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放假回家
作者:左右颠倒   科举,寒门读书郎最新章节     
    一早起来,小院就砰砰作响。
    “要不要人睡觉啊?”李承平举起稻穗枕头往床上一砸,“谁呀!”
    没人回应,只听院里传来几人笑声耳语。
    打开门,一束光透着门缝径直照到李承平油光的脑门上。
    “快去洗漱。”黄立摇着手上的包子,“食堂今日总算做了顿好吃的。”
    刘孖然可不废话,一把将李承平拉了出来,阳光照得李承平睁不开眼,但打在身上暖暖地。
    李承平瞧见院里他做的小型日晷,阴影对应的角度,这,这不才刚刚辰时(七点)。
    边洗漱,李承平边想着等会一定要把他们带回的早饭全都吃掉。
    好不容易有机会睡个懒觉,却被叫了起来,真的是肝疼。
    不就是放假回家,搞得跟离别一样。
    过年府学要放假,李承平早就去信家里,李振良过来一趟不方便,他到时候自行回家。
    府学食堂的饭不能说难吃,但与美味似乎也搭不上边。
    塞了两个包子,端起一碗粥顺顺,李承平就瘫在院里编制的藤椅上歇着。
    每次都这样,柳安踹了李承平一脚后,收拾起碗筷来。
    读书不易,李承平生活很规律,哪怕今日要回家,只要有时间他的节奏都不会有变化。
    回屋展开一张竹纸,李承平提笔运气,对照着字帖临摹起来,他练字从不松懈。
    仅从字来说,他的字确实不太出挑,单拎院里的任何一人出来,细细看来都比他强些。
    好在多年持之以恒的坚持,写的字终究不太难看,送到赵琳面前时也少了些唠叨。
    离家有点远,李承平中间的一次旬休是去了师父那里,赵琳依旧是领着他拜访好友。
    李承平早就摆脱了诵念读背的时候,多听大儒讲课辩经才是目前应该处于的阶段,西安人杰地灵,博学之辈历来很多。
    走着赵琳的关系,他们指点起李承平来,也大多会更尽心些。
    “如何?”李承平虚心的向柳安请教道。
    柳安放下手上的书,伸着脑袋望来,看过后评品一番后,认真回道:“有我几丝神韵了。”
    “去你丫得。”
    尽管李承平将嬉笑的柳安推开,但对于他的说法还是很满意的,柳安的书法不说上乘,可也得到过不少名家点头认可。
    有他的七八成功力,就足见自己苦练的成果还是可以的。
    没扯其他,柳安看了看天时,拍了下李承平,问道:“还不走?再晚的话,到家可就真摸黑了。”
    李承平故作高深的一笑,不作声。
    “怎么个说法?”
    一瞧他这个样子,柳安就知道李承平又想着其他路子,不乘马车,想要不摸黑到家的办法,好像只有。
    “乘船。”
    李承平和柳安异口同声道。
    合声有点响亮,引得黄立探了个脑袋过来看,三人相视一笑。
    西安周边主要水系有八条,它们在城外四周穿流。
    分别是泾河、渭河、灞河、浐河、沣河、潏河、涝河、滈河,八水绕长安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而西安城内则有着四条沟渠,分别为龙首、永安、清明、漕渠。
    这四条沟渠从西安城的东南西三面引渭河的支流入城,为城内提供生活、生产用水。
    一河村就在渭水边上,其实走渭河是最快的。
    可乘船也是有问题的,渡口的商户运船是很难上的。
    因为衙门发放路引时,对船上人员都有明确登记,人家没必要为些钱财惹麻烦,增加过关卡的难度。
    所以,李承平想要乘船最好是坐官船,不仅安全马力还足,不到半日便可到家。
    李承平先前并非不想要乘船,可问题是李家能够花钱乘坐官船的勋爵腰牌只有一面,而且已经给了李轩。
    再者说李承平每次往返西安和家里,都是他和老爹两个人,一面腰牌根本就不顶用。
    成了廪生后可就不一样了,这个身份的好处当真是多多,福利中就包括了每年三次免费乘坐官船。
    李承平想着不去享受这项福利算怎么回事,不坐白不坐。
    索性让老爹歇歇,自己径直坐船回去就好,还快。
    廪生的又一项福利,便是可以合理使用府学车架。
    送李大官人回家,这个理由合不合理,李承平喜滋滋的上了马车。
    柳安和黄立在门口摆手,他俩不急,柳安家住京城急也没用,黄立则家住靠近府城的县城,下午晃晃悠悠就回去了。
    不过黄立不想那么早回去,家里没什么人冷清的很,即便有乡里乡亲照拂,心里多少还是很孤寂,他想着在府城陪着柳安,看柳安打算。
    “走了。”李承平翻身一跃就上了车,“把东西递上来。”
    回家带的东西有点多,都是镇上买不到的物件,李承平想来奶奶肯定舍不得置办,就先买好。
    “要是不回京城,你和柳叔他们就上我家过年去,人多热闹。”李承平呼着气,细看发现呼出的气已经结成了白雾。
    得快点了,府学好在是今天放假,再晚些说不准河水就上冻走不了了。
    “行,只要你祖父他们不嫌我们就成。”柳安笑着回话。
    “你俩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李承平笑着指着两人。
    柳安和黄立一愣,一时间没听懂是啥意思。
    “走了。”
    话音一落,街上就只剩下车轱辘声,西安城白日热闹非凡,或许是快过年了,人山人海的采办着年货。
    李承平不由感叹,不知道这样的好日子能过多少年。
    眼下国朝建立日短,国立鼎盛,外敌纷纷被压制。
    数年前的西北一战一鼓作气,更是疏通了前往西域的通道,可谓大涨国威。
    封建王朝就是这般,国家初立时,人口和生产在恢复,得以强盛一时,可一到中后期,吏治腐败、土地兼并等问题接踵而至。
    现在这些不是李承平能够关心的,他眼下不过是一个小虾米,恐怕只有位及人臣,才有能力和机会施展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眼下的要紧事,还是备考应付来年的乡试,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该读书就好好读书,关注政局不过是徒增烦恼。
    李承平没空想其他的,车夫提醒他渡口,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