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这真是个死循环
作者:赚钱养狗   春花老太回七零,养鸡卖菜我最牛最新章节     
    沈春花采菌子的速度很快,一个多小时就装满了一个大篓,衣服已经全湿透了,但菌盖平展的她差不多都有收下来,剩下的还可以再长一长。
    她看了一圈现在的仓库,比起当初的蘑菇房已经扩大了不止四倍了,这两年市面上蘑菇的需求也大了很多,许多饭馆都有菌子需求。
    每天早上五妮六妮都比鸡起得早,先来采一圈菌子,这样沈春花就能和蛋一起拉去送,但还是供不应求。
    当初养菌子,也就是一个尝试,那会儿太缺钱了,她想着多赚一分是一分,所以才开始养的。没想到这一养,也算是养出了一点气候。
    沈春花有认真思考过六妮的话,她说要去上蘑菇班,其实沈春花从内心里也是支持的,毕竟现在关于菌菇养殖的所有的经验,都来自于她上辈子刷的短视频,真要规模化起来,肯定得学习。
    但那孩子还太小了,已经在夜校上养殖课了,初中毕业前还是别给她那么多的压力了。
    而且再扩张,就得要人手了,包括边上的家禽,现在是经常铁门一锁,就让里面鸡鸭鹅自生自灭了,只能等她们上完学的、种完地的、送完货的,轮流来转一转看一看。
    也不是没出过鸡鸭被偷的情况,年初的时候,林国庆就半夜蹲守抓到过一个送去公安局的。但没办法,她们现在实在没有那么多人和精力照顾,只能把院墙高度一加再加,上面插满了玻璃碎片,以求警示了。
    是不是该招人了,沈春花一边想着,一边拎着菌子走出厂房,赶走了围上来想要啄菌子筐的鸡,又把铁门锁好再慢悠悠的往田里走去。
    要是招人的话,她其实不是很想招自己村里人,主要是不知道该给多少钱,给多了外人眼红,给少了也会有闲话。太熟了的人你还不好意思使唤他。
    但现在也没几个外地人南下来打工啊,就算有,也多是去特区那种地方进厂的,谁会没事从自己家农村千里迢迢的跑到别人家农村去打工赚钱?
    招工要钱,扩大规模也要钱,他们盖房子也要钱,没钱更招不到人,更不能扩大规模了,哦,这真是个死循环。
    人已经走到了自家田边,看着林国庆浑身湿漉漉的抬了一篓鱼上来,沈春花脸上露出了刚才和梁生娣如出一辙的嫌弃。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下河摸鱼去了,怎么连肩膀上都是湿的?我菌子都采完了,你才一篓鱼?换做你妈,起码三篓起步。”
    林国庆今天被打击过度的小心脏是彻底碎了,抬手抹了一把汗,
    “妈是摸惯了的,我上一次摸鱼还是小囡刚出生那年好不好!早就生疏了,总是需要时间恢复手感的嘛。”
    “哦,那你一篓下去是不是恢复的差不多了,不需要我帮忙了吧?”
    林国庆沉默的站在田埂上看着在浑浊的水田里来回穿梭的鱼影,
    “媳妇儿,你知道如虎添翼这个成语吗?你要是下来帮我,咱俩说不定今天就能摸完所有的鱼,明天田里就能放干水,后天就能秋收了!”
    沈春花一个白眼翻上天,“你往地下挖洞了?一天就能排干水?后天秋收,咱们明年是吃草吗?”
    说完朝他挥了挥手,“行了行了,你快上来吧,回家换身衣服可以去厂里了,午休时间差不多了。”
    林国庆这会儿一听快到上班时间了,也不跟她犟了,赶紧抬着鱼篓上来,顺带扯起梁生娣早上就放下了的蟹笼黄鳝笼,擦擦脚趿上鞋,就跟着媳妇儿一起回家去。
    才走没几步,就见林玉兰也从他们家田里拎着一个小篓上来,看见林国庆夫妻俩还惊讶了一下,
    “你俩大中午的怎么也在田里啊?”
    “啊,妈说下午要划船出去,让我们摸点鱼,采点菌子她一起带出去。姐,你怎么也在田里,没去午睡啊?”
    林玉兰生了太多孩子,早就伤了底子,平时就风吹不得日头晒不得的,连马老太都怕她直接晕在地里,让她干些轻松点的活。
    快两点了,正是太阳最大的时候,林玉兰看上去也不是刚下去就上来的样子,她笑着给他们展示了一下自己篓里的鱼,
    “我们家田多,白天她们都在上学上班的,晚上下来不太安全,我睡不着,不如出来摸点鱼。不多摸点,到时候水一放也得干死。”
    林国庆看看她篓里也不多的鱼,笑了。
    看吧,也不是他一个人摸鱼不咋地。
    “明天学校就放假了,到时候让我们家那几个小的都去你们田里帮忙,你们能吃的吃,吃不完的让妈一起拿去卖,还能换点钱来。”
    ——————————————
    我看最近有好多朋友留言评论说,为啥不去城里买房,其实这一点我之前好像在文里解释过,这里再统一回答一下,这也是我自己翻了很多资料和采访了好多老人,研究得出来的结论,就是——
    在粮证还没取消之前,农村户口举家搬迁到城里是不现实的。
    城里人吃粮靠粮本按户按人分配的,每个月一个人多少粮票都是有定数的,不够你还得去黑市买。而黑市每斤粮票要比粮油店里的一斤粮都要贵。
    农村户口因为有田,是没有粮票的,改开前,生产队工分买粮,改开后反正自己种来自己吃,田不能荒着,不仅是自己要吃,每年收成都是要按比例上交公粮的。
    包括学生去学校读书,也是要带着粮食或者粮票去的。学校也是按户口读的,除了高中还有成绩好考到市里的机会,其他都是就近分配原则。
    83年左右,特区才开始有不要粮票的高价粮,但价格非常非常贵。
    八十年代前期,一个人出村去打工,省着点苦着点可能还能活下来。一家人都靠买粮吃,再厉害的万元户都遭不住的。(当然,这里值的都是普通人)
    这种举家搬到城里的,真的会饿死。
    还有就是,四河村地理位置安排的其实不差,南方农村生活到后来并不比城里缺什么,本书讲的主要也是那一辈农村人的奋斗日常,城镇剧情后面会随着年代和节奏慢慢展开的,请大家一起耐心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