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秦国军队的主要开支(1)
作者:刘龑   大汉西域王最新章节     
    在秦国,只有禁军护军有军饷,这是因为秦国实行了二十级军功爵制,按照规定,实际发给士卒的只有每月两石和三石的粮食作为补贴。
    对于骑兵来说,他们的马匹也会根据等级不同每月得到相应的补贴,其中战马最低每月能拿到三石六斗的补贴。值得注意的是,汉代的一石大约等于今天的120斤。
    此外,如果需要进行远征,士兵们还会收到额外的衣物和金钱作为差旅费。当他们征战归来时,根据作战时间的长短,还会发放一定的补贴,大约每年可以拿到300文左右。不过,这个金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百姓缴纳的免役钱而有所波动。
    由于秦国在立国之初就对军功爵赐予的土地进行了削减,再加上国内还有大量尚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因此在未来的几百年里,人地矛盾并不会太严重。
    这样一来,卫所兵和郡县兵实际上就是义务兵,他们在日后很少参与远征行动,所以也就没有必要给他们发放军饷。
    而且,在卫所军中,有许多士卒都是来自蛮族,他们渴望通过服役来换取汉族人的身份,自然也不会要求发放军饷。
    与秦军相比,禁军和护军在待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朝廷每季度都会向他们发放应季的全套衣物两套,包括鞋子两双以及靴子一双。
    而卫所军虽然不如禁军和护军,但也能得到每年四套的全套衣物、四双鞋子和两双靴子的供应。然而,郡县兵的情况就相对较差,由于服役期限仅有两年,他们只能领取到夏季和冬季各一套的军服,其他装备都需要自己解决。
    相比于其他兵种,仆从军和刑徒军的待遇要稍好一些。仆从军每年能够获得一件印有所属军队名称的号袍,以区分身份。而刑徒军则每三年发放一件由灰布麻衣制成的马褂。这种马褂是刘胥为了舒适而发明的一种短上衣,虽然不被秦国上层所认可,但却深受宫中做苦力活的太监们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马褂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它对襟不合礼但方便干活的特点,更是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此外,马褂上的盘扣也因其方便使用的特性而广泛传播。这种纽扣不仅可以固定衣襟,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因此在军中也备受青睐。
    总的来说,秦国军队的服装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差异和军事组织的复杂性。同时,这些服装也体现了秦国对于军事力量的重视和管理。
    总体而言,军饷对于秦国军队来说并不是一项重大的开支。秦国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将新征服的偏远地区的土地作为军功爵的奖励,从而取代了军饷的支出。这样一来,士兵们不仅可以通过战功获得荣誉和地位,还能拥有自己的土地。
    或许有人会疑惑,为何这些偏远地区的土地也如此受欢迎?其实原因很简单,当一名士兵获得土地后,他同时也会获得相应的官奴奖励或购买权。这意味着他家将会成为拥有众多奴隶的地主老爷,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
    当然,不同的军功爵位对应的官奴购买价格和数量也是有所差异的。一般来说,士兵只需支付市场上私奴价格的一半,就能购买到与自己爵位相匹配的土地所需的劳动力。此外,朝廷还会对士兵之前获得的土地进行回购,以便将其所有的土地集中在一起,方便管理和经营。
    无论是禁军、护军、卫所兵还是郡县兵,只要在战斗中受伤或牺牲,都会得到相应的抚恤。抚恤的金额会根据士兵的军职和爵位而有所不同,以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这种制度不仅保障了士兵及其家属的权益,更激发了他们奋勇杀敌的斗志,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战死者一般会得到地方政府提供的棺木以及当地三年免役钱的抚恤金。此外,还有一些免税政策和补贴措施。
    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孤儿寡母来说,可以前往当地官府每月领取一定数量的粮食。而且,他们的子女在县学和郡学的招生中享有优先录取的待遇。
    重伤残疾者也能获得抚恤金,但金额为一年免役钱。然而,与战死者不同的是,当地官府需要为这些伤者安排合适的工作。
    除非涉及严重犯罪等重大问题,否则不得轻易开除他们。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维持生计,还可以体现国家对战伤军人的关心和照顾。
    而对于那些战死的仆从军和刑徒军,他们的抚恤方式则有所不同。他们的军功将会被转移给家人,以帮助他们的家人获得同汉人身份或去除奴籍。这种做法既体现了对他们牺牲的尊重,又为他们的家属带来了实际的好处,重要的是省钱。
    秦国的军事开支庞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粮食、马匹和军备。先说粮食,秦军士兵每人每天需要大约六升米作为口粮。无论是禁军、护军还是卫所兵,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配给的。
    这些粮食的供应由朝廷负责,但具体的供应方式则根据士兵所在的地区而异。对于中央军队来说,粮食由中央直接供给;对于地方军队,则由地方政府负责;而卫所兵的粮食则来自于卫所的屯田。
    然而,禁军、护军与卫所兵之间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粮食供应。禁军和护军地处繁华之地,他们不仅能享受到新鲜的肉类食物,还能品尝到各式各样的水果和蔬菜。
    相比之下,卫所兵虽然也有足够的肉食供应,但由于地处偏远,其他副食品的种类相对较少。
    此外,在调味料方面,秦国的优势明显大于大汉。秦国并不缺乏香料,因此可以提供更多种类的调味品,而大汉则主要依赖盐巴、醋布、豆酱和肉酱等基本调料。这种饮食差异可能对士兵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在秦国,禁军护军有着充足的干果和香料供应。这些香料和干果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庞大。尤其是当年刘胥为了避免大汉得知他所购买的香料具体品种,以便能够掺入便宜的香料获取利润,采用将各种香料打成粉末并混合销售的方式,使得秦军也拥有了大量类似于十三香的调料供应。
    由于这个时代葡萄、椰枣等作物的产量较低,只能作为调味品进行少量供应,无法大规模地作为副食品生产。因此,干果成为了重要的调味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