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都穴
作者:可乐小新   十四经穴最新章节     
    在清代光绪年间,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前往南阳。那是一个阳光炽热的午后,我们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前行。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痛苦的呻吟声。一位青年男子捂着腹部,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滚落。他虚弱地说道:“我这肚子从早上就开始疼,起初只是隐隐作痛,以为忍忍就过去了,可这会儿疼得越来越厉害,感觉整个腹部都在翻腾。”
    太爷爷上前仔细询问了他的饮食、二便等情况,又为他把了脉,观察了舌苔,判断他是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
    太爷爷略作思索,决定为他针刺大都穴。太爷爷说道:“大都穴乃足太阴脾经之荥穴,位于足大趾内侧,第 1 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其功效众多,不仅能温中散寒,缓解脾胃虚寒之腹痛,还可健脾利湿,调治因脾失健运导致的水肿、泄泻等症。”
    说罢,太爷爷取出银针,准确地刺入大都穴。片刻之后,路人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腹部的疼痛明显减轻。路人感激涕零,连连道谢。
    我在一旁,对太爷爷精湛的医术佩服不已,心中也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领悟。
    后来听太爷爷给我说,这大都穴,“大”者,盛也;“都”者,聚也。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以濡养周身。大都穴作为脾经之荥穴,乃脾经经气盛大聚集之处。
    从穴名含义剖析,“大都”形象地描绘了此处经气汇聚之丰盛,犹如气血汇聚的都会。脾经气血在此聚集,进而输布全身,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就五行生克关系而言,脾在五行中属土,大都穴五行属性为火。依五行相生之理,火生土,故刺激大都穴能够有效地温补脾阳、增强脾之运化功能。临床中,针对脾阳虚衰所致的纳呆、胃脘胀满、肠鸣泄泻、四肢不温等病症,通过针刺、艾灸或按摩大都穴,可激发脾经经气,温运脾阳,促进脾之健运,使水谷得以正常腐熟、运化,湿浊得以消散。
    依据五行相克之法,土克水。当肾水过盛,出现水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等病症时,刺激大都穴以强化脾土之功能,可制约肾水之泛滥。脾之运化功能增强,水湿得以正常代谢,从而减轻肾水过盛所致的病症。
    此外,大都穴还具有缓急止痛之效。对于四肢肌肉拘挛、疼痛,尤其是小腿抽筋等症状,刺激大都穴能够疏通脾经气血,濡养肌肉筋脉,缓解拘急疼痛。同时,大都穴对于神志方面的病症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脾藏意,若脾虚则意乱,出现心烦失眠、多梦易惊等症状。通过刺激大都穴,健运脾气,使气血充足,神志得安。
    大都穴之名彰显其经气汇聚之特点,其在五行生克理论的指导下,于临床治疗脾系相关病症、肾水失调之疾、四肢肌肉疼痛以及神志异常等病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