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分发给所有百姓之后,盛京暂时恢复了以往的生机。胤祉每日都会亲自上街,探望那些受难的百姓。他的身影穿梭在狭窄的街道间,与百姓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他的到来,让百姓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希望。
“大人,谢谢您,是您给了我们生活的希望啊!”一位老妇人激动地握住胤祉的手,眼中充满了感激。
胤祉连忙摆手,微笑着说:“不用感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朝廷没有忘记百姓们的疾苦,我们只是尽力而为。”
百姓们齐声赞叹:“真是朝廷的好官啊!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胤祉的努力下,盛京的百姓们渐渐走出了困境,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每当胤祉走在街上,总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感激与祝福。
这天,胤祉与胤禛相约在城中一处茶馆碰面。两人一边品着香茶,一边欣赏着窗外百姓们欢快的笑容。
“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感到无比欣慰。”胤祉感叹道。
胤禛点了点头,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提议道:“现在盛京的情况已经好转许多,我们也该准备回京了。”
胤祉点头表示同意,两人开始商量回京的事宜。然而,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了隆隆的雷声。天空乌云密布,黑沉沉的一片。
胤禛望向窗外,淡淡地说:“看来要下雨了。”
胤祉也注意到了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他思索片刻,说:“这场雨对于盛京和京城的百姓来说真是个好消息,地里的庄稼正需要雨水的滋润。”
胤禛点头赞同,随即他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现在下雨了,道路泥泞难行,不如我们再在盛京待几天吧。等雨停之后,再启程回京也不迟。”
胤祉觉得这个决定十分合理,便同意了。两人决定暂时留在盛京,等待天气好转后再做打算。
大雨滂沱而下,持续了整整一天。盛京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感受这久违的雨水带来的喜悦。他们知道,这场雨不仅滋润了庄稼,也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安慰与希望。
雨后的盛京城,空气显得格外清新,街道两旁的树木仿佛刚经过洗礼,每一片叶子都翠绿欲滴。此时,胤禛站在门前,目光远眺着雨后的大地,心中涌起一股探访民情的冲动。他转身对身边的胤祉说道:“雨后百谷生,我正想去田间看看百姓的庄稼如何了,三哥,你愿与我同去吗?”
胤祉闻言,微微一笑,回答道:“四弟既有此雅兴,哥哥自然愿意奉陪。”
于是,二人带上几名随从,骑马出了府门,朝着百姓的田地方向而去。沿途的田野里,稻谷和玉米都长得格外茂盛,仿佛是大自然对这场及时雨的最好回馈。
来到田间地头,胤禛和胤祉下马,踩着泥泞的小路走进庄稼地里。看着那些吸饱了雨水的庄稼,二人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胤祉感叹道:“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庄稼都长得这么好。”
胤禛点点头,附和道:“是啊,但天灾总是难以预料,今年的产量恐怕还是会受到影响。”
胤祉听后,眉头微皱,忧心忡忡地说道:“四弟说得没错,京城那边已经开始种植高产作物了,我们盛京却还停滞不前。百姓们该如何度过这一年呢?”
胤禛沉默了片刻,突然想到一个主意,他兴奋地对胤祉说道:“三哥,我有个想法。既然京城的高产作物种植得如此成功,我们不妨也在盛京推广种植。这样一来,今年百姓们的收成应该能有所改善。”
胤祉闻言眼睛一亮,赞同道:“二哥所言极是!我们回去之后就把这个建议禀报给皇阿玛,看看能否让盛京的百姓也享受到高产作物的好处。”
二人商议已定,心中的忧虑也消散了不少。他们知道,要想让这个计划顺利实施,还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但他们相信,只要有心为百姓谋福祉,一切困难都不是问题。
于是,胤禛和胤祉带着满满的希望和决心,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他们期待着未来盛京百姓们也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期待着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丰收的景象。
……
经过数日的日夜兼程,胤禛与胤祉终于踏上了京城的石板路,回到了熟悉的宫廷之中。尽管旅途疲惫,两人却无暇休息,稍作洗漱后便急匆匆地前往清溪书屋,向康熙皇帝汇报工作。
此时的康熙皇帝正沉浸在政务的海洋中,笔触不停地在奏折上飞舞。李德全轻声走进书房,低声报告:“皇上,三贝勒和四贝勒回来了,正在外面候见。”
康熙眉头微挑,放下手中的笔,吩咐李德全:“快请他们进来。”
胤禛和胤祉踏入书屋,立刻下跪行礼,齐声说道:“儿臣胤禛(胤祉)见过皇阿玛,愿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挥手示意他们起身,他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带着几分期待地问:“盛京的情况如何?你们此行可有收获?”
胤禛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启禀皇阿玛,盛京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得多。我带去的物资远远不足以满足百姓的需求。好在三哥及时赶到,补充了一批物资,才勉强稳定了局面。”
胤祉则站在一旁,谦虚地说:“其实四弟在前期的筹备和应对上做得非常好,我后来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康熙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这两位皇子不仅能力出众,而且心怀百姓。他欣慰地点点头,说道:“你们两个都做得很好,我代表盛京的百姓感谢你们。如今既然回来了,就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吧,不要急着去处理政务。”
胤禛和胤祉对视一眼,齐齐跪下,感激地说:“谢皇阿玛体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