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效应
作者:绝命谷的道兰   为什么百科全书最新章节     
    1. 安慰剂效应:病人虽获得无效治疗,但因“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使症状得到舒缓;反之,若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2. 海马效应: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却有似曾相识之感。
    3. 踢猫效应:对弱于自己或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产生连锁反应。
    4. 黑天鹅效应: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
    5. 罗森塔尔效应:向一个人传递积极期望,会使其进步更快、发展更好;传递消极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
    6. 巴纳姆效应:人们容易认为笼统、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准确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7. 吊桥效应:在危险情境中心跳加快时遇到异性,容易错把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从而滋生爱情情愫。
    8. 奶头乐理论:为避免 80%边缘化人口与 20%精英的阶级冲突,用消遣娱乐和感官刺激产品转移前者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使其丧失思考能力。
    9. 懒蚂蚁效应:部分蚂蚁看似懒散,实则把时间花在“侦察”和“研究”上,能发现组织薄弱处并探索新食物来源。
    10. 晕轮效应: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留下好印象,会使人们对其其他品质或特性也给予较好评价。
    11. 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观察到胶体里出现一条光亮通路的现象。
    12. 南风效应:南风徐徐吹动比北风寒冷刺骨更能让人脱掉大衣,意味着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13. 飞轮效应:使静止飞轮转动,开始需很大力气,每圈努力都不会白费,达到临界点后,飞轮会依靠重力和冲力快速转动,说明做事最初阶段需付出足够坚持和努力。
    14. 延迟满足效应:为长远更大利益,甘愿放弃或延缓即时满足,并在等待中保持良好自我控制能力。
    15. 内卷化效应:长期停留在简单层面,无发展增长、变化和改观,水平稳定且不断重复,对变化缺乏应变能力。
    16. 首因效应: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有“先入为主”的效果。
    17. 近因效应:多个意义不同刺激物依次出现时,最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起决定作用。
    18. 蘑菇效应:蘑菇长在阴暗角落,需长到足够高才被关注,此现象说明吃苦受难不一定是坏事,对年轻人发展有一定意义。
    19. 木桶定律:木桶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非最高的木板。
    20. 手表定律:拥有两块以上手表不能更准确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失去对时间的正确判断。
    21. 破窗效应:环境中不良现象若被放任,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22. 曝光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事物越有好感,增加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可增强人际吸引。
    23. 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 20%,其余 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24. 鲶鱼效应: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可用于企业管理等方面。
    25. 羊群效应: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
    26. 晕船效应:类似于晕轮效应,指对某个事物或人的最初印象影响了对其整体的看法。
    27. 仰巴脚效应:指优秀者犯小错误时,他人对其印象不但不会变坏,反而会更好的现象。
    28.刻板效应: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28. 自验预言:自我用行为来应验自认为会出现的结果。
    29. 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31.仰巴脚效应:优秀者犯小错误时,他人对其印象不但不会变坏,反而会更好的现象。
    32.刻板效应: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33.自验预言:自我用行为来应验自认为会出现的结果。
    34.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35.仰巴脚效应:优秀者犯小错误时,他人对其印象不但不会变坏,反而会更好的现象。
    36.刻板效应: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37.自验预言:自我用行为来应验自认为会出现的结果。
    38.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39.仰巴脚效应:优秀者犯小错误时,他人对其印象不但不会变坏,反而会更好的现象。
    40.刻板效应: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41.自验预言:自我用行为来应验自认为会出现的结果。
    42.仰巴脚效应:优秀者犯小错误时,他人对其印象不但不会变坏,反而会更好的现象。
    43.刻板效应: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44.自验预言:自我用行为来应验自认为会出现的结果。
    45.木桶定律: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46.羊群效应:个人的观念或行为会受到群体影响而趋向一致。
    47.鲶鱼效应:鲶鱼的介入能激活小鱼的求生能力,可在组织中引入竞争以激发活力。
    48.首因效应:最初形成的印象对后续交往有较大影响。
    49.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对认知的影响更大。
    50.自验预言:人们会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预言来行事,从而使预言成真。
    51.马太效应: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现象。
    52.仰巴脚效应:也称出丑效应,指优秀的人偶尔犯些小错,会让人觉得更真实、可爱。
    53.刻板效应:根据某些特征对人或事物进行简单归类,产生固定看法。
    54.晕轮效应:因某一方面的优点或缺点,而对整个人或事物产生全面的好或坏的印象。
    55.首因效应:最初接触到的信息对人的认知和判断产生重要影响。
    56.近因效应:近期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起更大作用。
    57.自验预言:人们对某种情境的预期会影响其行为,从而使结果符合预期。
    58.刻板效应:以偏概全地对人或事物进行定性。
    59.晕轮效应:因某人或某事的突出特征而影响对其整体的评价。
    60.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
    61.近因效应:新出现的信息对印象的改变有较大影响。
    62.自验预言:内心的信念和预期会引导行为,进而实现预言。
    63.刻板效应:基于部分特征对整体进行简单、固定的判断。
    64.晕轮效应: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会被放大到对其所有方面的评价上。
    65.首因效应:首次见面或接触时形成的印象会持续影响后续的看法。
    66.近因效应:在连续的信息中,最近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和重视。
    67.自验预言:自我实现的预言,通过心理暗示影响行为和结果。
    68.刻板效应:对某一群体或事物的僵化、片面的认知模式。
    69.晕轮效应:因某一特质而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和评价。
    70. 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重大创伤后的心理反应和治疗。
    71. 强迫症: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表现及成因。
    72. 恐惧症:特定对象或情境引起的过度恐惧。
    73. 双相情感障碍:情绪的极端波动。
    74. 精神分裂症: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严重紊乱。
    75. 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否认、投射等。
    76. 心理暗示的作用:对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77. 安慰剂效应:心理预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78. 认知失调理论:当认知不一致时的心理调整。
    79. 心理韧性:在困境中恢复和适应的能力。
    80. 心理疲劳:长期心理压力导致的疲惫状态。
    81. 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异。
    82. 心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83.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对梦的理解。
    84. 催眠疗法:在催眠状态下的心理干预。
    85. 冥想对心理的益处:减轻压力、提高专注力。
    86. 色彩心理学:颜色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87. 音乐心理学:音乐对心理状态的调节。
    88. 运动心理学: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
    89. 消费心理学:消费者的决策心理和行为。
    90. 广告心理学:如何通过广告影响消费者心理。
    91. 教育心理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92. 教师期望效应:教师的期望对学生表现的影响。
    93. 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94.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95. 老年心理学: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96. 临终关怀中的心理支持。
    97. 跨文化心理学:不同文化中的心理差异。
    98. 进化心理学:从进化角度解释心理现象。
    99.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和幸福。
    100. 环境心理学:环境对心理和行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