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典将和韩知府携手共治陕甘,堪为诸省楷模,老朽空出手来全力剿匪,还望韩知府支持。”
韩云一听,立即明白左宗棠要刘典“励精图治”把政绩捞到手,以便将来官帽更红,于是说:
“大人出手,必然万事顺遂,韩某鼎力支持。”
韩云心里明白也很恼怒,做官的一个个都想仁德弥天,但动机不纯,都是为了顶上的帽子,说来说去没一个好货。
刘典立即说:
“西郊有很多青壮,我急需补充兵源,韩知府是否支持一二?”
韩云:
“大人需要多少?”
“一万,一万不多吧?”
韩云立即说:
“当然不多,应该支持。但每一个青壮都养活着一家老小,青壮离开后希望妥善安排他们的家事,最好全部带走,否则饿死后于大人名节不好。”
刘典望一眼左宗棠,韩云又补充说:
“这样吧,带走一个青壮的同时带走五个老弱病残,也就是五万人,剩下的我负责养护。”
刘典瞬间寒脸:
“五万老弱病残,让我怎么安排?衣食住行的费用哪来?”
韩云:
“大人,我安排了近那么多灾民,区区五万您紧张什么?”
左宗棠一挥手:
“征兵之事暂缓,兵不在多而在精……韩知府,西郊有多少余粮?”
“大人,西郊囤粮八千万斤,但没有余粮,因为西郊每天消耗粮食六百万斤,八千万斤只能消耗十二三天,所以不是余粮。”
刘典大怒,就要拍案而起,韩云急忙说:
“大人息怒,我可以全部捐出作为军粮,近千万灾民也同时交给您,这样您既有了军粮又有了兵源,两全其美。”
刘典一听就冒汗,缓和神色:
“左大人日理万机,我们应该分忧。”
韩云微微一笑:
“左大人忙着杀人,我忙着救人,各为其事,巡抚大人何必斥责与我?”
“左大人是杀匪。”
“匪也是人,而且大多是穷人。”
“你同情匪?”
“我同情人。我的见解是:人,死得越少越好。”
左宗棠望着韩云看了很久,忽然哈哈大笑:
“韩知府说得没错,匪也是人,人死得越少越好,这话没错,但如果匪不死,好人就不能活。”
韩云大笑:
“好像很多所谓的好人杀的人比匪杀的多。大人,青阳镇一官宦家杀人六千,以百姓青壮为耕牛……”
刘典插话:
“只是少数。”
韩云问:
“巡抚大人,您家族杀过人没有?青阳镇这家‘好人’只有一百口,一百人杀六千,每人六十,如果匪人一人杀六十,是不是天下无人了?”
刘典和左宗棠好久没说话,过一会左宗棠说:
“如果太平军捻军等不灭,朝廷必灭,你所谓的救人有什么作用?”
韩云施礼:
“请教大人:世界上有不灭的朝廷吗?周文王建立的朝廷呢?汉武帝的朝廷呢?唐太宗的朝廷现在在哪里?再说了,洋人火烧圆明园,也不见有哪个重臣有杀国人这么功效卓着”
左宗棠大惊失色,回首四望,低声说:
“不聊军务,我们去城里吃小餐只我们三人,便衣。”
三人出府,一路遇到的所有人对韩云施礼,大部分跪地叩头。
所有人见面数十步就施礼,惊得左宗棠满面寒霜。
乱纷纷到了第二年,捻军彻底离开陕甘,但回军在甘肃犹如烈火,韩云每天听到的都是回军杀汉,于是问魏正:
“滥杀无辜者有多少,查仔细报我。”
半个月后魏正报:
“有个叫白彦虎的,杀人如麻,死在他手里的不下于三百万,后来被左宗棠大军追杀,他投靠了xj分裂分子阿古柏汗国,阿古柏汗国亡,但白彦虎却逃入甘肃河州,此人堪称魔王。”
韩云对刚回来的彩燕说:
“给你半年时间,一定要斩杀白彦虎。一个宗旨,反清我们支持,但滥杀无辜的不管是回还是汉,遇到皆杀,魏正给你十个护卫随行。”
彩燕说:
“不需护卫,我一个人行动。”
韩云微微一笑:
“你不要自大,给你的十人全部高于你,只是经验不如你。”
彩燕大惊失色:
“比……比我……高?您确认吗?”
“确认,每个高于你!”
韩云又对魏正说:
“这些官兵靠不住,你选拔五千武功好的灾民去找滥杀无辜的回汉匪帮,给我杀!”
“好,让我的弟子董福祥去,他经验丰富。”
第二天,董福祥等跪别韩云,韩云讲:
“你们都前途无量,我只有一句话相送:力量小时不要昧良心,力量大时尽可能保护百姓,包括国家,至于身份,我不限制你们。如果有难,可以回来找我。”
于是,陕甘出现了一批以董福祥为首的灾民部队,杀得回汉众匪闻风丧胆。
不杀百姓的回军汉匪、捻军都和董福祥是朋友,是联合军,但滥杀无辜的几乎全部死于董福祥之手。
董福祥之名威震西北五省,引发各方关注。
刘松山多次招安董福祥,董福祥派人问韩云,韩云答复:
“之前已经说过了,什么身份我不限制。”
于是董福祥投刘松山,成为左宗棠部属。
董福祥开魂境,武功极好,为人谨慎,富有正义感,魏正给了他五千开脉境武功又好的弟子,这样的实力放眼天下没有几人。
年底,韩云向吴航和魏正交代了西安事宜到了上海。
短短几年时间,太平天国灭亡,捻军灭,回民义军灭,西北左宗棠纵横驰骋,清王朝地位再次巩固,百姓生活开始安定,韩云既高兴又失望。
看不到出路在哪里,一头扎进了平民学校图书馆。
福田正受韩云指示,全力收购新书。
吕秀一看,这家伙三年没见,一回来又折腾,问:
“之前你高价购买古书,老板赔钱不少,现在又购买新书,你的老板被你害苦了。”
侯浩和福田正一齐笑起来,韩云点点头:
“谁让他和我是朋友呢?为朋友花钱,值……你呢?那个江光西是你什么人?你怎么还没结婚?”
“要你管?他正在准备出使英美诸国呢!浦安臣组织了一个‘中国使团’,他入选了。”
韩云立即站起来,对侯浩说:
“马上打听具体消息,我去见李鸿章,我们派人加入。”
侯浩立即离开,福田正说:
“少爷,上海越来越乱,帮派林立,妓院多如牛毛,鸦片……”
韩云挥手:
“不义之人之团体,全部……”
望一眼吕秀等,做了个杀的手势。
自此,上海更乱,有时候一夜之间许多帮派头目的脑袋和他们的黄金白银丢失,妓院倒闭,开鸦片买卖的更惨,人财两空。
第三天,侯浩向韩云报告了使团情况,韩云夜见李鸿章。
李鸿章很客气,韩云以知府身份自称晚辈,让李鸿章大为高兴,说:
“使团意在开放眼界,为朝廷培养外交官,所以很抢手,朝廷许多人都想去,所以原定的六人名额增到了十人。”
“大人,晚辈认为太少了,我们这么大的国家,面对一百多国家只培养十人?”
李鸿章:
“还是因为经济,一个字:穷。出使十余个国家,费用不少。”
韩云施礼:
“这样吧,给我一百个名额,费用我自己掏。”
“韩知府忧国忧民,境界高于很多人,是大清的荣幸。但很抱歉,船舱已经订好,人数已满。”
韩云再次施礼:
“我无偿租一只大船。”
“哈哈,韩知府的境界实在令人敬佩,只是此时需要朝廷定夺,另外,出使日期只剩下两天了。”
韩云瞬间明白,培养外交官之事李鸿章不会给自己机会,立即变脸说:
“我盼望国家强大,万事如意,也盼望大人在上海万事如意,告辞!”
李鸿章一听大惊失色,立即说:
“我去见浦安臣,或许他有办法不通过朝廷,韩知府等我消息。”
当天晚上,李鸿章通知韩云准备三个名额。
第二天,韩云召集所有教师,让他们推荐两个学生参加使团。
三个名额,韩云把一个给了侯浩手下唯一有秀才之名的王发。
结果,教师全部推荐学生刘满银和宁翔。
刘满银十七岁,宁翔十八岁,两人英语、日语、国语全优。
会后吕秀找来:
“你……您有办法吗?我也想去。”
韩云摇摇头:
“一,费用很大,每人一万两白银;二,需要朝廷决定;三,船位已定,满座了。”
“求求你,我以后在这里无偿教书。”
韩云摇摇头:
“再说了,你的目的和我的目的不一样,我的目的是利国利民,你的是和江光西在一起。”
吕秀流泪:
“求求您……”
韩云见不得人流泪,想了想说:
“好,我试试。”
怎么试?想来想去找到了浦安臣。
浦安臣汉语说得很好,一听韩云的要求,笑着说:
“可以,只要你出银子,多几个也行,后补人员我上报清王朝即可,我是团长,你们朝廷给了我这个权限。”
韩云大喜:
“那就一百个?”
“可以,二百个都行。船位很宽裕,只要有银子,我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哈,你是最牛中国知府,我记下你了。”
“好,我举荐二百个学生!”
韩云立即返回,派灰蛇连夜去西安接来方芸、林萧、林克翠翠一家四人和米青,让林克、米青、翠翠加入使团又推荐一百九十六个学生和吕秀一起参加使团。
吕秀高兴得流泪,韩云对二百零三人讲:
“知道我为什么办学校?为什么送你们去外国?为了国家,我们国家很穷很落后。要改变这个状况,必须有人才……我给你们讲讲八里桥之战和火烧圆明园吧。”
韩云讲述了八里桥之战和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杀戮民众的历史,学生们一个个哭得泪流满面。
韩云特别对林克和米青重视,给米青改名为米裕,要他有富国强民思想。
神牛山匪首米青文武双全,自此踏入政界。
韩云单独把方芸带到侯浩前讲:
“侯浩可以把这里的情况告诉方芸,如果方芸能力许可,尽力培养,看看能不能成为你的助手。”
然后对方芸说:
“除我们几人外,你是知道这里情况的第一人,终生保密。”
方芸叩头:
“弟子明白。”
第二天,韩云给参加使团的每人二百两白银,给浦安臣二百零四万白银,其中一万给了浦安臣:
“孩子们都小,需要您照看,费心了。”
“啊,我的朋友,你是最有远见的知府,我以后找你谈,再见。”
李鸿章也来送别浦安臣,看到举国推荐了十人,韩云推荐了二百零三人,一下子绿脸了。
这个韩云很可怕!
二百零三人以后进入政坛,是一股恐惧的力量。
既然无法阻挡韩云派二百个学生加入使团,为什么不顺水推之?李鸿章越想越后悔,急忙上述朝廷表彰韩云的“爱国义举”,并追认韩云派出的二百零三人为朝廷使团,李鸿章上书不久浦安臣的文书才到达朝廷。
紧接着,上海各界纷纷来平民学校、平民医院访问参观,一时间,各大报纸尽相登载,把富豪韩云推到了风口浪尖。
好在有日本人福田正出面,否则这么大的巨额财产会让无数人日夜揣测来路。
福田正一家定居上海,所有人揣测了很久,最后关于义举的财富来源仍然是个迷
没有谁相信一个日本人有这么好的心肠。
但此时的福田正被一群日本商人攻击得焦头烂额,因为福田正有钱没有投给日本商人。
平民学校新生激增,教室里拥挤不堪,韩云考虑了很久,说:
“新生要考察家世,我们的学校只为那些穷苦人开设,有能力的家庭不收,或者高学费,医院也这样。”
这一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上海掀起近代工业热潮,其中李鸿章的作用不小,韩云很兴奋,于是彻底放弃斩杀李鸿章,进而和李鸿章拉近关系。
备了份礼物,对李鸿章对平民学校和平民医院的宣传表示感谢,然后提出重点目的:
“希望每年输送学生和其他技术人去国外,我们的国家很需要人才。”
“好,明年我给你最大的名额,有机会一定不会忘了你。”
里里外外,关系越来越铁,双方都需要利用。
李鸿章主要担心的是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声誉安全。
已经功成名就,千万不能被摘掉脑袋和声誉皇冠,其他的都不要紧,哪怕是清王朝亡了。
所以,和韩云关系转好后李鸿章立即上书辞去两江总督的大位,由丁日昌接任上海巡抚。
韩云向侯浩打听丁日昌其人,侯浩说:
“少爷,这人您应该见见。一八五四年,海阳县三合会吴忠恕等围攻潮州府城,丁日昌以邑绅身份治乡团,率汤坑乡勇三百名援救,驻扎韩山师院。后来丁日昌率乡勇从笔架山渡凌角池,击溃吴忠恕驻东津部,生擒百余人,遂解府城东路之困。同年,广东天地会起义军进攻嘉应州,丁日昌为李璋煜献计,以坚壁清野的办法对付起义军。事后任江西万安知县、以后投李鸿章在广州发挥自己通晓火器制造的专长,在广州市郊燕塘亲自设计监制成功短炸炮三十六尊,炮弹二千余颗,丁日昌因此声名远播。后被李鸿章调赴上海,创设炸炮局,制造十八磅、四十八磅等多种开花炮弹,同时也铸造少量短炸炮。由于他铸造的大炮在镇压各地的起义中起了很大作用,升补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重要的是,认为“太平军已不足平“,真正构成对清朝威胁的是外国侵略者。因此他上书李鸿章,指出中外交通,洋人乘我多事之秋,不时恫吓挟制,令人忧愤难忍,必须积极自强以图御侮。他认为外国的长技在于船坚炮利,洋人恃此以挟制中国,我们也可以取其所长以对付洋人。他认为,中国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手段无法适应近代枪炮制造的需要。旧式泥炉炼不出能够制造近代枪炮的钢铁,用泥模铸炮也很难使炮膛光滑匀衡。他在上海与洋人频繁接触,已对西人的机器工厂有所了解。恰在这时,容阂提出了要在中国发展“制器之器“的主张,丁日昌立即深表赞同。主持收买了美国人设在虹口的旗记铁厂,合并原来的炸炮局,后又接纳容阂从美国购回的机器。一八六五年,丁日昌正式成立了江南制造局……”
韩云惊问:
“大清出了这样的人?江南制造局是他建立的?好,值得我们重视。不过我们以什么借口接触呢?”
想了很久,笑笑说:
“这样吧,听说美国人制造出了一种全金属的大车,我们以造车为名向丁日昌购买钢铁,明面上大张旗鼓造车。”
侯浩和福田正同时说:
“车的事我们听说过,可一点技术都没有,连车的影子没见过……”
“你们全力接触美国人,从美国找一个见过的随便鼓捣就行了,我去见见丁日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