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宠溺地拉着身旁刘焉的手,笑着对他说:“焉儿啊,你看看你父王,明明得利最多的是他,最后还要让皇爷爷和你皇伯伯来承他的情。你以后要是做了西秦王,可千万别学你父王,得了便宜还卖乖!”
听到这话,刘焉眨了眨眼,笑嘻嘻地回答道:“皇爷爷,这可不行。父王得了便宜,最后不都还是我的嘛。我以后也要给我儿子多留一些,这样才不会被骂小气鬼呀!”说完,他还一脸期待地看向自己的父王。
刘胥听了,顿时感到一阵窘迫,连忙用手捂住脸,心想:“这孩子,这种话心里知道就行了,怎么能当着武帝和太子的面直接说出来呢!”
看到刘胥的窘态,武帝和太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太子一边笑着,一边转头询问武帝:“父皇,您看应该如何奖励四弟呢?”
武帝摸了摸胡须,沉思片刻后,反问道:“太子,依你之见,应该如何奖赏西秦王呢?”
刘据听出武帝的称呼变化,心里明白这是父亲在考验自己,于是沉思过后面色整肃,起身行礼后才缓缓开口说道:“儿臣以为应当改封西秦王为秦王,位列诸王之上。可以封侯爵及以下爵位,以后诸王若有大功者皆可如此。”
武帝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一旁的刘胥心中不禁大喜,他此次从封地回京的目的便是想让自己的封号得到提升,没想到今日太子提出这个建议,正合他意。
刘据接着道:“此外,还应该赐予西秦国更多的人口,以显示陛下对其功绩的嘉奖。”
武帝思考片刻后,点头道:“朕准了。西秦国地处边陲,连年征战,损耗不小。朕会下令搜集天下间的游侠、商贾、赘婿、罪犯等迁往西秦国,充实其人口,另外再从雍凉三辅地区的武库取一批精良兵器送往西秦,作为赏赐。”
刘胥感激涕零,叩头谢恩。此番封赏,不仅使他的地位更加显赫,也为西秦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待刘胥退出宫殿后,武帝对刘据说:“老四此次立功不小,你这个做皇兄的,日后也要多扶持他。你们兄弟几人互为表里,这大汉才能传承的更久。”刘据恭敬地答道:“儿臣明白。”
武帝继续说道:“另外,自从匈奴被灭,文恬武嬉,武备废弛。虽然需要休养生息,但是忘战必危,你可有良策?”
刘据思索片刻,回答道:“儿臣以为西秦对印度的战事我大汉也可派兵参与,军队的奖励自可从印度获得,还能保持战力。此外,我们可以加强军事训练和装备更新,提高士兵的战斗素质。同时,可以加大对边疆地区的防御力度,加强边防军的建设,确保国家的安全。”
武帝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不错,你的想法很有远见。但我们还需考虑如何让百姓们安居乐业,避免战争给他们带来过多的负担。”
“另外北方之敌除东北还有些部落藏于荒野,但是有朝鲜和草原诸国征伐不断,其成不了威胁。但是南方诸王除二弟南越王刘闳外,其余诸王对当地南蛮百越管理不善,如今多有联合反抗之势,应派蜀郡、长沙、扬州诸郡的南方士卒前去清剿。并给诸王以申斥、处罚。”
汉武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不错,此乃良策。”
“儿臣还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说?”刘据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汉武帝目光柔和地看向刘据,鼓励地说道:“你是大汉未来的天子,有何不可说?”
得到父亲的许可后,刘据才壮起胆子说道:“派出的汉军统帅就让李广利去吧,打下的地盘给弗陵准备着。”说完,他紧张地观察着汉武帝的脸色。
汉武帝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了刘据的提议。毕竟,刘弗陵是他最疼爱的幼子,而李广利又是刘弗陵的舅舅。
但是刘弗陵年龄尚小,等他长大后又有母家的势力会不会生出二心,或者被有心人利用可不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不舍的自己的幼子以后陷入旋涡之中。
刘据见汉武帝答应了下来,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但同时也感到一丝无奈。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让李广利继续留在国内掌握军权,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虽然他并不想伤害任何人,但为了自己的未来,他不得不做出一些决定。
武帝沉默良久,脸上浮现出一丝疲惫与无奈,长叹一口气后终于缓缓开口:“朕准了,命李广利为征西将军,调其本部及各部边军部分军力共五万人随秦王前去印度。你准备一份封他为公爵的旨意,封地在印度。另外去给胥儿说说,给弗陵和李广利挑块好些的封地。”
说完后,武帝的心气好似被抽走一般,整个人都变得有些萎靡不振,他无力地躺倒在榻上,双眼紧闭,仿佛不愿再面对眼前的一切。他甚至没有等待刘据的回应,只是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刘据退下。
刘据默默地站在原地,看着武帝那衰老而疲惫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这一次的决定对于汉武帝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同时也明白自己已经获得武帝的认可。这次过后武帝应该会彻底放权给他,最终,刘据深深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要求各郡县上报治下世家大族、地主豪强所拥有田亩数量的圣旨很快下达,同时下达的还有加紧修建茂陵并迁徙附近百姓的圣旨。
知道此举意味着什么的地方势力加快了前往长安的速度,西汉的陵邑制度令天下富户胆寒。你看原来齐地最大的田氏被迁至关中后,改名第一到第八后衰落的有多厉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原本还一路悠闲的地方势力,哪还顾得上访友宴饮。本来并不想参与印度之事的势力也被带动,纷纷起身赶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