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上)
作者:江北即墨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最新章节     
    【一两个汉臣英雄是救不了毒入骨髓的大清的,只有一群中华民族英雄才能带领这个国家,民族,文明重新回到他应有的地位。】
    【整个清朝民国禁鸦片都未能成功。鸦片等毒品是新中国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才真正禁绝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万朝观众们若有所思。
    此刻情绪波动最大的要数乾隆。
    “你看看,你重用汉臣的后果!后人是如何评价的。”
    “好话却都是那林则徐的,我大清就是毒入骨髓,救不了的!”
    要说大清救不了,乾隆是决然不信的。
    他向来认为,只要君主贤明,国家不说一直昌盛下去,至少维持统治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一口气看完第一次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英国经过国会的激烈讨论,于1840年,决定从印度调集舰船40艘,兵士4000余人前往清朝展开报复,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此爆发。】
    大清。
    康熙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到目前为止,他只知晓后世的大清和倭奴以及八国开战,未曾知晓,还曾经单独与这个英国开战。
    “朕记得这个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而且后世讨论五常的时候,好像还提过,似乎是曾经的世界第一强国?”
    虽然不满天幕总是播放一些对于大清不利的信息,但是对于天幕给出的信息,康熙还是十分重视的,基本上重要的都记得比较清楚。
    “第……哎。”
    虽然心中很是不屑这所谓的第一强国,所谓的日不落帝国。
    但是因为看过天幕,所以康熙早已不像此前一样自大的认为大清是天朝上国,无所不有,西方皆是蛮夷。
    天幕虽然令人讨厌,但是这点终究还是值得人相信的。
    “第一次?”
    “这么说会有第二次了?”
    看到天幕还专门强调第一次鸦片战争,康熙敏锐的意识到,就如同南宋北宋,东汉西汉一样,是一个区分方法,如果没有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么后世是不会将这次定义为第一次的,而是直言其为鸦片战争即可。
    “我大清和这英吉利国打了两次吗?”
    “鸦片战争…鸦片?”
    “放屁!”
    “我看这群该死的西夷就是找这么个借口,分明就是看中我大清的国土,要做强盗罢了!”
    对于天幕所言的,什么虎门销烟后,英军商议报复完全不赞同。
    在康熙看来,分明就是找借口。
    “说句不好听的……”
    话未说完,康熙将心里话压了下去。
    ‘那分明和他大清入关说为明朝报仇一样扯淡!’
    这群蛮夷什么心思他能不知道?
    谁来不是个蛮夷了!
    烦躁过后,康熙突然又冷静了下来。
    “不对不对。”
    “四千人?只来了四千人……”
    “那没事了。”
    “四千人还想碰瓷我大清,我看你是想找死。”
    “看来这英国应该是被我大清教训之后不服又来侵略我大清!”
    “所以才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甚至第三次鸦片战争。”
    纵然知晓晚清可能很是不堪,但是也不认为区区四千人能掀起什么风浪的康熙放下了心,脸上露出了几分冷笑。
    “天幕快讲,朕要看看我大清是怎么全歼这四千个英夷的。”
    康熙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大清暴打英吉利了。
    【六月,由统帅义律率领的英军抵达广州海面,并命军舰封锁广州和厦门外海,企图封锁清军海上贸易。】
    【七月,英军北上抵达定海,此时因为清朝海防废弛,英军几乎未受什么抵抗便攻下定海。】
    【八月,英军继续北上,抵达天津大沽口外,身在北京的道光帝听闻英军进抵大沽口,大为惊慌,随即派遣琦善为钦差大臣,联络英军请求和谈,并承承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等人。】
    【此时因为英军瘟疫横行,便同意南下广州进行和谈。】
    大唐。
    李世民的神色一紧,顿感不妙。
    看着天幕上这英军的行动路线,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英国走海路,行动路线如此波谲云诡,难以预料,华夏万里海防根本无从防守啊。”
    “总不能在沿海也修建长城,怪不得……怪不得这英军胆敢区区四千人与这清朝开战。”
    说起这个,李世民也不禁思考。
    “也不知晓这英国此时的武器是用的什么?和这清朝有什么区别?”
    “1840年,距离后世将近有两百年的时间,后世的那些武器此刻应该还没有。”
    如果此刻的英国已经装备了后世的武器,那别看这清朝如此广袤的国土,纵有百万大军,恐怕也难以抗衡。
    一旁的李靖也深表认同,看着天幕上那来回流窜的英军,此刻也对这场本来看起来军力悬殊的战争感到有些棘手。
    “不知晓为何天幕没有说这清朝的水师?”
    “不是说有什么北洋水师吗?”
    “为何让这英军不停地在各处随意登陆啊?”
    “要是不加以限制,虽然仅四千人倒是不惧,可却足以搅的整个朝廷难以安宁啊。”
    大明。
    同样是马上皇帝的朱棣一眼就看出了这个问题。
    “如此,这英军岂不是直接立于不败之地,万里海防,完全无从防守。”
    “这些英军行动如此迅速,神出鬼没,恐怕只需要找寻防备薄弱处登陆即可。”
    “看来后世的战争形式从这里开始就彻底变了样了啊……”
    “海防、海军是关键!”
    北方的游牧民族为何难缠,就是因为来无影去无踪,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十分的闹心。
    现在看来这英军到处登陆,与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又有什么区别?
    甚至更加难缠。
    因为人家老家在数万里之外的孤岛上呢?搁特么欧洲呢!
    你想反击都没办法。
    “这要是没有海军船队,岂不是要被人永远牵着鼻子走?”
    纵然陆地上的部队打得过,那人家也能够随时撤走,然后冷不丁的抽你一个刀子。
    “看来我大明建立一支海军形成惯例,刻不容缓啊……”
    朱棣叹了口气,已经打算将郑和的船队,仿照后世的海军,彻底打造成一支常设的,直属于皇帝的部队了。
    “如此,日后若是辽东再出现后金这样的敌人,也可以随时调动海军,漫长的海岸线随时登陆,防不胜防。”
    “正好……拿倭奴练练手。”
    大秦。
    “怎么能让这区区四千人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
    看着天幕上这来去自如的英军,嬴政震怒。
    “这清朝是废物吗?!”
    战国时代,动辄数万、数十万大军的国战。
    区区四千人,嬴政从未放在眼里。
    看到这清朝被打的要求和,属实是让他看不懂。
    大清。
    康熙:“……”
    原本还想着看自己大清狠狠地教训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清军的康熙,此刻一下子沉默了。
    血液上头,一时间有些红温。
    “求什么和啊……”
    “他们愿意打就让他们打!”
    “区区四千人而已,让各知县守好城池,让我八旗勇士将其赶下海去,这群西夷远来定不能持久……”
    看到自己大清竟然被四千人打的要求和,这种难以想象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实在是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这个道光究竟想做什么啊?!”
    乾隆时期。
    “???”
    本就因为前面这个道光重用汉臣的事情,对他十分有意见的乾隆,在短暂的疑惑之后,更是震怒。
    “废物!废物!”
    “我大清就毁在你这种废物皇帝的手里!”
    “让你重用汉臣,还民族英雄?!狗屁!惹来这种这种祸患,为什么不用那个叫林则徐的去解决了?!”
    “最终还不是得用琦善这样的满臣来给他擦屁股?”
    “要你这个皇帝有什么用?!”
    “连四千人都打不过,真是****!!!”
    琦善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像是汉臣的名字,所以乾隆下意识的将其归类为自己人。
    随后就是,清朝趁机反悔,趁着英军暂时撤退整顿海防,拖延时间,等到准备完毕在与英国人开战……
    【……】
    【失去耐心的英军准备以战促谈,进攻广东,一举攻克虎门的大角、沙角等炮台,清军不敌,死伤近七百余人。】
    【1841年1月25日,琦善见英军来势汹汹被迫让步,私下与英国签订《穿鼻草约》,准备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大清。
    乾隆时期。
    “混种东西!耻辱!耻辱!”
    “被打成这样也就罢了,这个琦善竟然敢私自和西夷和谈?!”
    “琦善你这贱婢!你这废物怎么敢?!这点西夷都打不过为什么不去死!”
    刚刚还对这个叫琦善的,听起来像是满臣的人名抱有希望,没想到他转头就背着皇帝自己去和谈了,还要将香港割让出去?
    咋地?
    你也姓爱新觉罗?
    就算你是满人,那你也是我爱新觉罗家养的狗奴才罢了!这贱婢!你哪来的权利?!
    【道光帝听闻琦善私自签订条约,大为震怒,便将琦善抄家革职,又命令奕山,隆文等将领赶赴广东,对抗英军。】
    【2月23日,英军对虎门炮台展开猛攻,清军虽奋勇抵抗但最终不敌,虎门失陷。】
    【此后英军长驱直入,经珠江抵达广州,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对英军的入侵展开殊死抵抗,但最终不敌,壮烈牺牲,广州城外围纷纷失陷。名清军只能撤退城内。】
    【奕山见到形势不利于自己,便举白旗求和,与英军签订《广州合约》,但英军并未按照约定撤出广州,并向广州商家索要600万银元的赎城费。】
    【5月29日,英军抵达广州城外的三元里,并于此地烧杀抢掠,这激起了三元里的群众的极大愤慨,纷纷举起武器反击,打死打伤英军数十名之多。】
    【英军见状只能撤退至广州郊外的四方炮台】
    大明。
    朱元璋此刻看的是神清气爽。
    感觉是看天幕以来最爽的一次。
    “这伪清也有今天!哈哈哈哈哈哈。”
    “被4000人打的抱头鼠窜,割地赔款,咱这辈子就没听过这么好笑的战争!”
    “真是笑话!”
    朱元璋可是对清朝有着极大的意见想要发表,如今看到这清朝这样挨揍,皇帝无能,将军徇私,实在是让他感到太爽了。
    “哼!”
    “百姓打死几十个人都值的后世说道,咱看这清朝不会是连几十人都没有打死吧?”
    “也太废物了点!”
    大唐。
    李世民无奈的叹了口气。
    “百姓能组织起来打死打伤数十人,朕虽未看到这场战争的全貌,但是也足以说明,此时的清朝和这英国的差距没有到无法对抗的地步。”
    “只是因为指挥和将领以及士兵的原因无法打赢罢了。”
    李世民十分清楚,不懂战争,没有武器的普通平民遇到正规的军队是个什么结果。
    可他们依旧能够取得一定的战果,还将敌人逼走,足以说明这战争失败不能全部归咎于武器原因了。
    大宋。
    “数十名之多……?”
    赵匡胤眼皮跳了跳,转而叹了口气。
    “看来是朕看不懂后世的战争了。”
    “这清朝是没有给英军造成伤亡吗?百姓打死几十个人而已,都能被后世拿出来说。”
    大清。
    乾隆看的目眦欲裂,比起英国入侵和大清战败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
    “又要和谈!你们这些该死的狗奴才哪来的权利?!”
    “又要私下里和谈!!!”
    【8月,英军派2500人,战船37艘自香港岛北上,攻破厦门。】
    【然后继续北上浙江,于10月1日再度攻占定海,不久又攻陷宁波,此后因为英军兵力不足,便决定暂缓进攻,以待援军。】
    三国。
    曹操看的也有些无语。
    “这英军不过区区四千人,竟还敢数次分兵,到了这浙江才兵力不足没有继续进攻。”
    “这也太瞧不起这清朝了。”
    “这要是一下子来个两万英军,岂不是可以把这清朝的沿海全都占领了?”
    一生征战,曹操可太清楚分兵的危险。
    分的这般散,完全是首尾不能相顾,一旦被人各个击破,那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但是这英军偏偏以区区四千人分兵数次,打的这偌大清朝没有脾气。
    【1842年,道光命令礼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赶赴浙江准备反击,3月奕经发动对英军的反攻,但都被英军击退,只能返回驻地。】
    【5月英军放弃宁波,继续北上,进吴淞,守将陈化成兵败身死,英军趁势攻入长江。】
    【镇江驻防副都统海龄听闻吴淞失陷,怀疑汉人私通英军,便派兵发动对汉人的屠杀。】
    大汉。
    刘邦一捂脸。
    “太逆天了。”
    说实话,这种清朝的事情,距离他这么远,他也就躺着看。
    发生了什么,跟他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当然就是想管也管不着。
    但是这个叫海龄的操作,还是让他十分无语。
    “不会是像明末那样的杀良冒功吧?”
    “不过这清朝人个个顶着个辫子,中原人长相也与西夷不一样,应该不是……”
    “就是单纯的屠杀。”
    “真是有病啊。”
    同样想法的还有清朝的康熙。
    他都惊了,本以为那些英军打到哪就死到哪,乃至是偷偷议和,逃命的清军将领们已经足够逆天了。
    但他是万万没想到啊。
    “我大清还有高手?!”
    “你们真的是我大清的臣子?是我满洲人?”
    倒不是屠杀汉人有什么,康熙并不在意这种事情,杀点汉人而已,只要能够维持统治,就是几千万人他大清也杀得。
    只是……
    “这西夷入侵之际,这个叫海龄的混账东西这样挑起满汉矛盾,是想掘我大清的根吗?!”
    “这群废物!废物!”
    别说是真是假,就算是汉民真的勾结英军,你也得秋后算账!不能现在就动手!
    能不能过河再拆桥!
    这要是闹出大乱子,这个海龄就是大清的千古罪人!
    康熙属实是蚌埠住了。
    前面他以为这英军到处流窜,确实无法消灭是个问题,但万万没想到啊,被揍得满地找牙的是他大清。
    区区四千人而已,为什么会这样?
    “没有一个堪用的。”
    “这个道光怎么回事?怎么一个有本事的人都没有提拔出来?”
    “那个林则徐呢?通不通军事?这他惹出来的乱子,你还不如让他出来收拾,选这么一群废物出来?”
    偌大的大清朝,选不出几个能治得了这几千英军的,康熙是不相信的。
    毕竟那群三元里的老百姓,不还打死几十个吗?
    这西夷看起来也不是个能死战到底的,死伤几十人就暂时撤退了。
    这仗打成这样,康熙打心眼里认为这道光绝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我大清竟也出了个崇祯这样天真的皇帝!”
    因为天幕包括此前提及道光的时候,说的都是他被大臣们忽悠,所以康熙此刻也是气急不已。
    向来是瞧不起崇祯的他,此刻也体验到了,有了个崇祯这样式的子孙后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心是好的,就是太蠢了啊!”
    禁烟是必须的,他也支持,但是对这英国可能得入侵一点儿预料都没有,还连连战败,被4000人堵在家里打,康熙已经没有力气生气了。
    只觉得头晕眼花。
    这后世的大清沦落到这种地步,那还能不亡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