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重整旗鼓
作者:小生洛雨   献策不名,江山我自取最新章节     
    “崔大人,接旨吧。”内监念完圣旨,见崔彦佑还未起身,催促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崔彦佑这才缓缓起身,从内监手上接过圣旨。
    “几位寺人还请随我去往府上。”
    “嗯,走吧。”内监点点头,这一路长途跋涉,几人可是不敢耽误,到达洛阳,换了快马直奔郾城。
    到得府上,很多官员听闻天使到了,纷纷前来相见。
    他们也想知道,陛下会如何处置自己。
    对此,内监只是含糊其辞,不肯说出详细,只道是陛下希望诸位齐心协力,尽快还于旧地。
    众人闻言,大感无奈。
    “寺人,本官霍山败逃,生死不知,此封书信还请寺人一并带回,亲手交予内子手上。”崔彦佑拿出准备好的书信。
    内监点点头,知道对方的意思,这封信一来是报平安,二来是给自己打点的银子。
    “好,崔大人,陛下对你此次剿贼失利大为震怒,不过念在你尽心尽力的份上,力排众议,让你继续担任淮南招讨使,免去你的丞相之职,便是希望你不要分心他顾。”内监收起书信,沉声说道。
    此次决战的经过,已经被此前的人带回京城,两万对七千人,前者乃是折冲府兵马,后者还是一群流寇,二者之间,是无法相较的。
    可就是这种局面,官军还是落败,主将被杀,全军覆没。
    若是在城里,或是其他情况,还可以找找别的理由,比如此贼狡诈,但这可是正面交战,就连陛下都找不到借口为其开脱。
    朝中很多人借此上表奏折,希望陛下追究崔彦佑失利之罪。
    无奈,陛下只好免去崔彦佑的丞相之职,平息众怒。
    可随后让谁去担任招讨使,又是犯了难,很多人还是支持让崔彦佑继续追剿,而此前上表奏折的人都不敢接这道圣旨。
    崔彦佑已经做了表率,他虽然败了,却是败在上阵杀敌的时候,可不是躲在后面指挥,他们可没有这种胆量,身先士卒面对几万贼人。
    “哎,此次失利,实乃我之过也。”崔彦佑没有找其他借口,两场战斗的胜利,就把原先的理智抛诸脑后,他没有借口。
    “败则败矣,崔大人还得借耻以为勇。”
    “陛下让我问问你,几时能剿灭此贼。”内监问道。
    此次征调兵马,要全部到位,至少需要月余时日,可那个时候,天气寒冷,可不利于打仗,若是再出意外,只怕陛下也保不住崔彦佑。
    “来年今日。”崔彦佑回道。
    “何时能出剿?”
    “待得兵马到得豫州,即可行追剿之事。”崔彦佑回道,他可以等,可张子诚不会给自己机会,以此人的练兵手段,几个月就能拉出数万能征善战之兵马。
    彼时再相见,胜负如何,还真不好说。
    所以,无论如何,不能拖下去。
    张子诚的练兵方法,他知道,足粮足饷,既然张子诚能给,自己为何不能给?
    此次送回的书信之中,其中一部分就是让崔家调拨银子,补足饷银。
    “崔大人,这会不会操之过急了?”内监问道。
    冰天雪地打仗,崔大人压得住这些兵马吗?
    “寺人回去后,让陛下尽管放心,这是我写得剿贼方策,陛下看了,自然知晓。”崔彦佑拿出所写的方策。
    随后,两人又是说了些闲话,便是各自散去。
    翌日,内监就要回返京城,崔彦佑将其送至城外。
    “崔大人,多多保重,希望来年,咱们在朝堂上再相见。”内监说道。
    “几位还请保重。”
    相互道别后,内监顺着官道离开。
    崔彦佑没有离开,而是继续等在此处。
    没多久,只见顾子恒带着人快步而来。
    “大人,已经准备好了。”
    “嗯,走吧。”
    崔彦佑点点头,随即众人去往城外某处,此处,有着新设的祭坛。
    为了此行追剿顺利,崔彦佑命人焚香祷告,这处祭坛,也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将士。
    裴敏被追封忠武大将军,算是死得其所。
    此时的祭坛处,无数官员前来,另外则是城里的士绅,这种时候,很多人都来长长脸,毕竟可不是什么机会都能聚齐这么多官员的。
    “当当当……”
    “大吉。”随着道士吆喝声响起,此次祭典,便告完结。
    不过,崔彦佑并未离去,而是看着眼前的祭坛,怔怔出神。
    “大人,先回去吧。”卢未远走上前来。
    “子恒呢?”
    “学生在。”顾子恒也走了过来。
    “你二人回去后,就追剿之事,各自写一份方策,明日交来给我。”崔彦佑说完,自行离开了。
    他已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剿灭张贼。
    “是。”二人相视一眼,点头应下。
    隔日午时,崔彦佑召集众人议事,各路兵马已经开始征调,在此之前,他得把其他事做好。
    “你二人同张贼所遇时日最长,都说说吧,此人给你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崔彦佑问向顾卢二人。
    “回大人,此贼足智多谋,善使诡计,不仅如此,此贼极具胆识,身先士卒,御下仁厚。”即使几人被张子诚打得落花流水,却也不妨碍他们欣赏此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如此,官场也是如此。
    “最让我惊讶的,是此人的练兵之法,不过数月,带出的兵马可谓是悍不畏死,无往不利,我打听过,此人练兵,足粮足饷。”顾子恒补充道。
    这一点别说是贼人了,就是朝廷也没办法做到。
    “不得不说,此人是个难缠的对手,不过我想,此人如此多的优点,却也是他的缺点所在,此种人物,极为自信,可盲目自信,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此次张贼盘踞十余州之地,你们说说,追剿该用何种方策?”
    此次追剿,与此前可不一样,此前张贼仅仅手握两州之地,怎么打都可以,现在不一样,横跨十余州,就是有再多人也围之不住。
    所以,追剿之事,除了兵马,便是谋算,以兵马之利,达谋算之事,便是破贼之时。
    “张贼只有兵马之利,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安定民心,不妨采取分化之法,将张贼与手下分隔……”
    很快,商议结束,此次议事大有成效,为了尽快还于旧地,纷纷出谋划策,算是有了追剿之法。
    不过最终怎么打,还得等诸位将领到来,才能议定。
    商议之后,崔彦佑留下顾卢二人,将此次调拨的钱粮尽数交由二人统筹,唯一的要求,就是足粮足饷。
    另外,则是传令颍州,加封都尉为将军,领三千兵马,不过自己只能给钱粮,人须得自行招募。
    所要做的事,就是尽快平息贼乱,打造渡船浮桥,为迎接诸府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