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准备年礼
作者:左右颠倒   科举,寒门读书郎最新章节     
    李承平的一番精彩表现,让吃了板子的同窗羡慕不已,王勤更是揉揉被板子打的吃痛的手,疼痛出声。
    倒不是板子的后作用,只是显然同桌的优秀,比他自己再被打十板子还要难受。
    村里其他孩子也是赞叹不已,看向李承平的眼神都带着一丝敬畏,万事都怕比较。
    “承平平时看着就比咱们聪明,读书没想到也这么厉害,大家不是都才学不到俩月吗!”
    “你不看看承平大伯是谁,听俺娘说那可是大官人,他家就有传承,叫什么前推后推更牛啥来着...”
    “没文化,那叫前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鸡毛,你有文化,你咋不能把书背下来。”
    感觉学堂都要被这群浑小子抬走了,陈夫子只得皱眉喝止,训责了几句,学堂才最终安静下来。
    对于李承平的表现,陈夫子真的很满意,本来对教导乡野村庄的穷苦小子没多大兴趣,更是不觉得会有孩子有读书天赋。
    但现在李承平却是改变了他的观点,天下天才何其之多,他如今也是能够做回伯乐。
    怕这孩子骄傲,平复了下心情,陈夫子故作镇定的说了一句,“嗯,尚可,不过天下英才如同过江之鲫,还需继续努力。”
    李承平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多谢夫子指点。”
    读背四书五经是基本,熟悉其中注释经义才是要点,他如今还差之远矣,没有受同窗的影响,继续奋斗才是真。
    随后的读书日子里,李承平更加忙碌了起来,陈夫子对他也是更加严格。
    陈夫子针对李承平出色的记忆能力专门制定了一项学习计划,还是背诵四书五经为主,并且特地留他散学后多呆半个时辰,为他单独讲明经书要义。
    这算明目张胆的开小灶了,村学中的学童除了眼含羡慕,倒是没有其他情绪流露,都是不超过十岁的孩子,眼里透着愚蠢的单纯,像大学生一样。
    而且李承平对他们很仗义,每次下课还在河边给他们讲经,来听的人还不少,除了实在家里活比较多的学子外,基本上都来了。
    并不是李承平讲的有多好,大人和孩童本就不可相提并论,大概是李承平比他们都小,他们更能放得开的缘故吧!
    “多谢夫子。”
    再次结束小灶课程,李承平是真心感谢陈夫子。
    若说因为第一次见面,通过爷爷的话语,李承平对陈夫子没有刻板印象那是假的。
    但真心换真心,不管其他,陈夫子对他尽心尽责那是没话说。
    在村学的这几月,李承平可以说是收效甚多,背书是最简单的,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可最终能出头的却寥寥无几。
    原因就在于家学,经典科举读物,只要咬咬牙富裕农家是能够买到的,但书中大儒的注释以及朝廷当政者现今的意识形态却不是买一本书就能够解决的。
    无人引导,四处碰壁,碰个头破血流都不一定有什么收获,领路人是至关重要的。
    陈夫子虽然算不上什么资深儒士,但放眼整个渭水镇已经可以说得上独树一帜,李承平在他的指点下进步是很显着的。
    其实最近陈夫子也有些头痛,李承平这小子问的问题真是越来越刁钻了,他有时真的会陷入自我怀疑中,自己到底还能教这小子几年。
    临近年关,村学也是放了假。
    李承平在这段时日里,一直都在消化所学,算是闭门读书。
    这几日,陆陆续续家里人全部回来了。
    但大伯因为酒肆事多,还在西安府,年前大概是回不来了,应该是会错过全家团聚的新年。
    瞧着爷爷落寞的坐在门檐处,手上拿着早已燃尽的烟杆。
    哪有父亲不想儿子的,李承平往爷爷旁边,‘彭’的一坐,“爷爷可是想大伯了。”
    李固一愣,随即笑道:“想啊!儿行千里,母担忧,你现在大抵是不太懂。”
    瞧着不远处的皑皑雪山,李固乐道:“不回来也好,你又不是不知道到你大伯母的架势,晚点回来,就晚点糟心。”
    李承平没应声,有些话不是他这个小孩能编排的,不过想到那个镇上的大伯母,确实不是什么人都能招架住的。
    恍恍惚惚间,空中飘起毛毛细雪。
    李承平十分快意,只希望,雪可以大点,瑞雪兆丰年。
    这是李承平在大乾朝过的第五个年,年一过,他就实六岁了,虚七岁,晃八岁,毛九岁了,时间是真快呀!
    雪花渐大,可并没有阻碍村里人的热情,进出村口的路上,来来回回人潮不绝。
    这个时候,即使再简省的人家,都会去镇上买些平时舍不得给孩子买的吃的用的。
    李家同样如此,余氏去镇上买了不少吃食,买的饴糖基本上全都进了李承平的口袋。
    拿着奶奶从镇上赶集买来的芝麻饼,一嘴下去,真是满嘴喷香。
    大乾朝不是没有好东西,只是奶奶太省了,根本就不舍得,家里最常吃的肉类就是鱼肉,李承平都快忘了猪、羊肉是什么滋味了。
    从厨房经过,闻着里边清蒸鲈鱼的味道,李承平还是不可避免的流出了不争气的口水,毕竟鱼肉也不是那么轻易能够吃到的。
    因为明日就要过年了,李承平只是早上温习一遍经文,就去院里帮忙置办过年要送的年礼。
    年礼是年后要送给亲戚朋友的礼物,不算贵重,只是聊表心意。
    李家的年礼就是一些普通的蒸饼和今日新鲜出锅的馓子,最好的物件便是二伯从镇上带回来的十年春。
    十年春是一种黄酒的名字,仅是听起来好听,其实并没有窖藏十年的意思。
    李承平的二伯李振义除了在地里干活外,农闲时,也会帮大伯跑些生意,主要是供应一些散酒给码头的苦力和纤夫。
    毕竟镇上的酒肆可以说的上是家里的唯一产业,只要是有时间,大家都会去帮忙。
    李振礼现在就希望能够把自己口碑给打出去,若是能够得到给各大酒楼供酒的资格那就更好了。
    他算是李家第一个经商的,像李久昌明年就要跟着大伯去镇上当学徒。
    李承平刚想凑过去问二伯他过年后能不能去镇上玩,却听余氏一喊,“承平,快回屋去读书,院里这么些人呢!哪里需要你伸手,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读书。”
    脑袋一大,说是说不过奶奶的,李承平正打算回屋看书躲清静。
    “娘,你还是这样,现在知道我们几兄弟为啥读书不行的原因了吧!劳逸结合那是至理名言,天天看书,那不是得看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