们已经奏不动了,纷纷撤退下来休息。
    换六科给事中们。
    接着奏!
    六科给事中也是监察言官,却不属于御史台,而是一个独立的监察部门,本是个和县令平级的芝麻绿豆官。
    给事中这个官职不过七品。
    可权力却极大!
    因为手中握有监察之权,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内阁大学士以至于六部尚书,都对这芝麻绿豆官忌惮三分。
    大明开国之初设立这个官职,原本是让这些人直接对皇帝负责,是皇帝安插在六部的耳目。
    让他们负责监察六部账目,监察不法之事。
    可两百年过去了。
    这六科给事中的制度早已经变味了,本该是独立负责的监察官,早已成了文官们对付武勋的一把利刃。
    毕竟这些给事中们年轻,嗓门大,有闯劲,官小权大又不怕挨廷仗……
    为了扬名立万什么都敢做!
    等到年轻的六科给事中们出马。
    一顿乱喷。
    朝局便彻底乱套了。
    御史台的大人们还顾忌自己的身份,言行还有些分寸,可这几位芝麻绿豆大的给事中可不管那套。
    终于。
    表现的机会来了,扬名天下的时候到了!
    打了鸡血一般的给事中们瞪圆了眼睛,向着武勋们群起而攻之。
    “老匹夫!”
    “老贼,你不当为人!”
    很快讲道理变成了人身攻击,互相揭短……
    看样子今天不奏出个三长两短,不奏出个子丑寅卯,言官们万万不会收兵罢战。
    这下子。
    嘴笨的武勋们有些招架不住了,一个个气的脸红脖子粗,却又喷不过言官,士气渐渐低迷了下去。
    可是。
    那明黄色的华盖之下空荡荡的龙椅,缺席的天子,还有被搁置在文华殿的加急奏报。
    让这一些显得如此滑稽。
    大人们口口声声启奏陛下,其实陛下在不在根本没什么所谓。
    不重要。
    眼看着又文武两班人马又吵闹到了深夜,自然是吵不出结果来的。
    少年天子气的又躲到西苑去了。
    不理朝政。
    端坐在御辇上听政的李太后也有些蔫了,也真难为这位年轻的大明太后了,这一天下来真是要了亲命了。
    这些言官们一个比一个嗓门大,吵的李太后脑袋瓜子嗡嗡的,太阳穴突突的跳,原本红润的嘴唇已经有些干裂了。
    大太监冯保轻轻活动着酸痛的腿脚,嘴角抽了抽,面无表情的脸上现出几分凝重之色。
    如今文武相争,势不两立。
    他冯公公应该站哪边?
    天子站哪边,他这个内廷大总管就应该站在哪边,可问题来了,天子又应该站在哪边?
    在冯保看来,天子自然应该站在武勋一边。
    这叫制衡。
    当皇帝就要懂得制衡。
    这是帝王术。
    哪一边弱皇帝就要站过去,扶一把。
    说白了。
    就是皇帝要会拉偏架!
    必要的时候也得和稀泥。
    反正决不能让一家独大,如此文武制衡,才能让文臣武将们各司其职,让诺大个王朝正常的运转下去。
    若是有一方越界了,什么权柄都想要抓在手中。
    那就糟糕了。
    可是看着没了声音的武勋们,又看看打了鸡血一般的言官们,又想起了那位-任性暴躁的少年天子。
    冯保心中渐渐变得焦灼起来。
    作为三朝元老,顾命大臣的冯保看到的是文武失衡,文官一家独大将会带来的恶果。
    可少年天子如今又撂了挑子……
    冯保心中一阵阵无奈,漕运总兵衙门是万万不能裁撤的!
    可如今他也没别的办法,只好使出了一个拖字诀。
    拖一天算一天。
    明天再说。
    于是冯保抬头看了看天,便大步上前,对着群臣高声道:“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议。”
    群臣哗然。
    似乎吵的还不够尽兴。
    可就在此时。
    突然有一个御林军将官快步走到了冯保身旁,耳语了几句,冯保一抬头,略有些浑浊的眼睛便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