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六月山货
作者:斗十千千   哑女的古代生活日志最新章节     
    蝉鸣鸟叫,夏日炎炎,到了六月,整个乌拉尔山脉被一片翠绿色覆盖。
    山间的溪流奔腾而下,水花飞溅,沁人心脾。
    又到了梁崇上山捉蜈蚣和蝎子的季节。
    前两年,梁崇大部分时间都是夜晚进山,白天在家补觉或是忙别的事情。
    捉蝎子和蜈蚣的时候,田地里的活儿一般都被她外包了出去,自己时不时去看看就行。
    今年有了刘桂花帮忙,梁崇就不用再另外雇人了,刘桂花没落难时,年年都会种地,很熟悉地里的庄稼,人也很勤快负责。
    感觉前面两年的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今年,梁崇改了一下进山的方式。
    中午吃完午饭就开始进山,下午找一下午的山货。
    傍晚歇歇之后,吃点自带的干粮,天也差不多黑了,就可以开始找蜈蚣和蝎子了。
    反正第二天早上,巴尔思会来把梁崇找到的蝎子和蜈蚣拿回去,让老族长帮忙炮制。
    梁崇则认真补觉,每隔三四天去地里看一看就成。
    这样一来,除了蝎子和蜈蚣,还能有一些别的收入。
    六月,除了蛇、蝎子和蜈蚣等动物开始进入繁殖期,频繁外出之外,一些早熟的山果儿也冒出了头。
    比如各种莓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树莓。
    这是乌拉尔山脉里一种灌木结的果子,属于寒地小浆果,本地人也叫它山莓、托莫等,后世学名叫做覆盆子。
    红彤彤的,看起来很像缩小版的草莓,吃起来酸酸甜甜,也非常受城中贵妇们的欢迎。
    据说多吃树莓,有助于预防脱发、美容养颜、保护眼睛、帮助减肥等等。
    因为树莓只有一个大拇指尖大小,往往要摘许久,才能得到一小箩筐,所以卖价也比较昂贵。
    和蓝莓的价钱差不多,市场价二十文钱一斤,梁崇一般只在山里吃几颗解解嘴馋,剩下的晚上带回去。
    多的话,就付一些辛苦费,请孙大爷顺路帮忙拿去城里卖掉,少的话就自己留着熬成果酱。
    还有山中常见的野百合,梁崇看到了就会挖回家,这东西就跟野菜一样,积少成多,卖了也是一笔钱。
    除此之外,梁崇还去前年找榛子的那片榛子林看了看,今年那片林子的挂果率依然很高,榛子沉甸甸的挂满了枝头。
    梁崇随便剥开了几颗,发现还没有成熟,看样子,还要再等一个月左右才能采摘。
    不过今年她打算早点上山,去年因为治病,不能做重的体力活儿,她上山就有些迟了,等来到榛子林的时候,已经被别人洗劫一空。
    今年那人肯定还会再来,她要早一些才行。
    除了先前的那一片,梁崇又找到了一片新的,到榛子能采摘的时候,收获应该会比去年更多一些。
    这个时节,山里常见的植物还有刺五加。
    刺五加也是一味中药材,根、茎、叶都可以入药,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等作用。
    《证类本草》中曾记载“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指的就是刺五加。
    刺五加只是一个统一的称呼,实则有好几个品种,梁崇一共见过两种,一种是带刺的,一种是不带刺的。
    带刺的一般被百姓当作野菜,采回家用来炒鸡蛋或者焯水烫软凉拌吃,味道微苦,有清热下火的作用。
    不带刺的也叫短梗五加、五加参、老虎潦,它的每一片叶子长有五片小叶片,看起来和人参的叶子一模一样。
    据说后世有人做过实验,它的功效和人参其实差不多,因为这两种植物同属于五加科植物。
    短梗五加一般都是采叶子回去,上锅蒸一会儿之后,再拿到铁锅里小火慢炒,直到水分炒干,就可以得到老百姓常喝的五加茶了。
    五加茶有抗疲劳、治疗食欲不振等功能。
    这个季节的刺五加,枝干上已经结了圆圆的细小的果子,不过还没有成熟,梁崇就没有动它。
    不然果子采回去以后,用来泡水喝,也可以安神助眠。
    梁崇只采了一些叶片回去,制成五加茶。
    这玩意儿炒干后缩水的厉害,满满一大筐叶子,只能炒出来二三斤。
    而且卖价也挺便宜的,根据卖相和叶子的老嫩程度,市场价在每斤七文钱至十文钱不等。
    另外,梁崇还在山中的几条小溪中,见到了一些指头大小的鱼。
    她还以为是没长成的小鱼,回去一问托雅姐弟俩,才知道这鱼就只能长这么大。
    这是乌拉尔山脉特有的一种冷水鱼,本地人叫它花狸棒、花泥鳅、花媳妇,应该就是后世说的北方须鳅了。
    夏日正是花狸棒繁殖的季节,它们会成群结队结伴停留在水浅一些的溪岸,而且在古代,还没有被大范围的捕捉,所以体量还是挺可观的。
    可以用来炖酸菜或者炒着吃,条件好些的人家,还会用油炸了,用来下酒。
    但一般都是城内的有钱人或者酒楼才会买这种东西回去,尝个时令和新鲜。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花狸棒身上没有多少肉不说,还难以打理,家里也没有什么调料作配,还不如卖掉换钱更实在。
    这种鱼长得不大,几十条才能凑够一斤,所以不像那日苏他们冬日里捕的大鱼那么便宜,市场价二十五文一斤。
    是这个季节,猎户们经常会来下网捕捉的猎物。
    听姐弟俩科普完,梁崇当即就把自己的背篓换成了间隙比较密的那种。
    另外还和那日苏借了一张小网。
    在发现的那几条小溪的下游拉上网,再从上游把鱼赶下去,通过这种方法,硬是让梁崇捕到了几斤。
    碰到一群一群聚集在岸边的,梁崇就直接用背篓把它们捞起来。
    也算是无师自通的学会了一个打猎的技能。
    今年梁崇没进深山,蝎子和蜈蚣的收获比去年少了一些,整个六月,梁崇一共找到二十一斤蜈蚣,十斤蝎子。
    炮制成干货,一共得到三斤干蜈蚣,三斤多干蝎子。
    树莓一共找到五斤多,卖了一百多文钱。
    刺五加茶少一些,虽然梁崇背了几大筐下来,但制成茶叶之后少得可怜,只有十多斤。
    且因为缺乏经验,她制作的茶叶品相不是太好,只能拿到集市上去卖,而且降到了六文钱一斤才有人买,赚了一百多文钱。
    花狸棒倒是捕到了许多,梁崇去的那个区域,应该鲜少有人涉及,或者梁崇进山的时间太早,猎户们今年还没有开始捕鱼,所以最后得到的数量很是可观。
    一共捕到了二十多斤,卖了五百多文钱。
    另外还有一些时令的蘑菇和其他的山货。
    差着的那部分医药费,梁崇在前面的几个月里,通过陆陆续续的进山找山货卖钱,已经差不多补齐了。
    现在卖货的这笔钱,就是她纯赚的了。
    不过也不能算是她自己的钱,毕竟梁崇还欠着杨石头一百两银子呢。
    六月底,梁崇拿着炮制好的蜈蚣和蝎子去医馆卖货,顺便做最后一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