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氏信心满满地到了颜府门前,却被拒之门外,颜夫人压根没让她进门。
夫妻俩有些庆幸,幸好还没有正式定下亲事,这门亲事,他们要考虑一下再说。
只是颜夫人还是有些担心。
这段日子,颜沁明显开始期待起来。
期待什么呢?
自然是期待曹书清回来了!
两个孩子关系好,原本是让他们很高兴,很欣慰的事,现在却让他们有些头大,也让他们有些纠结。
孩子是好孩子,摊上这么个母亲,他们一时难以决断。
李氏万没料到,颜夫人竟然不见她,气得又骂了两声。不过还是有所收敛,她还没傻到家,知道她现在的吃穿住行,所有用度都是颜家给的,不能和颜家真的撕破了脸。
毕竟,书院那边说院首不是她儿子。
她骂骂咧咧地回去了。
曹书清回到宁山县,先是在家里沐浴更衣之后,便立刻去了书院。
这次考试失利,不是他学得不好,而是运气不好。一年半后他自是会再去参加院试的,那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他还要在书院里读书,先去见夫子,说明情况。
到了紫光书院,他感觉到有些异样。
不过是出门两个多月,怎么再回来,夫子和那些学子们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
神童班的夫子程江是个四十余岁的儒士,是进士出身,被提督学事司分派到这里,他博学多才,潜心研学,着书论文,因材施教。是继山长裴鸿邈之下,紫光书院里的最有学问的夫子了。
曹书清就是去见他的。
上辈子他不可能成为程江的学生,不知多羡慕那些能成为他学生的人。
但这辈子他给自己立的起点很高,是想成为裴鸿邈的学生,结果却没能成功,程江反倒成了他退而求其次。
虽说在神童班,他深刻感受到上辈子的艰难和缺失,这辈子他心里却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来见程江,也不过是例行公事。
报备之后备战一年半后的院试,反正他也已经是童生了。
十岁多的童生,一样也难得。
程江见了他。
听了他的报备之后,程江微微颔首:“你已经满十岁了吧?”
“是的!”
程江说:“既然这样,这件事你不必向我报备。回来之后,你也不适合继续在神童班,你该向你的新夫子报备!”
曹书清一怔。
他不要是一回事,别人不给,那又不同了。
他猛地抬头看向程江,只觉得很荒诞:“为何?”
“书院规定,神童班只收十岁以下的学生,满十岁后,就得编入另外的班里。”
这个规定曹书清也知道,但他完全接受不了:“可班里不是也有超过十岁的学生吗?”
“确实,十五岁以下的秀才,也可以继续留在班里。”
“夫子,这次院试我不是无法考中秀才,实是分到了臭号,被那味儿熏晕,才会两天缺考!还请通融一二!”
程江摇头:“非是通融不通融的问题,书院有书院的规矩,监学会时时抽查,谁都不能凌驾在书院的规矩之上。这点你是知道的!”
曹书清没料到有一天他也会遭遇这种窘境。
他原本觉得程江不如裴鸿邈,心中轻慢,现在却发现,连程江也不再收他了。
编到其他的班里,待遇和神童班又怎么能一样呢?
他垂头丧气地离开,一路上又接收到不少异样的眼神,终于,在别人的嘲笑和议论声中,他知道了李氏干的好事。
他拧着眉,有些生气。
这个母亲不能成为他的助力,只会成为他的阻碍,真是烦透了。
但他也不敢不管。
商国重孝道,要是让人知道学子不孝,会直接剥夺了科举资格。
他都无力去对母亲说什么,这时,一张娇俏苍白的脸跃入脑海,他眼中顿时光芒连闪。
怎么忘了呢?母亲不中用,他还有颜家!
在他的努力下,颜家父母对他印象极好,颜沁已经对他产生了依赖。
只要他有颜家为后盾,一时的失利真不算什么。
再说,院试失利这事,也该去颜家解释一番。
曹书清让门房通报,以往跑得飞快的门房今日有些磨蹭,但还是去通报了。
虽是顺利进门,曹书清毕竟不是真正的十岁孩子,他很快就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同,是因为知道他院试失利吗?
他目光闪了闪,心中涌起几丝不悦来。
以往,颜夫人都是让他直接去找颜沁的。
但是今天,颜夫人亲自来见了他。
他恭敬行礼:“伯母!两月不见,伯母一切可好?这次从嘉州回来,为伯父伯母和沁儿带了些礼物,虽不贵重,但都是我精心挑选,希望你们能喜欢!”
提着礼物的颜桦面无表情地上前,把那些东西放在桌上。
没有谁有他清楚,那些东西,统共就值一两二钱银子。
也不是从嘉州带来的,而是路过时他想起来,赶紧添置的。
不要说老爷夫人了,就是他一个小书童都看不上。
曹书清自然没有听见颜桦内心的吐槽,颜桦乖觉聪明勤快,是颜老爷买回来后送给曹书清当书僮的,曹书清觉得这个一直跟在身边有眼力见的小书僮是自己人。
颜夫人笑了一声,说:“有心了!”
礼物她没有当场看,而是关心地问了一句:“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吧?怎不休息休息?”
“书清第一次出远门,甚是想念亲人朋友,所以想一一拜见过后再回去休息!”
颜夫人又在心里叹一声,这孩子谦逊有礼,是个好的。
不过,她也没动声色,还是问了一声:“这次院试,结果如何?”
她是生意人,消息再不灵通,也已经知道,院试的案首另有其人。
曹书清满脸惭愧:“考试时,分到茅房边的座位,又着了凉,身体不支,缺考两天,没能考上秀才,实在无颜见人!”
颜夫人错愕了一下,她想的是,曹书清虽然没能拿到案首,想必是中了秀才的。早知道他没中,就不问了。
她安慰:“院试三年两次,书清你也不必灰心,你年纪还小。即使是下次考中,你也是极年轻的秀才了!”
曹书清听见这句,脸色好了许多。
颜家父母是真的欣赏他,看吧,在别人都在嘲笑,连李氏也充满埋怨,但颜伯母还在安抚他。他说:“谢谢伯母,下次我一定做好准备,再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