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济世良药
作者:大明风流   沈烈张静修小说全文完结阅读免费最新章节     
    这一刻。
    沈烈忽然大彻大悟了。
    “工业革命……不是诞生于哪一个人,哪一本书,也不是哪一个科学家,工业革命的原动力,来自于普通工匠阶层的发明创造。”
    而哈格里夫斯,瓦特,诺贝尔这些人……
    都曾经是普普通通的工匠。
    大多是学徒出身。
    此时沈烈好似洞彻了天机,嘴巴微微张开,眼中却闪烁着睿智的神采,身处于这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沈烈心中……
    忽然明白所谓的西洋工业革命是怎么回事儿了。
    从英伦三岛开始爆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确实和西方人宣扬的文艺复兴没有一毛钱关系。
    确实是欧洲人从大明偷学的技术。
    然而。
    却绝不是从《永乐大典》里偷的,因为西洋传教士,根本就没有机会阅览到被皇家珍藏的《永乐大典》。
    西洋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应用的大量技术,比如纺织,锻造,水力机械,雕刻技术等等,是从大明工匠那里偷学去的。
    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历史上第一批抵达华夏的传教士,除了着名的马可波罗之外,还有天主教神父鄂多立克等人。
    而那个时代……
    华夏还处于元朝时期。
    这样算起来,西洋传教士在华夏的土地上已经活跃了整整二百多年,并且这些抵达东方王朝的传教士。
    很快被华夏王朝的精湛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丝绸,瓷器等各种华美的商品深深的震撼到了。
    于是。
    慕名而来的西洋商人,海盗们,便开始从大明贩卖商品,前往欧洲,从中谋取丰厚的利润。
    再后来。
    便有人动起了心思。
    虽然和大明进行贸易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可是来一趟大明远隔千山万水,不管是运输成本还是危险性都极高。
    稍不留神便会船毁人亡,或者葬身于茫茫沙漠之中。
    那么。
    为什么不把大明工匠的精湛技艺,各种先进的机械搬到欧洲本土,就地取材,制造出同样华美的商品呐?
    那岂不是一本万利!
    财帛动人心。
    在刚刚走出了中世纪野蛮落后时代的欧洲,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在这些被偷学的技艺中。
    首当其冲的便是大明的纺织技术。
    为何是纺织?
    因为纺织业利润最大,为何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在英伦三岛呐,因为英国盛产原材料。
    羊毛!
    但凡能搞几台大明纺纱机,在盛产羊毛的英国本土搞纺织业,随便开一个小作坊,那便是暴利。
    如此这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随着嗅到了商机的西洋航海家,将这些精湛的明技艺带回了欧洲,便因为其丰厚的利润,很快在民间传播了开来。
    又经过常年累月的积累。
    经过了成千上万名熟练工匠的模范。
    学习之后。
    最终在潜移默化之中,才有了工业革命的爆发。
    此时一阵冷风吹过。
    大彻大悟的沈烈打了个寒噤,一个念头从脑海中冒了出去,又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
    “东学西渐!”
    明白了。
    欧洲人……
    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疯狂的吸取着华夏天朝的养分,才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宗教极权时代。
    又完成了工业革命。
    从而变成了一个强大的文明。
    正如沈烈出生的那个时代,华夏人也吸收了欧美科技的养分,即将完成民族复兴。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只是。
    傲慢自大的西洋人,不愿意承认华夏人的优秀和聪明才智,不承认他们的老祖宗学习了华夏发达的技术。
    从而编造出一部伪史罢了。
    想通了。
    沈烈徐徐的呼出了一口气,将珍贵的《永乐大典》手抄本,小心翼翼的放回了匣子里。
    而后便走出了暖阁,在雪后的庄子里徐徐踱着步子。
    思索着。
    “所以……为何……大明没有爆发工业革命?”
    因为工匠的地位不同。
    简直天差地别!
    在欧洲,瓦特,诺贝尔这样的能工巧匠,可以通过发明创造而发家致富,甚至青史留名。
    他们富裕了之后,便有了示范效应,成了其他工匠的榜样,甚至社会上名流,于是便又带动了更多的发明创造。
    如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在大明的读书人眼中……
    这些。
    是上不了台面的奇技淫巧,是不屑于去学习的。
    此时。
    沈烈想起了天津左卫中连饭都吃不上,每天蓬头垢面,连裤子都买不起的工匠营,一切便有了答案。
    “因为……工匠的地位太低。”
    甚至活的不如狗。
    甚至于。
    连后来的天启皇帝,只是因为喜欢做木匠活,对手工业产生了兴趣,便被清流言官污蔑成了昏君。
    在这种环境下。
    大明的工匠,哪来的原动力去搞发明创造?
    工业革命又从何谈起?
    口中默默的念叨着,沈烈眼睛眯了起来,心中便又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心中一动。
    看着那空旷的田野,沈烈摸着下巴琢磨了起来,该怎么提高工匠的地位呐,最好的办法。
    莫过于办学校,传播技术了。
    一窍通,百窍通。
    沈烈决定拿出一笔银子,在这沈家庄里划出一块地方,办一个培训纺纱技能的学堂。
    再贴出布告,在这沈家庄附近,十里八村里招募一些吃苦耐劳的乡间女子,进入学堂来学习使用并联纺纱机。
    再找来一些纺织技艺精湛的女子,让他的娇妻,爱妾,和丫鬟们领着招募来的农妇们学习纺纱。
    学成之后。
    便可以让这些乡间女子,去即将开工的纺织工厂里做工,顺便也给自己的娇妻爱妾找点活干。
    “如此……”
    沈烈琢磨着,随着技艺的普及,技术的传播,在大明这块土地上,早晚会出现瓦特和诺贝尔那样的人。
    这工业革命的事……
    不就成了么!
    随着沈烈眉头舒展开了,似乎找到了一剂救世良药。
    不远处。
    亲卫刀十三急匆匆走了进来,在沈烈耳边低语了起来:“大人……通州谷物所那边……有人闹事。”
    沈烈微微皱眉,立刻便不乐意了,冷声道:“什么?”
    谷物所有人闹事。
    也正常。
    打从今年秋天开始,刚过了农忙时节,雨水便开始变得充沛起来,才刚入冬便又下了一场好雪。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
    来年必有一场罕见的大丰收。
    可如此一来,那些高价收购了期票,赌来年灾荒,粮价暴涨的倒霉蛋自然坐不住了。
    只怕是寝食难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