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束骨穴
作者:可乐小新   十四经穴最新章节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一路上,鸟语花香,微风轻拂,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走着走着,我们在一个三岔路口遇到了一位面容愁苦的路人。他眉头紧锁,步伐沉重,看到我们,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切地向我们求助。
    路人自述道:“我这几日不知怎的,头痛欲裂,眼睛也看东西模糊,整个人昏昏沉沉,实在是难受极了。”
    太爷爷仔细地观察了他的面色,又为他把了脉,询问了一些日常起居的情况,心中便有了判断。太爷爷说道:“你这是膀胱经气血逆乱,上冲于头所致。”
    说罢,太爷爷决定为他针刺治疗。太爷爷让路人坐下,挽起裤脚,露出足部。太爷爷说道:“我要为你针刺束骨穴,此穴位于足外侧,第五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只见太爷爷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精准地刺入了束骨穴。行针片刻后,路人渐渐舒展了眉头,惊喜地说道:“哎呀,感觉脑袋一下子轻松了许多,眼睛也清亮了!”
    太爷爷微笑着说:“这束骨穴能约束膀胱经气血,使其下行,从而缓解你的头痛目眩之症。但回去之后,还需注意休息,莫要过度劳累。”
    路人千恩万谢,我们也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那一天,我对太爷爷的医术更加敬佩,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束”有约束、收敛、整束之意,象征着一种规范和秩序。“骨”不仅代表着肾主骨生髓,肾之精气所藏之处,也寓意着人体的支撑和根本。故,此穴通于肾,与肾的关系密切。
    束骨穴之名,恰似传统文化中对于规范秩序和稳固根本的追求,暗示着此穴具有约束、收敛肾中精气,使其不过度耗散,从而稳固人体根本的作用。
    从经络气血运行的角度来看,足太阳膀胱经为多血少气之经,其气血充盈,循行于体表,卫外固表,同时也内连脏腑,调节脏腑功能。束骨穴作为膀胱经上的穴位,能够承接和调节膀胱经的气血运行。当膀胱经气血过盛或运行不畅时,束骨穴发挥其“束”的作用,约束气血,使其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不至于亢盛或逆乱。
    中医认为,肾与膀胱相表里,二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膀胱经的气血运行失常,往往会影响到肾的功能;而肾的精气不足或失调,也会反映在膀胱经的病症上。束骨穴因与肾的密切关系,能够通过调节膀胱经的气血,进而影响肾的功能,达到治疗相关病症的目的。
    例如,在头痛、目眩等病症的治疗中,束骨穴发挥着重要作用。头为诸阳之会,膀胱经上循头部。当膀胱经气血逆乱,上冲于头,就会导致头痛、目眩。束骨穴约束膀胱经气血,使其下行,从而缓解头部的气血亢盛,减轻头痛、目眩的症状。其治疗效果仿佛是将上冲的气血“束”住,使其回归正轨,就如“束骨”之名所蕴含的约束之意。
    对于腰腿痛的治疗,束骨穴同样效果显着。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若肾中精气不足,骨骼失养,加之膀胱经气血不畅,就容易出现腰腿痛。刺激束骨穴,既能收敛肾中精气,滋养骨骼,又能疏通膀胱经气血,通则不痛,从而有效缓解腰腿痛。此中“束骨”的作用,恰似为松散的骨骼和紊乱的气血提供了一种约束和整理,使其恢复正常的状态。
    此外,束骨穴对于癫狂、痫证等神志病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肾藏志,心主神明。肾中精气不足,心肾不交,容易导致神志失常。束骨穴通过调节肾之精气,交通心肾,使神志恢复正常。这种对神志的调理,也体现了“束骨”在稳固根本、恢复平衡方面的作用。
    总之,束骨穴之名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理论内涵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联系。其通过约束、收敛膀胱经气血,调节肾之精气,从而对多种病症发挥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