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兵进三韩
作者:戒了酒的酒鬼   汉末:以骁骑之名永镇华夏最新章节     
    三韩和秽貘,人口加起来,都没有三十万。
    还都处于半原始的生活,他们生活的房屋,还是五尺多高,用泥巴垒起来的低矮房屋。
    房屋的地面,会下挖三尺,人在房屋中,可以站直身体。
    虽然高度够了,可房屋内还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
    房屋内不仅阴暗潮湿,还十分脏乱,恶臭扑鼻。
    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大多衣不遮体。
    所谓的衣物,不过是汉人穿剩下的破衣烂布。
    被秽貘人用少许猎物换了去,并当成了宝贝。
    若是没有这些破衣烂布,那秽貘人只能穿上用干草编织的衣物。
    那种用干草编织的衣物,不仅不保暖,还十分不舒服。
    秽貘人为数不多的铁器,还大多是从汉境换来的,他们自己根本没有冶铁的能力。
    这些铁器,用来制作农具都不够,又哪里会制作武器?
    所以,秽貘人的武器,还是用棍棒削尖了的长矛。
    那种长矛,就算是兽皮制作的铠甲,都很难穿透。
    更别提精良的汉甲,还有防御力强上数倍的骁骑军黑甲了。
    长矛击在黑甲上,连挠痒痒的都算不上。
    三韩的百姓生活水平,比之秽貘要强上一些,却也没有完全脱离原始生活。
    三韩的士兵,会使用和制作弓箭,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冶铁工艺。
    士兵也大多手持长矛,矛尖也是用铁制作,有一定的杀伤力。
    并且三韩的士兵,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训练,比之秽貘军队要强上不少。
    三韩境内也没有城池,都是用粗木削尖的栅栏。
    这种防御,在骁骑军眼中,形同虚设。
    三韩和秽貘,加起来的可战之兵,也没有五万。
    面对手持棍棒和农具,枯瘦如柴,面黄肌瘦,如同野人一般的军队。
    即便兵力达到二十万,也不会对骁骑军造成威胁,就是会杀到手软罢了。
    所谓三韩和秽貘,包括东部的倭岛,都是华夏的种。
    只不过,华夏播撒出的这些种子,遭遇了虫害,最终长歪了。
    这种遭遇虫害的幼苗,张骁自然不能放任其自由生长。
    应该提前收割,并灭其根,重新播撒种子。
    这种没有丝毫挑战和威胁的征伐,张骁自然不必亲自带兵。
    他麾下的一众将领,都可以独当一面,每个将领,都能独自完成任务。
    虽然没有挑战性,可一众将领还是争抢的面红耳赤。
    即便是老成持重,不苟言笑的黄忠,也参与到了争抢之中。
    争抢最厉害的,当属颜良和彭脱波才,还有刘备三兄弟,吕布自然也不甘落后。
    张骁被众将吵得头疼,最终,张骁直接拍板,就由没有斩杀贼首的大将,负责此次征伐。
    于是,黄忠、吕布、文丑三人,悲催的留在了襄平城练兵。
    而颜良,刘备三兄弟,还有波才和彭脱,则是兵分三路,每路带领五千兵马,南下三韩。
    见自家将军拍板了,众将领这才安静下来。
    等到张骁派出的骁鹰卫,将探查完毕,成功返回襄平城后。
    颜良和刘备等人,这才风风火火的带兵离开襄平。
    张骁站在城头上,望着大军离开的背影,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攻下三韩和秽貘,根本毫无意外,等三韩和秽貘攻下之后,张骁就要将目光看向东部的倭岛。
    想要登上倭岛,就要拥有船只,如今他身在辽东,靠近海岸,正是建造船只,组建水军的机会。
    辽东遍地是山川,许多大山,乌桓人都没有进入过。
    有大半的山川,还保持着原始森林的模样。
    其中过腰粗的巨木,数不胜数,这都是制造船只的好材料。
    而且,制造船只,可不能用湿木,要将其晾晒,还需要多种工艺。
    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建造起来的。
    至于制作船只的工匠,在北疆几乎找不到。
    就算有会制作船只的,也不过是最小的先登船。
    那种三层高的巨大楼船,只有荆扬等地的工匠,才会制作。
    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张骁书信一封。
    派人送入洛阳,交给刘宏便可,相信刘宏一定会对此感兴趣的。
    想到此处,张骁深吸了一口气,随即转身走下城头。
    半个时辰后,一名骁鹰卫,便拍马冲出了襄平城的城门,向着西南方向,狂奔而去。
    ……
    征北将军歼灭叛军,斩杀四名贼首,为大汉收复失地之事,一直持续到了新年,热度才逐渐退去。
    新年刚过,一道消息,又在荆扬等地火速传开。
    荆扬大地的多个大城,都张贴了告示。
    就是告示上的内容,令整个荆扬大地,都为之沸腾了。
    天子命征北将军,在幽州组建水军?
    还要在荆扬等地,招募手艺娴熟的制船工匠,前往辽东?
    还招募两万名会水性的荆扬百姓,组成辽东水军?
    工匠和水军士兵的军饷,同骁骑军骑兵相同?还一日三餐?
    工匠家人也可以一同前往辽东,并分发土地房屋?
    制船工匠,在荆扬等地的地位,并不高。
    很多工匠,常年都找不到伙计,只能想别的办法维持生计。
    如今,如此诱惑摆在面前,所有制船工匠都忍不住了。
    身体强壮,又会水性的百姓,也忍不住了。
    那可是朝廷下达的告示,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骁骑军。
    虽然是水军,可还是归征北将军统御,也属于骁骑军。
    别人百姓可能不相信,征北将军他们还能不相信?
    于是,荆扬大地,便出现了北上的人潮。
    尤其是扬州的百姓和工匠,他们拖家带口,不远千里的向着北方前行。
    即便是他们带的粮食不多,我不需要担心。
    因为他们所路过的官府,都会拿出粮食,来救济路上的工匠和百姓。
    甚至有的郡县,还会给路上的工匠,提供住处。
    百姓和工匠们都想好了,即便他们应征失败,他们也会留在北疆,留在征北将军的治下。
    若不是路途太远,又囊中羞涩,怕饿死在路上,他们早就踏上前往北方的道路了。
    如今,官府一路救济,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北上的人潮,几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每一日,都有数以万计的百姓还有工匠,踏上前往幽州的道路。
    到最后,由于百姓和工匠的数量太多,荆扬等地的府衙,只能控制百姓北上的数量。
    毕竟幽州如今还十分贫瘠,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和土地。
    百姓们若是去的太多,幽州根本负担不起,即便有朝廷的救济,也不足以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