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买店(1)
作者:吞天剩个口   憨娃闯世界最新章节     
    听了师父的解释,吴中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暗自思忖:“是啊,以我自己的性格,确实很难做到藏私。但正如师父所说,事情往往具有两面性。如果对一个人的品性缺乏了解,便贸然传授技艺或知识,若是遇到品德高尚的人,那自然是自己幸运;可要是碰上品行恶劣之人,恐怕后悔也来不及了,甚至连哭诉的地方都没有。”想到这里,他不禁深感赞同,明白今后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倍加谨慎和小心。
    “师父回来前胡爷爷曾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你以后就当道士了,不打算在干点什么了?当时看他的意思是想让我去当兵,可是我当时很迷茫,我也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路在哪里?\"
    老道沉吟半晌,这个问题可是不好回答,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知道路在哪,往往都是只有起点至于终点,只有天知道。要不怎么就有盖棺定论一说呢!
    于是老道缓缓道:“孩子,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老道语重心长地说,“你的未来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现在或许你感到迷茫,但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关键是要保持一颗探索的心,不断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吴中生微微点头,似懂非懂。
    老道接着说:“去当兵建功立业也好,做道士修行长生也罢,或者其他选择,都有其价值所在。重要的是,你要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尝试。只有经历过,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老道也无法,只能用笼统的话语说给吴中生。真正的人生真义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而是你自己走出来的。
    吴中生思考片刻后,眼神渐渐清晰起来,“师父,我明白了。我会努力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老道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认可。师徒二人一时都没有说话都陷入沉默的思考中。
    翌日,吴中生下山还了胡援朝车子,并送上了在新江给大家带回的礼物,他笑着说:“这是我在新江给你们带回来的特产,给大家尝尝鲜儿。”
    说着又一指吉普车说道:“那里还有十八张狼皮,二十几张黄羊皮,二叔你找人给拾掇岀来怎么样。狼皮有老爷子一张,大爷一张,你一张。羊皮你看着处理吧!\"
    胡援朝接过礼物,拎着就一来到吉普车前惊讶的看着一堆狼皮道:“这都是你杀的?\"
    看着吴中生点头胡援朝感慨的说道:“中生啊!你也太厉害了。”
    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吴中生便将话题引到了自己的想法上。
    吴中生对胡援朝说:“二叔,其实这次来我还有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
    胡援朝好奇地问:“什么事呀?”
    吴中生说:“我想做点生意,你觉得怎么样?”
    胡援朝听了这话,不禁吃了一惊,问道:“中生,你不做大夫了吗?怎么突然想起做生意来了?”
    吴中生笑了笑,解释道:“我还是会继续行医的,但我也想尝试一些其他的事情。现在社会变化这么快,我觉得做生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而且,我也可以通过做生意结交更多的朋友,拓展人脉资源。”
    胡援朝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那你打算做什么样的生意呢?”
    吴中生回答道:“我还没想好具体的项目,但我想从古玩玉石意开始做起,我这次在和田采到不少玉石原石,我想自己开个店,请个琢玉师傅,先积累经验,再慢慢扩大规模。”
    胡援朝提醒道:“做古玩玉石生意可不容易哦,这行很吃经验、和钱财的。古玩界有个俗语,'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另外你还要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你要有心理准备才行。”
    吴中生坚定地说:“我知道,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去做,总会成功的。而且二叔你肯定也会帮着我挡住那些官面上的麻烦吧!至于社会上的麻烦那就不叫麻烦,真有不开眼的我会叫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胡援朝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这点事二叔肯定给你办明白喽,如果官面遇到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我一定尽力帮你解决。\"
    吴中生感激地说:“谢谢你二叔,你人头广还得麻烦你给找个店铺。\"
    在胡二叔答应之后,吴中生取下吉普车后车厢外挂着的自行车和胡援朝打了个招呼,扬长而去。
    八二年秋天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做起了生意。
    全国第一张工商执照通常指的是 1980 年 12 月 11 日,在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章华妹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这张执照的颁发,标志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正式得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它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后续的市场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
    这张工商执照的颁发,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说是国家已开始允许私人做生意了。
    自从知青返城后,国家没有那么多岗位安排,于是产生大批无业游民,但无业游民也得吃饭穿衣吧!这些人就打零工,啃父母,有的偷摸渗漏,更有一些胆子大的开始做起了生意,吃穿用度应有尽有,开始还偷偷摸摸,后来他们有的起了执照,正大光明的做开生意。以后社会上那些大款老总很多都是这个时期发家致富的。
    五天后胡二叔开着吉普车风尘仆仆的来到道观,给吴中生带来一个消息,琉璃厂奇宝斋店郭家店铺岀售,郭家右人岀国急需要钱,问吴中生有没有收购意向。吴中生大喜,装上两万块钱,坐上车就和胡二叔来到琉璃厂。
    奇宝斋,解放前一个经营玉器文玩的商铺,后被公私合营,今年六月被政府返还,原房主儿子要出国,钱有些不凑手,要卖了房产筹集资金,可惜要价太高一直没有成交出去,这不胡援朝一听说赶快就给吴中生送信来了。
    奇宝斋,一间颇具历史感的店铺。它的前脸呈现出一溜四间连通的宽敞门面,一人约有一百六七平方米,东首角还有一间通往后院的门房。此刻,店内空空荡荡,毫无一物。抬头望去,屋顶的吊顶显得有些陈旧,仿佛承载了岁月的痕迹。那几十年前的藻井装饰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黯淡无光,似乎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
    吴中生在屋内缓缓踱步,仔细审视着每一处细节。他的目光锐利而专注,似乎想要透过这看似平凡的表象洞察出更多的信息。身后,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紧紧跟随,不断地向他解释着什么。老人的声音低沉而温和,透露出对这家店的了解和熟悉。
    胡二叔则站在一旁,东瞅瞅、西看看,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他的眼神游离不定,时不时地扫过周围的物品,但却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兴趣或关注。他似乎只是个旁观者,对于这个地方并没有特别的情感或期待。
    “当,当,当”吴中生曲起手指,轻轻敲击着房中的几根支柱。支柱发出清脆的回声,仿佛在诉说着过去岁月里的故事。尽管支柱露出墙体表面的油漆已经剥落,显得有些陈旧,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并未受到虫蛀的侵蚀。这让吴中生感到十分满意,他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随后,他踱步走向临街的窗户前,上下打量着。
    “吴同志,你别看这屋子有些旧,但是用的都是真材实料。\"老人显然是看出吴中生对房屋的陈旧状态不满意开口解释道。
    “你看,老人一指有些天裂的窗户,这都是上好的楠木打造,只是这些年来缺少保养油漆有些脱落,在重新刷遍油漆就和新的一样。\"
    “郭大爷,不说虚的,您多少钱可以出手?\"
    “五万!”
    “五万?\"吴中生明显一顿。:
    “太贵了吧!郭大爷您这要价有些离壶了。\"
    “大爷我可没瞎要,来,我在领你看看这后院。\"说着老人打开后门带着吴中生来到后院,胡二叔紧跟着两人也走进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