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一百六十五年,长安。
燕国公在此正式称帝。
立国号为燕,建元长庆,今年即为长庆元年,同时定都于长安,并分封妻妾及诸子女。
封原配夫人杨氏为皇后,姨娘马氏为德妃。
封长子唐元嘉为皇太子,次子唐元景为楚王,长女为昌平公主。
同时前朝有功之臣,也各有奖赏。
不过虽然各有奖赏,看起来谁都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
但是人心很难满足,哪怕大燕江山才定下来,私底下的各种暗潮汹涌就已经开始了,各方势力纷纷蠢蠢欲动。
后宫里面,杨氏尽管已经成为皇后,地位反倒没有在府里面的时候那样稳固了。
在府里面的时候,杨氏凭借着出身就可以稳如泰山,马姨娘并不敢惹杨氏,只是跟个透明人一样养着女儿大姑娘。
说起来府里面有这个姨娘,还养着一个庶女,但是母女两人根本就没机会到杨氏跟前碍眼。
不过那也只是迫于形势,马姨娘不得不把自己活成隐形人,只看她能成为府里面唯一的姨娘,也知道她不是没有本事的人,并且甘心永远居于人下的人。
等到进宫以后,马姨娘被封为四妃之一的德妃了,又觉得杨皇后这个前朝宗室女的身份,不但不能像以前那样压制着她了,反而还成为拖累了。
曾经的那些野心,便又悄悄地升起来了,并不甘心继续在宫里面做个隐形人,手上的各种小动作不少,不伤筋动骨,却也很闹心。
前朝,新帝尽管对着两个儿子,还是按照自古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册封长子唐元嘉为太子,次子唐元景为楚王。
但是连新帝在晋中起兵都是在唐元景的谋划之中,为的就是不居于人下,只能任人宰割,现在又哪里愿意只做一个楚王,永远处于臣子的地位,对着兄长唐元嘉俯首称臣。
另外,朝中的一些大臣,为了日后能够爬得更高或者说能和日后的帝王君臣相得,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两个新鲜出炉的皇子子之间,也各有支持的对象。
其中,跟着新帝一路从晋中那边到京城的大臣,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和唐元景更熟悉一些,大多数人难免就更偏向唐远景一些。
他们认为唐元景和他们一样,是跟着新帝一路走过来的人,要是日后是唐元景继承帝位,肯定会更加亲近、重用他们。
而且唐元景一路走来,称得上是劳苦功高,就因为晚两年出生,就要居于人下,这本来也不公平。
等到新帝起兵以后,投奔过来的这些大臣,大多数人支持的就是唐元嘉了。
毕竟按照规矩,本来就该唐元嘉做继承人,他们不像那些从晋中跟来的旧臣,和唐元景先有交情了,有着先入为主的心情,自然要按照规矩来行事了。
而且唐元嘉本人又不差,不但文武双全,待人接物处事上面都没有什么问题,怎么看都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当然,这只是两个人手底下势力的大部分情况。
唐元嘉同样也领过一段时间兵,为人处事又没有毛病,也不是就没有晋中旧臣支持唐元嘉了。
唐元景这里也是这样,他表现出来样子一贯优秀,新投奔过来的大臣,肯定也有支持唐元景的。
不过总的来说,唐元嘉的势力,是以新投奔过来的大臣为主,支持着嫡长子是正统这个规矩,大多数都是文臣。
唐元景的势力,就是以跟着新帝从晋中起兵的那些大臣为主,那个时候新帝是在领兵,这些旧臣大多数都是武将。
双方手底下各有不少大臣支持,让这个才立的大燕王朝,哪怕还没有一统天下,私底下的争斗就已经很激烈了。
当然,前朝这些明争暗斗,对于后宫来说影响倒是并不大。
两个皇子一母同胞,并不是由不同母亲所出,就杜绝了后宫参与进来的情况。
而且这些争斗现在还没有放到明面上,后宫里面对这些情况知道的也不多。
哪怕是皇后杨氏,尽管心里面一直有些担心。
但是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不老实的马德妃身上了。
这一天,盛夏她们几个丫头正在屋子里面伺候,就听到杨氏和赵妈妈提起马德妃了。
赵妈妈先开口,“皇后娘娘,马德妃那里是不是要多注意一些?最近马德妃的小动作不少,要不然你把人叫过来敲打一番。”
杨氏却并不算在意,“赵妈妈,你担心什么?马氏本来就不是个老实的,要不然满府的丫头,也不会就她一个人成姨娘了!不过她年轻的时候,都没有本事得宠,现在年纪大了,膝下又只有一个女儿,就算不老实,又有什么用?”
年轻还能争宠,有儿子的话,也有机会母凭子贵。
但是两样都没有,就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了。
就算是不甘心,也只能不甘心。
赵妈妈明白杨氏的意思,却还是劝道:“皇后娘娘,还是不能大意!陛下封了马氏做德妃,哪怕是后院只有这个妾室,又养了一个公主,其实这个位分也高了,也未必就是一点儿都不在意马氏了!”
如今大燕后宫的位分,还是在沿袭前朝大雍的位分,皇后之下就是贵淑贤德四妃,再下面才是九嫔、婕妤、美人、才人这些。
其中四妃地位不分高低,都是同一品级,也就是马德妃其实也只比杨皇后低一级罢了!
虽然说马德妃也是新帝身边的老人了,还养着新帝唯一的女儿,封这个位分也算合适。
但是在杨皇后身边的人,尤其是一直跟着杨皇后的赵妈妈看来,还是封高了。
不过杨皇后本人倒是要公正不少,“赵妈妈,你不是也说陛下身边就马姨娘一个,位分封高一些也正常,就算不看别的,也得看公主的面子。”
看着杨皇后本人还是没有把马德妃当回事,赵妈妈就更着急了。
“可是娘娘,在宫里面不同于以前在府里面,以前在府里面的时候,陛下要是宠妾灭妻,就算没有老夫人看着,外面的御史也得弹劾他,更别说是以妾代妻,马姨娘永远都只会是姨娘。”
“现在进宫了,宫里面却没有这些规矩,妃嫔成为皇后的事情,并不算少见。马德妃明显不甘心做德妃,先是在自己宫里养着一群漂亮的宫女,想方设法的安排这些宫女伺候陛下。”
“最近又频繁接见外面的外命妇,一个无子的后宫妃嫔和外命妇交好,图得还能是什么。娘娘要是再放任下去,老奴担心马德妃会胆大包天害了娘娘。”
“你说马氏最近在频繁结交外命妇?马氏是想要干什么?”,听到这里,杨皇后总算是重视起来了。
对于马德妃培养漂亮宫女的事情,她早就知道了,不过并不在意,毕竟如今这个时候,她怎么也不会想着新帝身边不会再有其他人。
但是对于马德妃结交外命妇的事情,杨皇后就不能忍了。
为了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杨皇后本来也在做类似的事情,哪能让马德妃也这样做。
她看了一眼屋子里面的几个丫头,就吩咐道:“盛夏,你去德妃那里,让德妃过来见我。”
盛夏领命后,便马上前往马德妃宫中,把杨皇后的意思传达过去。
马德妃位居四妃之一的德妃,现在宫里面又没有其他人,自然是独居一宫。
盛夏一来到马德妃宫门口,就被守在门边的太监拦住了。
“姐姐是哪里的?不知有何事?”
盛夏就说道:“我是皇后娘娘跟前的,皇后娘娘叫德妃娘娘过去说话。”
这个守门的太监,听到盛夏是杨皇后跟前的人,倒是不敢为难盛夏,却也不敢就这么放盛夏进去。
“姐姐稍等,德妃娘娘正在见晋国公夫人,奴才先去禀告娘娘!”
“好的!”,盛夏同样也没有为难人,免得不小心被马德妃记恨上了。
就算没有赵妈妈的那些话,盛夏也能感觉到马德妃的地位今非昔比了。
要是换做在府里面的时候,夫人要见马姨娘,哪里需要派身边的大丫头亲自去叫,随便让个小丫头跑一趟就行了。
甚至大多数情况下,连这种事情都很少见,那个时候夫人有什么事要找马姨娘,根本就不需要把马姨娘叫过来,都是直接让小丫头传话就行了。
所以在府里面那么多年,马姨娘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在自己的院子里面,连来正院的机会都没有多少。
现在已经变成皇后的夫人,有事要找变成德妃的马姨娘,下意识就叫了自己身边大丫头去叫人,自然是马德妃的地位不同于以往了。
既然感觉到马德妃的地位今非昔比了,盛夏作为杨皇后身边的人,虽然说不需要讨好马德妃,却也没有必要仗着是杨皇后跟前的人,不把马德妃放在眼里面,把人给得罪了。
再是杨皇后跟前的人,要是马德妃要拿她出气,杨皇后还能替她出头不成?
盛夏现在也算明白了,奴才就是奴才,在主子跟前服侍再久,主子也不可能在意你,不过是一个用得顺手的物件罢了,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对于以前那种要尽心服侍杨氏,就能得到杨氏的看重,什么事也有杨氏做主的想法,她也知道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就像捧墨和周姑娘定下亲事了,杨氏别说是替她做主了,连问都没问过一句这些事情。
盛夏在马德妃的宫门口等着,没等多久就见到里面传出动静来了。
马德妃和一个打扮不俗的外命妇从里面出来了,想必就是刚才那个守门太监口中的晋国公夫人了。
马德妃的态度很热情,“夫人慢走!皇后娘娘召见,倒是不能留夫人用膳了。”
晋国公夫人的态度就更加谦恭了,“娘娘客气了!臣妇能和娘娘说话,就是我的福气了,哪里好耽搁娘娘的正事。”
马德妃又道:“那夫人今天就慢走,之后有时间了,我再让夫人进宫来说话。”
晋国公夫人又行了一礼,才在宫女的带领下告退离开。
盛夏在一旁看了,心里面不由得若有所思起来。
马德妃送走晋国公夫人,才看向一旁的盛夏,“你说皇后娘娘要见我,那就走吧!”
说完这个话,她宫里面的太监就抬来轿子,马德妃坐上轿子以后,才由人抬着向皇后宫里面走去。
盛夏和马德妃宫里面的宫女,都跟在轿子后面走,一行人很快就到了杨皇后宫里面。
等到地方了,马德妃才又在宫女的搀扶下下了轿子,往正殿走去。
杨皇后端坐在正殿,威严十足。
马德妃进去以后就行礼,“臣妾见过皇后娘娘!”
“起来吧!”,杨皇后也没有为难马德妃,直接就叫起了。
马德妃起来后,就问道:“不知道皇后娘娘找臣妾过来有什么事?”
“也没有什么事!”,杨皇后的态度依旧很好,“就是听说你最近经常接见外命妇,可是有什么事情,要是有事怎么不和我说?”
马德妃就笑,“回禀皇后,也没有什么事情,就是臣妾一个人,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昌平又出嫁了,有一家子人要照顾,不可能陪着臣妾,实在是觉得无聊,就想着找她们进来说说话。可是臣妾这样做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马德妃这个话,倒是让杨皇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如今并没有什么后宫不能与前朝接触的规矩,更别说只是与外命妇接触了。
杨皇后自己也在这样接触人,也就不好说马德妃错了。
所以杨皇后只是笑道:“也没什么不妥的地方!只是看你和以前不一样了,简直跟变了一个人一样,担心有什么事情,才想着把你叫过来问问。”
这个话不算好话,马德妃却也不在意,只是说道:“那臣妾就谢皇后娘娘关心了!不过何尝只有臣妾和以前不一样了,娘娘的变化又何尝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